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山乡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353.35KB
约7页
文档ID:573559278
青山乡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_第1页
1/7

1 / 7 青山乡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实验报告 执笔:何祖峰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了“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接着在各阶段目标中在对此加以具体化 “积累”成了新课标的一个高频词汇,据统计,这一词在课标中出现了 14 次大致可分为量大类:第一类是要求积累语言材料(包括词语、格言警句、精彩句段) ;第二是要求积累生活素材(包括语言、情感、人文、地理、生活经验等) 为什么《课标》对“积累”如此重视呢?这是因为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那么如何探索一条适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语文知识积累方法” 是广大农村语文教师普遍认为的困惑,为此 06 年秋,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讨论后,申报立项开始对此专题试验研究 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和传统语文知识积累方法教学对比,对此我们认为: 1、传统的语文知识积累方强调“任务型积累”忽视“自主性积累” ,教师强制性的高压, 学生填鸭式的背诵, 这样的做法显然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了 2、 《新课标》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 强调情感价值观渗透。

这些都明确告诉我们引导掌握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如何引导学生应用科学的知识积累方法积累语文知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2 / 7 通过对课题研究, 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摸索适合于新课程改革要求下的农村小学语文知识积累的一般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养为目标 四、 课题研究的原则: 1、理论性原则: 整个课题研究实验过程、实践活动,坚持以理论根据为指导,教师先学习领会,再实践落实要求教师重视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力求工作有创新,争当学习型教师 2、实践性原则: 教师在学习领悟理论知识之后,注重实践活动开展,通过专题研讨、实践交流、观摩课、汇报课、知识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展示成果、总结得失、取长补短,推进课题研究向纵深处发展 3、个性化原则: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倡导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 开放教育, 给学生一片蓝天,真正让学生好学、乐学,做学习的主人 4、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象征,新课程强调“创新的理念”倡导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要突出特色,教出风格,其次要渗透创新思想,培养有特长的创造型学生。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方法: 调查对比法、文献资料法、实践论证法、分解落实法等 1、调查对比法: 通过调查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掌握教情,筹划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教师掌握了新课程理念要求下的教学原则,采取科学的教法实验教学; 3 / 7 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 掌握了解试验改革的侧重点 通过抽样调查对比数据表明,六(一)班学生对知识积累的兴趣由试验前的67%到实验后提升到了 89%, 增加了 22 个百分点, 07 年春对一年级学生期末检测“积累运用”部分得分抽样显示平均提升 9.5 分;07 年春对五年级学生期末检测作文部分抽样显示平均得分提升 4.27 分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某教育》 、 《新课程标准》 、 《教师报》 、 《小学语文教法》等教育刊物、论文论著,优质课程资源和课例专辑等,开放教师的视野,学习借鉴走直径路子探究课题如:07 年 5 月份在网上下载了两篇文章《浅谈积累的途径》一文中指出了积累要在“阅读中积累、在诵读中积累、在搜集中积累、在交流中积累”我们概括为“四中”积累法,对我们推进课题研究有了很大的帮助 在 07 年 10 月份的教师报中登载了某市新肥区品墅小学韩素老师的文章《小议积累》中指出“任务性积累、趣味性积累、自主性积累”我们概括为“三性”积累法,为我们的课题研究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3、实践论证法: 我们在整个课题实验中始终坚持实践论证的原则, 提倡教师写心得、 教学反思、论文、开展听评课活动等形式,实践展示、交流讨论,促进实验工作两年来教研成员写论文、心得体会、教学设计等累计 30 余篇,其中发表获奖作品 11 篇 4、任务分解法: 课题立项后,针对主课题我们讨论确定了 4 个子课题,子课题的确定,明确了任务目标,突出了工作重点,使得教研人员人人有课题人人有方向,有效的划分了任务,分解了工作量,各自根据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讨工作,是的课题研究开展扎实有效 4 / 7 (二)过程: 自 06 年 9 月申报立项起,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对此课题专项实验研究,分阶段实验研究: 1、启动阶段(06 年 9 月——10 月)申报立项,确定申报课题; 2、试验阶段(06 年 11 月——08 年 3 月)试验、实践、探究,组织教师,明确目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搜集文献资料,组织学习,借鉴经验,交流心得,撰写论文、反思、开展实践活动,交流学习、完善课题研讨 3、总结阶段(08 年 4 月——6 月)申报结题,整理档案,撰写实验报告,呈报结题报告,接受验收鉴定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两年来我们经过对课题《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的研讨,我们认为语文知识积累要始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坚持理论性、实践性、人性化创新性原则引导学生科学积累。

概括总结了“三步骤积累法”即: (课前自主搜集、课上交流补充、课后扩展完善) “课前自主搜集”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让学生走向生活到生活中去积累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了他们获取真切生动深刻的素材 “课上交流补充”重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与同学分享积累过时的快乐,这样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课后扩展完善” 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 进行有限制有目的的积累,增强学生对同类语言材料的 这样引导学生积累,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养成, 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附件) 1、 通过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研究,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 / 7 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抽样调查统计表: 班级 二 四 六(1) 六(2) 共计 人数 18 人 33 人 28 人 30 人 109 人 试验前喜欢人数 8 人 11 人 19 人 15 人 53 人 44% 33% 67% 50% 48% 试验后喜欢人数 14 人 29 人 25 人 22 人 90 人 77% 87% 89% 73% 82% 提升人数 6 人 18 人 6 人 7 人 37 人 提升率 33% 54% 22% 23% 34% 2、通过对课题研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学质量明显上升: (1)学生期末检测“积累和运用”得分抽样统计: 抽样班级 人数 学期 积累运用部分 显示 抽样人数 平均得分 六(1)班 40 人 06 年秋 10 人 33.4 分 专项平均提升4.32 分 07 年春 10 人 37.72 分 六(2)班 40 人 06 年秋 10 人 32.51 分 专项平均提升6.61 分 07 年春 10 人 39.12 分 五年级 43 人 06 年秋 10 人 29.02 分 专项平均提升 7.06 分 07 年春 10 人 36.08 分 一年级 14 人 06 年秋 10 人 71 分 专项平均提升 9.5 分 07 年春 10 人 80.5 分 (2)两年来教师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06——07 学年度语文教学质量统计: 教师 年级 学期 位次 学校位次 周桂兰 一 06 年秋 乡 1/9 06 年春县中心 小学第 16/17 名 07 年春县中心小学11/17 名 比上年度提升 5 个名次 07 年春 乡 2/9 许晓平 二 06 年秋 乡 2/9 07 年春 乡 3/9 韩传荣 三 06 年秋 乡 4/8 07 年春 乡 1/8 苏晓琴 四 06 年秋 乡 3/5 07 年春 乡 3/5 任亚丽 五 06 年秋 乡 2/7 07 年春 乡 3/7 夏慧 六(1) 06 年秋 乡 1/3 07 年春 县 28/103 何祖峰 六(2) 06 年秋 乡 2/3 07 年春 县 50/103 6 / 7 3、通过实验,广大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06 年 9月至今教师论文、论著、反思、设计、科研成果获奖等统计: 作者 成果形作品名称 奖次 何祖峰 论文 《抓住知识拓展,落实创新实践》 07 年在《中华创新教育论坛》中发表荣获一等奖 论文 《根据文章类型选择阅读方法》 07 年获教育协会三等奖 论文 《语文知识积累三点不可忽视》 (投稿中) 试题 《六年级语文自命题试卷》 07 年获县一等奖 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世纪宝鼎>》 07 年获县三等奖 先进个人 教科研先进个人 07 年县级 夏慧 论文 《开发学生内在潜能,加强语文素质教育》 07 年获县一等奖 论文 《浅谈班务工作的科学管理》 07 年获县一等奖 论文 《作文要学会积累素材》 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 (投稿中) 任亚丽 论文 《后进生在教师鼓励中的成长》 07年获省教育协会三等奖 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投稿中) 周桂兰 韩传荣 论文 《词语的积累方法初探》 (投稿中) 苏晓琴 试题 《六年级语文自命题试卷》 06 年县级三等奖 教案 六年级语文教案 06 年市级三等奖 先进个人 06 年市级 韩传荣 论文 《浅谈合作学习》 07 获县二等奖 试题 《三年级语文自命题试卷》 07 年获县二等奖 4、 课题研究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近两年学生习作获奖统计: 作者 作品 奖次 指导教师 六(2)王玲 《哪株苗里水位高》 07 年市级科技论文二等奖 夏慧 六(2)马术元 《切洋葱的学问》 07 年市级科技论文三等奖 夏慧 六(1)高环 《二十年后的家乡》 08 年校级一等奖 任亚丽 六(1)潘银瑞 《我的家乡》 08 年校级等奖三等奖 任亚丽 六(2)X 小雨 《春天》 08 年校级三等奖 何祖峰 五 X 栋 《我喜欢》 08 年校级二等奖 夏慧 四 陈圆晖 《月亮》 08 年校级二等奖 苏晓琴 三 韩红艳 《我过生日那天》 08 年校级三等奖 韩诗华 七、课题研究体会与反思 7 / 7 1、开展课题研究是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广大教师科研活动的主阵地,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途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把课题研究工作逐步完善使其更系统化、规 X 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2、 《小学语文知识积累方法初探》这一课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课题虽然很有探讨的价值,它辐射面广,低中高段语文教学都适合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是研究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足,课题立项还是太大,在短期内很难将它具体化深入化研究挖掘, 这也提醒了我们今后再立项时要慎重考虑 3、我们虽然对课题进行了立项、实践研究、经验总结,但是我们忽视了推广这一环节, 部分教师的优秀论文作品还没即时发表交流, 今后我们要加大力度推广交流,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和推动全乡教学改革而努力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