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Y两优900特征、特性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44KB
约4页
文档ID:533747883
Y两优900特征、特性_第1页
1/4

Y 两优 900 特征特性1、源—株型理想、光合时间长、群体通透性好、光能利用率高,为 亩产 1000 公斤奠定充足的物质基础2、库—巨穗、穗粒协调:可达 340 粒/穗,15 万/亩有效穗以上,每 亩总颖花数达 5100 万以上,具备亩产 1000 公斤的库容优势平均每穗总粒数325.8粒,结实率85%以上,千粒重27.5 克易 脱粒、不落粒3、流—抗倒性强、“流”畅:茎秆坚韧、基本节间短,后期灌浆动力 足、枝梗活力强、落色好,结实率高4、抗—抗病、抗逆性强:抗病能力较强,国家区试稻瘟病指5.1,白 叶枯病 3 级;抗寒性强、耐高温能力较强;已进入国家续试并同步生 试栽培要点该组合主要适合于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和湖区栽培,具有弱感光 性,在华南稻区栽培生育期明显缩短,可做早、晚双季稻栽培;在华 中稻区生育期与两优培九相当,可作一季中稻栽培,4 月中、下旬播 种,每亩大田用种量 750 克,稀播以培育壮秧秧龄 25 天左右,插 植规格株行距5x9〜10寸/6x8寸,每亩基本苗4〜6万,施足底肥,早 施追肥,在幼穗分化3~4期看苗追施尿素3~5 kg、钾肥5〜8kg作穗肥, 施肥总量根据各地土壤肥力状况和栽培习惯以每亩 14〜18 公斤纯 N 为宜,可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抽穗扬花后实行间歇灌溉,保持田间 湿润,切忌脱水过早,以利灌浆结实;注意防治病虫害在洞庭湖区 还可作直播稻栽培,具有很强的抗倒伏能力在桂南做晚稻栽培7月中上旬播种,全生育期 120天左右,用种 量不少于 1 千克施肥总量(每亩)纯 N: 14 公斤;N: P2O5: K2O =1:0.5:1,贝U需 P2O5(磷)为 7 公斤、K2O (钾)为14公斤计算依据:每百公斤稻谷需氮量1.8公斤,按亩产750公斤计算,谷物需纯氮:750^100x1.8=13.5公斤按土壤供氮量 8 公斤/亩、肥料当季利用率 40%计算, N、P、K则每亩需补充纯N为(13.5-8)三40%=14公斤基蘖肥:穗肥=6 : 4肥料施用方法及时间 底肥:每亩施45%的复合肥 35 公斤,大田耕整时均匀旋入土中(有 条件的地方可每亩施用500公斤腐熟的农家肥)第一次追肥(移栽后7 天):每亩施尿素7 公斤,氯化钾 6公斤第二次追肥(主茎幼穗分化 2 期):每亩施尿素 5 公斤, 45%的复合 肥15 公斤,氯化钾 6公斤第三次追肥(主茎幼穗分化4期):每亩施尿素3 公斤,氯化钾 5 公 斤叶面肥:抽穗 80% 时亩用磷酸二氢钾 50 克和谷粒饱 1 包,兑水 60公斤叶面喷施,以促齐穗壮籽施肥注意事项① 施第二次追肥(穗肥)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所在是群体叶色必须落黄。

叶色提前褪色(2 期以前)的多施;苗数偏少的多施;底肥施用农家 肥的可少施② 追肥时宜薄水,施后自然落干,以利提高肥效;③ 钾肥不能在叶片有露水的时候施用,否则会产生肥害水分管理田间开好围沟和丰产沟浅水插秧和返青;湿润分蘖一“浅灌一落干一露田1〜3天”循环;适时适度控苗—每亩总苗数达 15 万左右时多次轻晒田,直到群体叶 色落黄;浅水孕穗,切忌干旱; 干湿交替灌溉促灌浆,抽穗后干干湿湿壮籽,以气养根,以根保叶; 寸水追肥打药;适时排水落干—收获前5〜7 天断水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技术既影响水稻的抗病力,也影响病菌生长发育的田间小气 候其中,以施肥和灌水尤为重要氮肥施用过量或偏迟会导致稻株 体内碳氮比下降,游离氮和酰氨态氮增加,同时稻株恋青披叶,硅质 化细胞数量下降,有利于病菌侵染长期深灌或冷水灌溉,易造成土壤缺氧,产生有毒物质,妨碍根系生 长,也会加重发病安全使用除草剂水稻大田使用除草剂不当会造成秧苗生生长缓慢,甚至死亡① 选择安全对路的除草剂,如稻杰、丁草胺、千金等稻田专用除草剂② 严格按使用说明用药,勿随意加药或混药③ 用药后田间应保持5-7 的天浅水④ 施用时间尽量选择叶尖无露珠的晴天或下午,防止烧苗。

Y 两优 900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秧田稀播种,培育早发壮秧 ]减少前期肥料用量,早施适量分蘖肥 卜 提高成穗率提早晒田,多次轻晒重施穗肥,前氮后移 ]适当减少栽插苗数 卜稳穗增粒浅、湿、露交替灌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