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15篇)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精选15篇) 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 篇1 一、了解学生家庭状况是沟通的前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他来讲十分重要,我在做班主任后深有体会因此,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搞清楚学生父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于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对学生家庭了解多了,更能理解学生和家长,那么在与家长沟通之前我们就能有计划的设计和家长交谈如何切入主题、如何结束,如何谈学生的优点和问题,与家长沟通起来就融洽多了,对学生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 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生活中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或未来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许多教师是爱学生的,恨铁不成钢,说话的时候不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 在学生犯错误解决问题的时候,顾及家长的面子,尊重家长的感受,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育。
另外,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很多学生家长很多都有很高的学历,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班主任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三、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 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家长的冒失和错误 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这样,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真诚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得通情达理 教育是一门艺术,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才能让你的教育行为艺术化,才能达到沟通零距离的境界到那时,你就不会为教育所累,所困 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 篇2 1善用教师的影响力,引导父母一起成长 这几年,我经常听到家长为我为我介绍他们的孩子时,会特别加上标签,比如说,我的孩子是属于「慢热型」、是「观察型」的,我的孩子「很绷」,或是我的孩子虽然功课不大好,但是他很快乐、很善良等等听过几次之后,我对于如此一致的标签用语戚到很好奇,所以问了几个家长,很想知道这些类型是由谁设定的?家长告诉我,是学校或安亲班老师对孩子进行观察后的归类。
对于这件事,我很不以为然,老师们这样分类孩子对家长是一种误导,家长因为信任教师的专业,如果以此放大做为检视孩子行为的标准,便会越看越同意,这等于自己领着孩子入座于这些标签中一个经常被称为「慢热型」的孩子,本来只是不大懂得与人相处时应有的礼貌,一旦有过几次听妈妈在别人面前说他这种行为是「慢热」,果真就越来越不与人招呼、越不习惯有问有答,甚至开始躲躲藏藏,以实际行动来显现他的「人际慢热」 我也看过另一个孩子,她的母亲总不让身边的人有机会跟她好好对话,只要有人跟孩子初见面,她一定会再三强调,她的孩子不会轻易开口,因为她是个「观察型」的孩子所以,原本极为简单自然的应对,也只看到孩子眼睛咕噜咕噜地转,绝不回答任何问话我发现父母亲在几个类型中特别喜欢「观察型」这个标签,也许他们觉得这个类型有比较深刻细致的倾向,所以更小心翼翼地保护孩子固守在这个行为之中,而把所有应该给予的正常教导都视为勉强与伤害 2儿童经常从所受的对待与评价中,定下行为的意向 我反对这些标签的理由是,当孩子受到过度或不该有的关注时,往往以为这是博得关注最好的方法,因此会刻意强化表现,如果这些举止并不适当,家长与师长就应该在最自然的情况下协助他们修正行为。
比如说,当一个孩子来上课时噙着眼泪,既不说要留下、也不说不想上课,我总希望父母能与我合作,和善地要求孩子自己致出选择,但选项只有两个&去或留既是让他自主选择,当然就不能真主意假商量,无论去留都要乐意接受但如果亲师不能合作,就得花上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安抚、劝慰,到后来又变成谈判结果是父母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孩子也不懂得做决定的重要,这些不断重复的过程白白浪费淖许多的时间与精力 我认为这就是儿童的「弱」,他们经常从自己所受的对待与评价中,定下行为的意向一个孩子如果经常从哭当中得到拥抱与安慰、或是特别的待过,眼泪就不会只是伤心时的表达,最后能收放自如地成为沟通的方法之一成人若在乎孩子,就不该任凭这些行为顺势发展,一定要帮助他们以符合社会共处的方式适应环境 3教师有最优势的位置,能以言行同时施教于亲子 生活中有许多事可以简单清楚地为孩子讲解,而一个受到尊重的教师具有最优势的位置,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同时施教于父母与孩子 多数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时,对教师都是尊敬与仰赖的,因此教师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问题时,应该主动想到家长的心情,与由此可能产生的影响当一位老师管不住在班级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他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与家长讨论纪律与常规的重要,然后各尽其力,共同协助孩子加强自己与环境兼容的能力;另一种方法则是请父母带孩子去看医生、做检查。
想想看这两种建议所引发的影响,前者是具体的改善行动,后者却把父母带进忧虑的深渊 我遇过两位年轻的妈妈,她们的孩子都在小一时就被老师要求带去看医生,此后教养的路上便走得忧心忡冲,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学校来来去去,孩子也无法真正安定下来另一位则在检查确定孩子并没有注意力缺失之后,医生却主动要帮家长开列「过动儿」的证明,因为医生说,这样老师就不会找孩子的麻烦了 我所听闻的亲师问题比过去复杂很多,因此常想起韩愈(师说)中的一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今日家长已深入参与孩子受教育过程的时代,教师所面对的不单只是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也应该慎重地把家长的成长纳入自己的工作思考中一个老师只要够正直、书谈举止有分寸,对家长便可以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刻提醒父母,教育是一个「求进步的过程」而不是「优劣选拔的定夺」,亲师双方应该努力鼓舞学生可喜的倾向与能力,并控制不良的发展如果教师能让家长觉得,孩子那些令他们烦恼的事情只是一时的,的确该加以改善,但不要过度关注,并且建议他们用什么方式改善、解释为什么不能用力过度,家长就不会空烦恼或不知所措了 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家的孩子已经读五年级了,在成长的过程中虽然有些磕磕绊绊,但是总体来说还算顺利。
作为家长,首先要诚挚地感谢各位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培养对孩子的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缺一不可,所以在对孩子的培养中要让他每天都迈上一个新台阶,每天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一、帮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我认为教育孩子不光是学校的事,孩子的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责任我也是一名老师,我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说“老师,我们家的孩子我是管不了,不听我的,他就听老师的话,全靠你了!”我认为这是最不负责任的一句话,他首先是我们的孩子,然后才是老师的学生,怎能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凡事从小事入手,从大处着眼,用言行引导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潜移默化的帮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大部分时间和我们家长在一起,因此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教会孩子分清是非黑白,让他懂得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二、培养子女形成积极、开朗、乐观、向上的良好性格 孩子从小有点胆小,并且害羞,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瞻前顾后家长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有意识地带他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他,取得小小的进步之后就会夸奖他,让他逐步建立起自信,我觉得他已经比原来进步了一大步,不再是个唯唯诺诺的小学生了,这里老师的功劳是最大的,在班级里给他分配一些任务去完成,有效的锻炼了他的表达能力和与同学相处互相交流的能力,再次感谢老师们的帮助! 三、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其不断进步 在家庭中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养成静心学习的习惯很重要。
孩子写作业时,我一般是不开电视的,并且会拿本书阅读,形成一个氛围或者习惯,心无旁骛地与知识近距离接触,日久天长,孩子也渐渐喜欢上阅读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电子游戏,甚至有的孩子沉迷其中我家的孩子也喜欢,但是我会控制他游戏的时间,每周最多不过两个小时现在,他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去完成作业,毫不拖延,不懂的就给他一下 作为家长,应及时提醒孩子预习,复习,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孩子毕竟是孩子,总是贪玩,做事也很难有规划及时提醒他每个阶段该干什么,省得临近考试手忙脚乱随着年级的增加,他自己也会制定了一些小小的计划,再加上我们的督促与帮助,完成学习任务还是比较轻松的只有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才能引起孩子足够的重视,所以我们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四、家长要做老师坚强的后盾 作为家长,要当好老师的助手,孩子放学回到家之后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帮助孩子完成考背诵,考生字,考单词等任务而我们家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做老师坚强的后盾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孩子的不理解,这时,家长就应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孩子理解老师的苦心切不可只听孩子的片面之词,在孩子面前对老师说长道短,这样会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危机”不再尊敬和崇拜老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即便真的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不认同,也要避开孩子和老师单独沟通只有家长和老师紧密配合,才能让孩子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角色都是很重要的,缺一不可 怎样和学生家长沟通 篇4 各位老师、家长同志: 大家好! 我们有些家长是相互认识的,我是__的家长,老师让我在这次家长会上谈谈教育孩子的问题 说到教育孩子我总结了几点首先感谢老师对她的教育和栽培,老师们辛苦了我们家长文化程度没有那么深,根本不了孩子,回到家里只要督促她学习,努力完成作业,不要总想着蒙混过关,其实是在骗自己,遇到难题要想法解决,弄懂,解决不了就求助于电脑,再不行就给老师打问问 从小就教育她在学校里上课认真听,不会的多问老师,学会多问,不要糊弄自己一些课外书尽量满足孩子,孩子买课外书不要吝啬,多读健康有益的课外书,在书里头能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在家玩是可以的,前提是做完作业,并交由家长检查完了 平时教育她只有念好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只要你有信心念,家长就会全力支持社会发展太快了,没有文化根本不能适应社会,现在家长虽然文化程度有限,但素质都提高了,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对家庭来说孩子学习是第一位的,不要给她们太多的压力,要让她们轻松地学习,快乐的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
这个年龄的孩子叛逆心理重,家长说话不要太直接,不要和她斗气,多和孩子沟通,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成绩一时不够理想,就十分焦急,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其实孩子也不容易的,必须要练铁成刚,要炼方可奏效,教育他们要有方法 作为一个家长,我们付出努力,孩子取得好成绩,我们也很欣慰,我们尽量做好自己的职责,给她一个好的环境,一个家长能做的也就这些了不仅如此,孩子的成功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所以我们不仅要教育好孩子,还要配合老师的工作,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一个好学生更是老师的骄傲 谢谢大家 怎样和学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