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表扬与奖励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9KB
约4页
文档ID:428949025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表扬与奖励_第1页
1/4

也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表扬与奖励 ——一一只五角星引发的思考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在许多体育教学观摩课中,看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时给予表扬、奖励[7]通过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案例进行剖析,指出使用不当的表扬、奖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令学生产生厌恶情绪,走进评价的误区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师应该如何贯彻以表扬为主的教育原则应该如何恰当而真诚使用奖励物品,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舞学生坚持学习的恒心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学习 表扬奖励 误区 方法1 前言是不是一节课中表扬的次数越多,奖励的物品越新,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呢?是不是表扬、奖励用的越多,就越能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平等”、“ 对学生进行激励”了呢?心理学表明小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是遵从家长的命令、得到老师的表扬[2]因此他们把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作为自己学习的主动力,把获得奖励象征物的品种和数量作为自己每天学习的主导性需要基于这些依据,表扬和奖励在理论上确实能强化小学生的学习激情,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

难怪许多教师把表扬和奖励完全作为吸引学生注意的工具下面的一个案例对“奖励”的作用提出了质疑1.1案例这是一节小学二年级的体育课,为了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任课教师在课前准备了许多形状各异的小贴纸作为奖品,用来鼓励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 时间过去了35分钟,课临近结束了,一个站在第一排在课堂上从来没有得到过“奖品”的小男孩,捡起地上的一张五角星贴纸,惊喜地举着小手对老师说:“老师,这儿有一个奖品”老师接过这个“奖品”顺手就贴在了自己的衣服上恰在这时,下课的铃声响了,老师迅速总结整队,让学生帮助收拾、整理、归还器材这时,那张刚刚贴到衣服上的五角星又掉了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又被刚刚捡起的小男孩发现了,他捡起五角星,高兴地举着小手对老师说:“老师,奖品又掉在地上了扔进垃圾筒”!老师随口应道这时的小男孩,脸上兴奋的表情一下就暗淡了许多,他拿着五角星贴纸,看了又看,最终很不情愿地把它扔进了垃圾筒1.2案例分析 从案例的发生来看,教师采用的竞赛奖励法有效地贴近了小学生的心理学生把得到五角星作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即便是掉在地上的五角星仍被学生视为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当小男孩发现地上的五角星时,他的表情是惊喜的;当教师将拾起的五角星贴在自己衣服上,学生以为教师也和自己的想法一样,喜欢把五角星贴在衣服上,这样的处理虽然不是最妥,但师生的心灵是相通的,学生的内心感情也是能接受的,所以又一次捡起落地的五角星时,他的表情是高兴的;当再一次兴奋地拾起落地的五角星,老师说“扔进垃圾筒”时,学生难过、迷茫产生被玩弄、被欺骗的情感体验所以他拿着五角星贴纸,看了又看,最终很不情愿地把它扔进了垃圾筒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形象、威信都在学生的心中都形成了疑问由此可见,没有教师思想感情的五角星失去了价值的灵魂假如这位老师真心爱每一位学生,他便会发现捡起五角星的小男孩虽然从来没有得到过“奖品”,但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假如最后这位教师不是机械地使用“奖品”(只奖励学习最优的),而是换一种处理方式,真诚地用激励性的语言“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个奖品就给你!”,再辅以“老师讲课时你要能观察地这么仔细,你就会成为更多奖品的小主人!”引导学生在感知教师真爱的同时,会逐步树立起更加上进的学习动机这则案例,折射出使用表扬、奖励的一个误区把奖品当作强化学生纪律的工具又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另一个误区。

如何带着新理念,正确使用表扬与奖励,首先要正确理解新课程视野下的表扬与奖励2 新课程视野下的表扬与奖励“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在教学中应当树立多元评价理念,对学生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3]认识到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公平地去营造尊重、和谐、民主的氛围,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好恶感,认真、细致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让各有所长的学生在老师的有效表扬、奖励下焕发个性发展的激情,使教学过程成为每一个学生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2.1 有效表扬与奖励的方法2.1.1树立童年意识,采取充满“童趣”、“童乐”的奖励措施 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说:“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才有好收成;教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才有好未来 [4]没错,知其心方能育其人只有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找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新入校的一年级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自制力、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较差,了解到他们酷爱奥特曼,经常在午间和课间模仿奥特曼打斗的动作我自制了“待命奥特曼”、“助人奥特曼”、“清洁奥特曼”、“勇敢奥特曼”、“好学奥特曼”等奖章,把奥特曼这个英雄形象正面引入孩子们的学习中,鼓励他们向奥特曼学习,等待别人有耐心,遇到困难动脑筋;坚持到底有信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等。

形成勇敢、坚强、自信、大胆的性格特征一学期来,学生在强烈的英雄情结的带动下主动去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大家的规则2.1.2树立差异意识,采取分层奖励措施 学生的体质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新课程理念也指出: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5]统一的标准显然不适合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就得制定“跳一跳,摘果子”的标准如二年级学习《立定跳远》内容时,我把班级固有的学习小组合并,按同质分组的方法把班机同学分成了五组,1星队跳过1.10米算成功;2星队跳过1.20米算成功;3星队跳过1.30米算成功;4星队跳过1.40米算成功;5星队跳过1.60米算成功这样,学生的竞争水平相当,竞争心理相容,产生了更好学习的愿望2.1.3树立发展意识,采取期待奖励措施学生是发展的学生,,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那些身体形态不正常或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正常的激励对他们几乎不奏效只有不断创设轻松、和谐、向上的教学环境,才能赋予学生敢于面对的心情、倾诉的愿望、健康的心理如对待多动症的孩子,要求别的学生做10分钟的事情只要他能坚持3分钟,就给予表扬、奖励在表扬、奖励的同时对他提出稍高的学习的目标,下节课开始前有效提醒、暗示他,“**同学,上节课你非常光荣地拿到了★,我们希望你这节课也能行。

学生会在教师和班集体的尊重、关心、期待中潜生健康的心情2.1.4树立团队意识,采取集体奖励措施 现代社会发展,对人际交流与合作的要求大大提高,人们的生产和工作方式将趋向集团化,而不再是分散的方式个人不可能孤立地工作,而是要与人交流与合作从发展的观念看,没有形成团队协作,不可能获得成功[6]所以在教学中采取集体奖励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从教以来,我一直采用友伴型分组,要求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因为小组成员都是自己挑选的好朋友,所以他们心理相融,目标一致由于奖励的个人同时奖励了小团体,小集体胜利时又奖励了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使个人的荣誉与小团体息息相关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在平实的体育学习中得到了长足的锻炼2.1.5树立终生体育意识,采取自我奖励措施 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促进学生运动兴趣的保持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研究的重点心理学指出:小学生兴趣广泛但不持久,主导性的中心兴趣不够明确[1]如何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学生比较稳定的兴趣,利用自己监督和奖励措施帮助学生坚持下来,让他们不断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和运动的欢乐,形成自己运动的主导兴趣。

从而为终身锻炼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我在了解二年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后,设计了我要天天锻炼(一周自测表)我要天天锻炼(一周自测表)(自检,做到的在格内画☆)项目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共20分钟以上跳绳、跳皮筋、踢毽子20分钟以上轮滑、跆拳道20分钟以上基于教师信任的自我管理模式,从项目选择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潜能被充分挖掘,本来不爱活动的同学都能尝试参与各种活动,活动能力强的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在不同项目上的学习能力2.2 奖励的尺度在体育教学中表扬、奖励应该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不能把它完全作为吸引学生注意的工具[8]不能滥用,误导学生无奖不乐,无奖不欢2.2.1奖给该奖人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奖励的标准上,可以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作为个体评价标准[9],给那些“自我参照”进步比较明显,大家公认的,学生自己也认可的只有这样,被表扬的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激励,才会产生“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才能成为群体的榜样如果“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得来的奖品毫不费力,就不足以引起学生的珍惜。

2.2.2奖在该奖时 奖励的时机也是教育的契机,善于把握时机,教育与教学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率,甚至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造良好的课堂纪律,一是来源于教学内容,二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魅力,切莫把奖品当作强化学生纪律的工具2.2.3奖品要适量 “适量”的标准是既不要泛滥,也不能过于吝惜泛滥的奖品得不到学生的珍惜,努力也得不到的奖品不能引起学生的应激反应 人总是喜欢听善言,而不喜欢听恶语让我们在教学中善用表扬和奖励,使课堂教学充满情感,充满灵气,使我们的学生在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全面、长足的地发展参考文献:〔1〕《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材料——小学体育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5〕新课程视野下的小学课堂教学 黄河出版社 〔6〕《论团队精神》 〔7〕毛振明 赖天德 体育教学中既要有表扬也要有批评 中国学校体育1。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