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说课稿范文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5页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起1千克和1克的质量 概念,这既是本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教材一开场先让学生掂同样大小的木块和铁块,通过肌肉来感觉轻重的含义再让学生看用牛皮筋系着的字典、文具盒、泡沫塑料,由于重量的不同,牛皮筋伸长的情况也就不同,这样就能使抽象的“重量”变得直观形象接着教材介绍了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一些秤,使学生加深用秤可以称出物体有多重的印象教材还进一步联络实际生活,用一系列的操作让学生认识1千克,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重的观念二、说教学目的:1、认知目的: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观念2、才能目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开展学生的观察、想像、交流、实验等才能3、情感目的:理解、体验身边的.数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三、说教学过程:(一)感知重与轻,认识物体轻重的含义1、出示大小一样的木块与铁块,放在手心里掂一掂:你发现了什么?2、演示:把一块泡沫塑料、一个文具盒、一本字典,用橡皮筋挂起来,你又发现了什么?师:从上面可以看出,每一个物体都有轻重。
有时候物体一样大,但却有轻有重,有时候物体虽然大,但却比拟轻为了表示出物体有多重,我们先要认识重量单位,这节课先学习“千克”,资料共享平台《小学数学《千克的认识》说课稿范文》(s://..)千克是国际上通用的重量单位,简写成“Kg”一)实验操作,感知1千克1、介绍常用的一些秤[+小学教学设计网_.xxJxsj.cN=}2、指导操作,认识1千克1)秤一秤:台上的这袋大米是不是重1千克?(2)掂一掂:把这袋大米托在手里,掂一掂它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这是1千克重”3)估一估:1千克黄豆有多少,从盆里把黄豆装到塑料袋里,估计有1千克了就停下来称一称,与1千克相比怎样?轻了怎么办?重了怎么办?调整称出1千克黄豆4)猜一猜:台上这样大小的桔子(苹果或熟鸡蛋)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小组合作称一称,看结果怎样?数一数后交流:分别有几个?都是称出1千克的桔子,为什么个数会不同?师:8个这样的桔子、18个这样的鸡蛋都大约重1千克,1千克又叫1公斤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千克呢?课后请小朋友到商店去理解一下,记录下来,明天交流3、指导学生分组操作,理解几千克、几十千克物体的重量师:我们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知道了1千克的物体到底有多重了。
假如把其中两样合起来有多重?把其中三样合起来呢?(1)轮流用手掂一掂2千克、3千克的物体有多重边掂边告诉自己 :“这是2千克,这是3千克”2)以组为单位称出每个同学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互相抱一抱,感受几十千克有多重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理解了哪些知识?五、运用知识,完成练习1、书本第5页的第3、4题2、同桌先互相讨论,再填空略)3、兴趣题:狗大叔开了一家米店,店里没有秤,只有一个大桶和一个小桶,大桶装满米,米重5千克,小桶装满米,米重3千克小猪要买1千克的大米,能不能买到?为什么?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