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上第3单元教案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1KB
约10页
文档ID:476469610
二上第3单元教案_第1页
1/10

7、数星星的孩子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 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探索宇宙奥秘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里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师: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能看见天上有许多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 2 师生共唱《数星星》的歌曲,营造氛围 3 师:古时候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他就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二)自学生字,初读课文 1 教师范读,学生将田字格里的生字及读不准的字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3 同位读生字,正音 4 抽读生字卡,请小老师带读。

5 全班齐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三)自主读书,感受星空灿烂 1 出示灿烂星空图片2 天上星星多吗? 导读:“天上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3 天上的星星美吗?课文是怎样写的呢?你能说一说吗? 4 指导阅读描写星星的句子,感受星空灿烂 过渡:这么多、这么美的星星,难怪小张衡忍不住要仔细的数数星星,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数星星的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二)合作探究,了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 A 数的认真 1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画出张衡数星星认真的句子 2 师:“一颗、两颗”后面是什么标点?指名上黑板加标点 3 师出示:①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②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 B 善于发现 师:这么多的星星哪数的清呢?奶奶也和老师一样有这样的问题,看看小张衡是怎么说的吧 1 同位读第2、3自然段,奶奶和张衡的对话。

2 女同学读奶奶的话,男同学读张衡的话 3 请学生发言 4 感悟张衡的话:“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性和那颗星总是离的那么远 C 刻苦钻研 1 师:这时爷爷也来了,自由读爷爷的话第四自然段) 2 爷爷讲的知识你们读懂了吗?(不要求回答) 3 展示星象图,结合描述:现在让我们和小张衡一块儿去数星星吧,瞧,这七颗星连起来成为一组,叫北斗星离它们不远的那颗星叫北极星 4 现在你们说说,爷爷告诉了张衡哪些天文知识? 5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爷爷的话 6 指导读懂第5自然段: (1)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老师给你们开个头,“张衡听了爷爷的话……”你们接着说吧! (2)读第5自然段,找答案 (3)这里的“几次”起来看星星的“几次”能省掉吗? (4)学生回答 (5)指导朗读:“几次”要重读,当张衡看清楚星星的高兴之情也要读出来三)多种形式阅读,渗透思想教育 1 齐读全文,加深理解 2 分角色朗读,突出张衡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3 分角色扮演 4 师:正是由于张衡从小刻苦钻研,长大了才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读了张衡的故事你学习到了什么呢?学生畅谈学后体会。

四)指导学写生字板书: 7数星星的孩子 无数的星星 数不清 动作 张衡数星星 语言 8、徐悲鸿画马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3 通过读书体会到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从而让学生知道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教学重点: 徐悲鸿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马的教学难点: 欣赏徐悲鸿笔下马的神韵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一)导入新课 师:在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所以为人熟悉,是与他善于画马有关。

徐悲鸿笔下的马,超凡脱俗、豪迈奔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徐悲鸿画马的故事二)初读课文 1 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读课文 2 找出文中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用圆圈和横线标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小组合作练读 3 用多种形式(同位读、小老师带读)巩固生字认读 4 把学生放在课文中,你会读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师范读第1自然段,画出难懂的词语 2 小组合作,理解词语 3 全班交流,用词语造句加深理解 4 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四)指导学习生字,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体会到徐悲鸿画马画得好,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从而让学生知道不管学什么都要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才能学有所成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展示《奔马图》,师:这就是徐悲鸿的作品你看他笔下的马多像真的呀!他是怎样 画的这么好的呢?自由读第2自然段 2 师:徐悲鸿为了画好奔跑的马,他是怎么做的呢?3 指导阅读相应的语句。

4 齐读“徐悲鸿画马摔跤”的故事,交流:此事说明了什么? 5 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6 指导阅读该段,让学生说说徐悲鸿画马是怎样细心观察、刻苦学画的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 自由读第3自然段,画出说明徐悲鸿画马入迷的句子 2 全班交流所画的句子 3 指导阅读该段,重点突出徐悲鸿画马入了迷的词句 过渡:正式由于徐悲鸿的刻苦年个十时亿年 ,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我们接着看,看看他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 齐读第4自然段,想想徐悲鸿笔下的马有什么特点 2 指名回答 3 小老师带读描写《奔马图》的语句,图文结合加深理解 4 指导阅读该段,边读边想像《奔马图》所描绘的情景 5 师:最后一自然段又告诉我们什么?? (四)小结: 1 齐读课文 2 全班交流学后感受四、指导书写 1 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归类说说 2 你看清了哪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说一说 3 教师范写 4 学生描红 5 展示评价板书设计: 8 徐悲鸿画马 仔细观察 入了迷 获得成功 常常 擦破 整天 奔马图 继续追赶 贴满课后小记: 9、爱问的霍金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教学重点: 抓住霍金“爱问”的特点及指导阅读对话教学难点: 课文中“探求科学知识的种子,已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扎下了根的理解及情感教育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图画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生字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迁移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星星的孩子》,知道了张衡小时候在动脑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才成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又要认识一位科学家—霍金,他小时候也是一个爱动脑筋、爱发问的孩子,看看他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吧!(二)识字教学 1 这节课我们又要认识几个生字朋友,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 2 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的新朋友?(不认识的)哪些是老朋友(已经认识的)你是怎 么记住老朋友的样子的? 3 小组合作,看谁结识的新朋友多比比谁读得好,记得快) 4(教师出示生字卡)检查反馈,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齐读。

三)初读课文 1 生字朋友要回家了,你记住了它吗?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 鼓励读自己认为读得好的段落,其余同学指出发现的问题,比比谁会读,谁会听 对读得好的学生和听的认真的学生给予鼓励四)精读课文 1 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 指名回答 3 师:课题为《爱问的霍金》,课文有哪些地方说明霍金爱问问题 4 师:课文重点写了霍金爱问问题的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5 小组合作自学,针对以上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找答案 6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过渡:师:下节课我们就仔细来看看“霍金是怎样爱问问题的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平时多留心观察事物,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复习导入 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 A 1 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向谁提过问题?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2 出示句子:“妈妈,收音机为什么会说话,会唱歌呢?” 3 师:妈妈是怎么回答好问的霍金的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妈妈的话 B 1 出示句子:“什么是能量呢?” 这又是霍金在什么情况下向谁发问的呢? 学生互相读,看谁读得好。

2 师:爸爸解答了霍金的疑问,自由读爸爸的话 3 教师指导学生读,读出极力的语气 4 师:从爸爸的话中,你明白了些什么? 5 学生交流发言 (三)小结: 1 分角色朗读对话:分别请学生扮演妈妈、爸爸、霍金 2 从两次提问中你觉得霍金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四)解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