文档详情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47MB
约41页
文档ID:603395198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_第1页
1/4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比较,时代背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国与日本都面临西方列强的军事压力,为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开展了自救的“洋务运动”,(,后人称谓),而日本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全面变革,-,“明治维新”1841,年,5,月,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船只侵入广东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时间上一般指,1861,年到,1895,年甲午战败面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巨大冲击,清政权已经岌岌可危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利用官办、官督商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期望获得强大的军事能力、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得到咸丰帝及后来掌权者慈禧的支持洋务运动,金陵制造局,,1865,年由李鸿章建立明治维新,Meiji Restoration,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全力进行工业化发展;并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从当时看非常成功,但从,150,年历史看,真正的发展来自于二战后1868,年,明治天皇从京都移驾东京标志着江户幕府大政奉还,交出国家政权明治新政府采取王政复古树立天皇亲政的政治模式图自法国世界报,),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恭亲王爱新觉罗,奕,,1860,年,11,月,2,日摄于北京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是清政府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于,1861,年,1,月,20,日成立1901,年据,辛丑条约,第,12,款规定,改为外务部设立初期衙门人员从各部临时抽调,准备稳住列强不需要时随时裁撤,对内宣称还是我们管理各国事务,是天下老大,自欺欺人负责总理衙门的奕、文祥等人认为,只要增加西洋先进军事技术,可威慑人民,实现自主自强,封建统治便可长治久安,并认为筹办洋务,必定能得到列强的支持。

非系统改良,不过洋务派势力主要掌握地方实权派手中缺乏文化但擅于权术的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由曾国藩创设于安徽怀宁黄石矶、安庆大观亭,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制造子弹、火药、枪炮科学家华蘅芳曾在此主持制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安庆”号1864,年迁天京(江苏南京),改建为金陵内军械所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李鸿章与洋务企业,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按官督商办模式,招商集股成立开平煤矿,(,上图,),;右下图为光绪七年,(1881,年,),的开平煤矿的股票1872,年洋务派代表李鸿章招商筹办,实际上是官商合办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左图为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广告洋务运动前期主要是建设军工企业,后期为谋富而建立生产经营类实业整个洋务运动中最赚钱的两个实体就是开平煤矿和轮船招商局。

左宗棠在洋务运动中建设的福州船政局,位于福建马尾右上图是船厂建设主持人法国人日意格,(Prosper Giquel),左宗棠与洋务运动,主要贡献: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平定陕甘,消灭穆斯林叛乱并收复新疆;向西方银行借贷,缓解清廷战争经费压力,与国际金融接轨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张佩纶、陈宝琛、宝廷等人是“前清流”,1,,但张之洞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起跻身于“晚清四大名臣”其集“清流”与“洋务”为一身,既务虚,又务实,,1890,年创立实业汉阳铁厂还创办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纺纱局等工商企业張之洞朝服照,汉阳铁厂耗费六百多万两白银,历时三年建成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但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图为,1894,年,7,月,3,日,张之洞视察铁厂自道光时代以来,近代制度文明与技术文明,同时对清帝国施以巨大冲击,铁路不过是技术文明冲击的一个部分帝国士大夫们惯用的反击路径是:努力证明本国制度文明的优越性,进而以之为理论基础,去否定近代技术文明。

通政使参议刘锡鸿,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刘曾出使英、德两国,对西方国家有切身了解他也极力反对修建铁路两江总督沈葆桢积极办理洋务,也明白铁路是好东西,但他绝不愿意这种好东西出现在自己的辖区,妨害到自己的仕途文肃(沈葆桢谥号)曰:铁路虽中国必兴之业,然断不可使后人借口曰:是沈某任两江时所创也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洋务运动安得成功?国家也不可能真正地脱胎换骨从铁路发展看洋务命运,1872,年,外国洋行成立了一家叫做吴淞道路公司的机构,买下沿线土地,名义是修普通公路洋商们认为:先修好吴淞铁路,(,又称“淞沪铁路”,),,让清廷见识到它的便利,或可得到认可结局是:,1876,年,12,月,13,日,中英两国同意以,28.5,万两白银的价格,由中方购买这一铁路1877,年,10,月,20,日,购路款项交付完毕,中方随后拆毁铁路,轨条运往台湾,火车则被扔进长江上图为淞沪铁路通车日本明治天皇,约,1880,年1852.11.3-1912.7.30,,在位,45,年,(1867.1.9-1912.7.30),明治维新关键人物,坂本龙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西乡隆盛,木户孝允,1868,年,4,月,6,日明治天皇发布了带有临时约法性质的,五条誓文,,是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

正式宣告幕府统治的终结其具体内容为:,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玆欲行我国未曾有之变革,朕当身先率众,誓于天地神明,以大定国是,立保万民之道尔等亦须本斯旨趣齐心致力!,五条誓文其内容大部分来自坂本龙马的建议正式变法,坂本龙马,(,1836,年,1,月,3,日,-1867,年,12,月,10,日),,在日本从江户时代向明治时代的历史转轨时,扮演了扳道工的角色坂本龙马,图中日本咖啡店里的咖啡拉花就是明治维新著名帅哥坂本龙马官方认可的“维新三杰”是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而且,1884,年山脇之人的,维新元勋十杰论,,坂本龙马也不是名列其中的“草莽武士”,生前几乎寂寂无闻胜海舟(,1823,年,3,月,12,日,-1899,年,1,月,19,日),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初期的政治家、旧幕臣中的代表人物和开明派、幕府海军的创始人坂本龙马与胜海舟,但坂本龙马在被刺身亡几十年后,在日本突然名闻遐迩,其受尊重程度不仅超越他的老师胜海舟,甚至超越“明治维新三杰”。

朝日新闻,多年前就“日本,1000,年政治人物排行榜”进行民意调查,前四名依次是坂本龙马、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田中角荣而以“希望其重生拯救今日”为题的日本公信榜调查,前四名依次是坂本龙马、织田信长、圣德太子、田中角荣行刺传说,胜海舟面对前来行刺的坂本龙马,辩称自己和坂本一样爱国,开放的唯一目标只是要让日本强大,赶走外夷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学会他们的全部技艺坂本龙马扔掉了手中的剑,恳请胜海舟收他为徒1867,年,11,月,15,日,,33,岁的坂本龙马在京都河原町近江屋遇刺身亡坂本龙马是“近代日本改革先觉者”,是享有几项“第一”的日本人:第一个提出“日本国”概念;第一个带新娘楢崎龙(阿龙)蜜月旅行;第一个穿靴子;第一个以万国公法与外国公司打官司并且胜诉坂本龙马之妻楢崎 龍,(Narasaki Ry,1841.7.23 15,1906.1.15),坂本家族的族徽,“大政奉还”的首倡者是坂本龙马1867,年,6,月,9,日,坂本龙马和土佐藩参政后藤象二郎一起乘藩船“夕颜号”赴京在途中,坂本龙马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八条建议,史称“船中八策”,尽管他最初是坚决反对开放的1,、天下政权奉还朝廷、政令悉由朝廷发布;,2,、设上下议政局,置议员参赞万机,万机决于公议;,3,、以有才公卿诸侯及天下人材为顾问,赐予官爵,除以往有名无实之官吏;,4,、广泛开展对外交往,签订新约;,5,、折衷古来之律令,重新撰定无穷之大典;,6,、扩充海军;,7,、置亲兵守卫帝都;,8,、定金银货币与外国平均之法。

坂本龙马的政治主张,注:“船中八策”之后均化为明治维新各项法律的条文,坂本龙马,1867,大久保利通,,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日本的政治家,出生自萨摩藩武士明治维新三杰之一,被认为是现代日本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进入明治时代后,经过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为三大方针的“维新”大久保利通是主要推动人最后的武士,-,西乡隆盛,西乡隆盛,(Saigo Takamori 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萨摩藩武士、军人、政治家西乡隆盛率领的萨摩藩军队是当时最强的,在倒幕维新运动和戊辰战争中的功勋,受封最厚1873,年,10,月,因坚持征韩论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对,辞职回到鹿儿岛,兴办名为私学校的军事政治学校1877,年,被旧萨摩藩士族推为首领,发动反政府的武装叛乱,史称西南战争9,月,24,日兵败,死于鹿儿岛城山明治宪法给日本发展带来了巨大进步,一直延续到,1947,年才被废除但是,尽管,1885,年内阁制度就已经建立,但,1889,年颁布的明治宪法却没有对内阁、内阁总理大臣(首相)进行明文规定,为后来日本军部无视政府的行为埋下隐患。

伊藤博文,出身于长州藩,明治宪法的奠基人摄于,1903,年明治宪法的问题,山县有朋的作用,山县有朋,,1838,年,6,月,14,日,1922,年,2,月,1,日,长州藩出身,早年参加“尊王攘夷”活动历任陆军卿、参谋本部长、内务大臣、农商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日本陆军之父在国家新秩序的构建中,其作用最为突出山县有朋支持学习西方,维新一年后即周游欧洲,但也知道新兴事物可能对日本构成何种影响,通过严苛法律对付政党,以维持日本传统价值观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取消了武士佩刀权,实现了军队从藩属转变为国家所有,自,1873,年起所有日本健康男子必须在军中服役三年,在预备役服役四年1882,年,天皇颁布,军人敕谕,,山县有朋起草,确定军人绝对忠诚的对象只有天皇一人这一措施统一了军心,但也潜藏了极大缺陷,诱发后来军人以文官政要不按天皇旨意而行肆意刺杀1890,年颁发,教育敕语,,时任首相,告诫日本人顺服天皇,并称为,”,国体之精华,”,,带有浓厚的儒家烙印尽管日本一直在摒弃来自中国的影响中国方面,中央集权至清朝达到顶峰,自然经济更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最关键是天朝思维根深蒂固,根本瞧不起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了解极为有限,主张变革者更可谓凤毛麟角,;儒家体制决定高层官员毫无改变制度的动机,一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