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情感表达与演唱分析摘要我国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与 国外的艺术歌曲文化相融合,并在中国特有的诗词文化基础上结合外国艺术歌曲 的创作技法,而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作为此类歌 曲的经典曲目,开创了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先河,它是由杰出的音乐家青主所 创作,歌词来源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作,唱曲上既继承了我国传统音 乐的作曲技法的优良之处,又吸取了西方作曲技法的精华通过中西文化合理的 舍取,在节奏上保存了我国古诗词特有的句读,在旋律上大胆创新,不再有音律 的束缚经典的曲目总是被后人不断学习借鉴,不断被爱好者所传唱的,作为演 唱者,想要将这首《大江东去》艺术歌曲完美演绎,很好地把握其中的情感表达 和演唱技法,不仅要研究中国的古诗词文化,还要对该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才能 在演唱过程中打动观众本文主要通过对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创作背景、情 感表达、演唱分析三大方面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演唱者有所借鉴和提升 关键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情感表达;演唱分析引言歌曲《大江东去》是我国经典的艺术歌曲,它是在西方作曲和沉淀的几千年 的古诗词文化之间通过创新融合而创造出来的一部优秀作品。
如何将这首作品的 感情表达和演唱技巧完美表现,这需要演唱者对其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古 诗词有它独特的格式与韵律,在演唱的过程中感觉不好把握,要想完美演绎这部 作品,其前提要有古诗词文化内涵,并在掌握音乐形象表达内心感受的基础上,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了解,才能将作品中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演唱真情意切的 表达出来,使其演唱效果,足以感染在场的听众,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所以想要 把握《大江东去》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韵味,对其感情表达和演唱分析方面的研 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创作(-)歌曲创作背景.历史背景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歌词来源于苏轼的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 是作者47岁时所作,当时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两年有余,坎坷的人 生经历使得心中的愁闷无处诉说,只能通过游历山河来舒缓心中的愁绪而这首 词的创作背景正是作者在黄州城外游览赤壁时有感而发,一边赞美祖国雄伟壮丽 的大好山河,一边回忆三国周瑜的英雄事迹,由此感叹自身命运,年已近半百, 却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同时也感叹了时光易逝,即便是历史风云人物,也犹如 那波涛滚滚的江河般一去不复反,因此创作了这首词虽然被贬的经历对苏轼心 理上产生极大影响,心情复杂而沉闷,但从这首词中可以感到其心胸又是豁达的, 词作中并未流露出过多的伤感气息,反而突显出一种豪情壮志。
1 .文化背景20世纪初,随着西方文化不断侵入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国外的政 治、经济、文化、科学等众多领域方面都有不断的研究和借鉴,其中也包括西洋 的作曲技法不乏我国学者研究他们摆脱了我国传统音乐束缚,转变了单音体系 为特征的音乐表现形式,增添了和声、复调思维的创作方式,并开启了我国音乐 文化的创新开展之路美声唱法逐渐在国内盛行,这也是将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 与西方演唱技法连接起来的纽带,开辟了古诗词艺术歌曲先河的《大江东去》作 品正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青主结合西方技法所创作的二)歌曲赏析《大江东去》艺术歌曲取材寓意深刻,它通过在苏轼的豪放派经典词作中激 发灵感,将古琴与现代民族管弦乐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作品序奏部通过乐队和 古琴的依次开展,有种高空俯视万里江河的画面感浮现,气势十分雄伟呈现部, 其突出的情境像似将喜悦、骄傲、胜利、磨难、荣辱等复杂的情感交融在了一起, 这些情感主要通过古琴在拉弦乐组的衬托下,由弦乐器在底调上进一步发挥出来 的展开部,是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高潮局部演奏,这种宏 伟的气势主要运用了节奏的紧凑性和变奏等民间传统技巧完美演绎出来的。
再现 部,由古琴、弦乐、喷呐接应齐鸣,通过音序的调节转换和主题的再现,演绎出 了一首犹如大江东去,绵延消逝的壮丽颂歌二、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情感表达(-)咬、吐字的规范性歌曲演唱对咬字吐字的清晰规范程度十分重视,古诗词艺术歌曲在这方面尤 其注重,这是由于古诗词在文字表达上极为简略,字词意义深有内涵,如果演唱 不准确,便会误导听众因此发音咬字准确规范是演唱者的基本要求1 .演唱过程古诗词的创作独具特色,它不同于现代文,在创作时讲究的是音律,这也正 是它的复杂独特之处,所以在演唱这类古诗词艺术歌曲时,应认真细心斟酌推敲, 熟练掌握音律规律是前提,也是为了熟练歌词,精准把握发音,有利于演唱过程 中把歌词唱精准在把握字词的同时,更不能忽略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只有深刻 体会到作者要想表达的情感,才能将内心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更好地把握 作品就拿这首歌第一小节举例来说,其中的江与东都是唱高音,头和尾字的音 高低于中间两字,演唱时犹如投入感情的朗诵,能够更好的突出这部作品的神韵 来演唱时,要进行咬字,起初学习可采用较为夸张的训练,咬字时下巴放松, 清晰而准快,字符局部要与共鸣腔保持通畅,注意收尾的地方要有结束感,不能 显得过于急促。
例如,歌曲第二局部,追忆历史风云人物周瑜局部,在演唱时一 定要将其雄伟的英雄气概突显出2 .注重有色彩的字和易错字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出彩的地方在于对一些字词上的弱音处理,而不是只 注重富有画面感和戏剧性的内容,在唱的过程中也并不是单纯的低声唱,而是旋 律上虽然声音弱,但气息不能弱,并且在咬字发音时屏住气息,注意字词音高 初学者在学习时要放松口腔,注意易错字,确保发音正确)节奏停顿方面的情感处理《大江东去》作为经典的古诗词类艺术歌曲,其中含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节奏, 它们蕴含了作品特殊的意义,而这首歌曲在情感表达上对节奏停顿方面的把握主 要突出了以下两点:1 .表现型停顿表现型停顿和表情记号之间的转换有关联,创曲上带有明显的由弱到强或者 是极弱到突强的力度变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演唱时强弱力度的变化不能太 明显夸张,因为这涉及到了演唱者的演唱状态以及歌曲的演唱风格等问题将歌 曲的节奏处理得当,不仅能够让演唱者很好的把握,也能够让听众容易接受在 练习表现型停顿时,尤其作为初学者在对强弱变化把握的过程中,不适合做力度 较大的强弱变化,一开始应先从软起音训练,练习用横膈膜的力量去控制强弱, 并练习声带与声音的协调性,等两者之间配合好后,才可以逐渐去做稍大强弱力 度变化的练习。
2 .情绪型停顿因停顿时长不同,情绪型停顿,有长停与短停之分,例如歌曲中“早生华发” 的后两个小节就属于长停,其特点主要突出在内在,声音需要通过内心去感受, 所以无需外在的演唱变化,例如歌词“人生如梦”是用心去感受一种平和的声音 后带有情感的演唱出了一种对人生无奈的感叹!短停的特点是在停顿时不需要换 气,只是将声音轻轻的收起,以保证在演唱时词句中含有饱满的气息举例来说, 歌词中的〃惊涛〃、〃乱石〃等一类词语都属于短停,中间不能断开吸气,音乐的起 伏也较小,能够较好的保持诗词的意境,它们结合钢琴的低音表现出来一种残酷 紧张的搏杀斗争的气氛3 .对音量的把握唱任何歌曲最重要的是要与观众产生共鸣,尤其在演唱《大江东去》这种经 典的艺术歌曲时,演唱者的情感起伏才是听众能否产生共鸣的关键要求演唱者 要全身心投入感情,仿佛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演唱时就像是在为听众诉说故事一 般,演唱者对音量做好把握也是演唱好歌曲的关键所在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歌词的谱曲中,“大江东去〃标记的是强音量, 因此这四个字唱的时候需要宽阔的音域要唱出气势磅礴的感觉再比方说第一句 后面三个字那么标记弱,在这里许多人一般都会突然弱下来小心地唱,这里隐截着 内在的一种气势,因此这里气息一定要保持住,将情绪缓缓带出。
作者在此对历 史英雄的追念敬佩之情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想要唱好这句,仅靠减小音量是 毫无意义的,只有真正懂得这首词的含义,深刻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才 能将这句音量不大的词唱到听众的内心深处无论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还是作者 本身,〃浪淘尽〃之后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就像那滔滔不绝的江河水一般,向东 流去再不复返再例如,“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曲句是一个 弱-强-弱的乐句,许多人对这句话进行演唱时容易出现中断音量,这主要是因为 按照谱子标记在〃岸〃和〃雪〃后安排气口的处理方式是不恰当的它并没有把〃卷〃 字的气势恢宏展现出来要想使音量的变化更有规律,就应该把两个卷字连起来 唱,〃卷起千堆雪〃这句也会显得像是前一句假设隐假设现的影子,这样会显得更加特 别4 .注重演唱的速度艺术歌曲的演唱速度是具有空间性和灵活性的,需要演唱者从宏观和微观两 个方面去把捏,这样既能展现艺术歌曲的层次,又能完美呈现它的情绪内涵《大 江东去》歌曲中表达有不同的情绪,歌词的情绪不同,演唱速度那么不同,有缓急、 有轻重等,需要根据情绪的表达来调整速度拿歌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同 郎赤壁〃来说,演唱速度表现为开头结尾缓慢,中间速度稍快,唱到结尾时有个 缓慢收的过程,能唱出稳健的感觉。
像这样变化速度的处理,其歌曲的内涵才能 完美演绎出来三、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演唱分析(-)掌握歌唱的技术要领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对演唱具有较高要求,其中声音便是一个标准,为了 到达一个尽善尽美的标准,在演唱上需要一定难道,需要掌握演唱技巧的技术要 领,其中包括一些咬字技巧、发音技巧等《大江东去》歌唱技术的难点,主要 表达在歌唱的力度、停顿处理、稳定性以及换气等方面歌曲中咬字吐字规范是 基础,在演唱第二局部时,演唱者演唱时要把握好情感,唱出英雄的豪迈情怀, 不但要吐字要清晰准确,还要保持句子饱满,同时演唱过程中高音发音技术稳定 性也要保证演唱者情绪和语气要与之配合,表现出豪迈气概,所以随着歌唱情 绪高涨,翻开共鸣腔,用扎实积极的气息支撑演唱,使声音雄浑有力可见,演 唱者只有不断加强技术练习,换气自然,使声音连贯,到达声音美的标准,才能 完成对《大江东去》的精彩演绎)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演唱者在演唱作品时,为了到达与观众一致的共鸣感,不但要精准的按照曲 谱演唱,还要向观众做好情感传递,在不断想象和体验中摸索,去寻找情感释放 力量这就要求演唱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在演唱前做好充分的预想,想象下符 合这首歌曲的美景意境,脑海中会浮现赤壁的美景或是三国周瑜英雄事迹等带有 故事性的画面感,身心投入情感去演唱,这样才能走入听众内心,满足听众的情 感诉求。
所以为了到达良好的情感体验,演唱者要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很好的理 解歌曲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歌词所表现的意境、作者的意图等,去感受歌曲中所 展现的真实美景、人物内心的真实情感带有浪漫色彩艺术歌曲《大江东去》在 演唱时突出一种豪迈气势,例如演唱怀念历史英雄人物片段时,演唱者要凭借想 象力,将英雄人物的豪情表现出来,同时根据作者的情感需要,还伴有一些雄浑 悲凉的气息,然后运营演唱技巧,咬字清晰、发音精准、气息稳健均衡,去深入 理解每一处情感变化诉求来演绎歌唱三)充实自身的文化底蕴艺术歌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作为支撑,《大江东去》是中国几千年古诗词 文化底蕴的沉淀和西方作曲文化结合产物,不仅有演唱技巧上的传承,还有新时 代的创新艺术元素加入,更可以追溯到歌曲词作的历史渊源因此在演唱《大江 东去》艺术歌曲时,除了掌握演唱技术要领外,还要理解古诗词,充实自身诗词 文化底蕴,不能在毫无基础上单纯模仿,否那么很难释放应有的感染力,演唱的歌 曲也是空洞没有灵魂的歌曲所以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故事词、艺术等文化 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并结合自身阅历来理解和升华,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实现对 艺术作品揣摩和反思,并能够在演唱过程中激发情感,很好的演绎出作品的特色。
结语通过以上对艺术歌曲《大江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