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黄陵煤矿实习报告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3.96KB
约16页
文档ID:485009785
黄陵煤矿实习报告_第1页
1/16

摘要: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所属大型现代 化核心企业,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公司始建于1989年 9月,原名黄陵矿区项目建设管理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黄陵矿业有 限责任公司,2003年11月更名为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矿区 现有两对生产矿井,即一号煤矿和二号煤矿,一号煤矿现有生产能力 600万吨/年;二号煤矿现有生产能力800万吨/年矿区拥有一座 130MW的煤矸石电厂、一座年产1亿块蒸养免烧砖厂、一条50公里、 年运输能力2000万吨的铁路专用线公司拥有总资产146亿元,年 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盈利能力20亿元以上公司现有职工5300 余名,工程技术人员800余名,下辖20个管理部室、10个基层单位, 其中有5个股份制公司公司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以精细、精确、 精准、精益、精美为核心的“五精”管理为目标,以打造“三基九力” 团队为切入点,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强化团队的管理基础、 基层延展和基本功修炼,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亲和力、执行力、管控 力、经营力、现场力、创新力、学习力和文化力,培育独具特色的优 秀企业文化,强化可持续发展基础,建设全国一流煤炭企业。

实习内容1.黄陵煤矿基本概况及安全条件矿井概况:黄陵矿区位于黄陇煤田北部,北起葫芦河,南至建庄, 东起店头镇、张村驿以东,西至陕、甘交界,属黄陵、富县管辖,面 积1374平方公里矿区地处陕北高原南部,西高东低,西部山峦起 伏、沟壑纵横为林区,属侵蚀构造地,西南洪善寺梁为本区制高点, 标高1845.6米;沮水河最低,在店头镇附近高为920米,相对高差 为925.6米交通方面,西安至延安铁路支线秦家川一店头之煤炭运 输专线已经竣工交付使用黄畛(黄陵一上畛子)公路东西向从本井田 中部穿过其主干公路有210国道和铜黄高速,铜黄高速东达黄陵县 城,南达铜川、西安等地上畛子一槐树庄公路从本井田西部经过, 北达直罗镇、富县、延安,西可达甘肃庆阳等地井田中部索罗湾村 距延安约220km,距铜川104km,距西安210km井田内林区简易公 路遍布,交通方便矿区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之南部,属黄土高原中等切割和侵蚀构造 地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北部以黄土塬地形为主,沟谷纵横, 塬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塬面标高为+1200m左右,沟底标高+950〜 1000m,沟谷切割深度100〜200m一号井田内最高处为西北部双咀 梁,海拔1463.8m,矿区西部洪善寺梁最高,海拔1845.62m,沮水河 最低处位于店头镇,海拔920m,井田西南部山峦起伏,峡谷陡崖发 育,井田内最高标高1463.8m。

区内植被茂密,属中低山森林区矿区内最大河流为沮水河,自西向东横穿矿区,于黄陵县东注入 洛河,全长100km,河床坡度5〜6%沮水河在店头镇观测流量为 0.192〜6.814m3/s,平均为2.07m3/s沮水河在矿区南部与南川河交 汇后流量为0.524〜13.994m3/s最高洪水位平均高出地面2〜3m 矿区北部沟谷间多树枝状间歇性水系,一号井田内较大的沟流为李章 河和双龙沟流,自北、东北向南流入沮水河井田东部有郑家河水库, 水库容量200万m3安全条件:含煤地层:黄陵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东部,钻孔揭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三叠系上统永坪组(T y)、瓦窑堡组(Tw);侏罗系下统富 3 3县组(J1f);中统延安组(J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 统宜君组(K1y)、洛河组(K1l)、环河华池组(K1h);新近系上新统(N2);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全新统(q4)等地层矿区瓦斯:瓦斯是煤矿的重大灾害之一,来源于煤层,随煤层采 动儿释放矿区建矿时定位低瓦斯矿井,但随着矿井开拓的延伸和产 量加大,瓦斯涌出量不断增加,2008年,一、二号煤矿均被鉴定为 高瓦斯矿井,2012年,一号煤矿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120m3/min,排 名全省第二。

矿区粉尘:粉尘是危害职工身体健康,造成煤尘爆炸的重大危害 之一主要来源于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运输大巷、胶带大巷、 运输系统各转载点等矿区随着机械化程度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粉尘的生成量也不断增加,给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身心健康带来严重 威胁为此,公司从源头抓起,开展防尘综合研究与治理,改善井下 工作环境矿井火灾:矿井火灾主要分内因火灾和外因发火两种黄陵矿区 主采2#煤层为11类自燃煤层,一、二号煤矿最短发火期为52、55天 预防矿井外因火灾的主要措施是防止井下出现明火,电火、炮火具 体措施是:井下严禁使用明火和吸烟;井下一般严禁从事电焊、火焊 工作,如必须焊接时,要制定专门措施报批;井口房和通风机附近 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下必须采用防爆型或本质安全 型电器设备,并做到设备性能完好;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使用安全炸药,不准将药卷内的消焰粉倒掉,不准放明炮、糊炮,不 准用明火、动力线放炮;炮眼封泥要装满,并使用水炮泥;严格按规 程规定装药、连线和放炮,同时要求安装防火监测系统等矿区水患来源:防治水工作始终是矿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一 号煤矿是水患威胁较为严重的矿井,水患威胁主要来自于煤层顶板和 老空区;二号煤矿水患主要来自于煤层顶板、地表及封闭不良钻孔。

水患防治,公司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 治后采”防治水工作要求,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矿井地质构 造和水文地质进行超前探测,制定防范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地表水文特征:黄陵矿区属黄土高原侵蚀地形,西北高东南低, 沟谷纵横一号井田内最高处为西北部双咀梁,海拔1463.8m区内 树枝状水系较发育,常年流水的有矿区北界的葫芦河,横贯矿区中部 的沮水河,南部的南川河以及东部的郑家河葫芦河同西北流向东南, 在交河口附近汇入洛河,全长200km ;沮水河由西向东流经矿区,于 黄陵县东注入洛河,全长100km,河床坡度5〜6%流量一般为 1.2m3/s,店头镇观测流量为0.192〜6.814 m3/s,平均2.07 m3/s上述 二条河流均发源于西部子午岭东麓南川河发源于财神梁分水岭以北 童家山一带,由南向北流经矿区,全长44km,流量0.275〜4.602 m3/s, 平均1.44 m3/s郑家河由北西向东南流经一号井田东部,于黄陵县注 入洛河,全长约27km,流量0.192〜0.298 m3/s,该河上游建一水库, 面积1km2,设计水文标高1031.35m,死库容量为200万m3。

此外,沟谷山间多树枝状间歇性水系,但其流量甚小,一般为0.0008〜0.045m3/s矿区属半干旱地区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9°C左右,最高可达 34.4°C,最低-19C,最大积雪厚度240mm,冻土深度650mm年平均 降水量978mm,蒸发量大于1300mm,雨水多集中在八、九月矿区主要含水层与隔水层:由于中生代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在一号井田内大多已剥蚀,故本组 所含有的砂岩裂隙孔隙地下含水层在本井田基本不存在而煤系基底 为三叠系上统,包含有裂隙孔隙含水层,但其与主要可采煤层2号煤 间有厚层泥岩相隔,加之矿区断层构造不发育,所以底部水对煤层开 采几乎无影响2号煤层以上覆盖层中主要含水层为两层,一是第四 系松散层孔隙裂隙地下潜水(Q),二为侏罗系中统直罗组下段砂岩裂 隙含水层(J2Z1)区内相对主要隔水层三层:一是直罗组上段泥岩层 (J2Z2),二是侏罗系中统含煤地层延安组上段隔水层(J2y),三是延 安组下段3煤以下到侏罗系下统富县组中上部相对隔水层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矿区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而埋藏较深的承压水,以侧向 迳流补给为主,上部含水层越流补给为次,但不同含水层补给、排泄 范围、方式存在差异。

第四系含水层:冲积层地下水,因其分布于主要沟道河谷中,除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外,同时接受基岩地下水的侧向补给,与河流成互 补关系,即雨季河流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排泄补给河流,因而含 水层富水性好第四系黄土地下潜水,主要分布于山梁及坡地,侵蚀 切割强烈,主要接受降水补给,就近排泄至沟谷,补给区、排泄区一 致下部基岩承压含水层,在露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局部接受上部 第四系含水层补给顺层向深部缓慢迳流,在出露处以泉水形式排泄 由于矿区地层平缓,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较弱,裂隙不甚至发育,故 深部地下水交替、流动速度缓慢,水质矿化度高而且俞向深部,富 水性愈弱,甚至形成滞流2.黄陵煤矿生产技术矿井开拓方式及开采基本情况一号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4.2Mt/a,综合服务年限80年2001 年11月,陕西省计委以陕计项目〔2001〕1109号文批准了《一号煤 矿阶段建设竣工验收鉴定书》,一号煤矿按阶段建设完成并正式投产, 投产时矿井生产能力为1.0Mt/a° 2006年,一号煤矿矿井生产原煤达 5.0Mt/a,2007年核准矿井生产能力为5.0Mt/a,矿井设计采区回采 率为80%矿井配套洗煤厂设计生产能力为3.0Mt/a,经2004年技术 改造后入洗煤能力为5.0Mt/a,洗煤工艺为跳汰排矸法。

按照矿井初步设计和优化设计方案,一号矿井采用平硐开拓,盘 区式开采布置方式,全井田共分为十四个盘区矿井为单水平+880 水平)开采2号煤层,目前开采最大深度350m,主要大巷沿煤层布 置,采煤工艺为综合机械化长壁采煤法,直接冒落式顶板管理法,矿 井现有综采设备三套,两套生产,一套备用矿井目前已完成一、二、 三、四盘区的大巷开拓工程,一盘区已回采完成,二盘区为现在生产 盘区,三、四盘区为准备盘区,五、六盘区为开拓盘区在《黄陵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黄陵二号矿井及选煤厂初步设计说明 书》(简称《初步设计》)中,二号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投产后一期为 2.1Mt/a,总体规划确定为4.0Mt/a,在煤层变厚,条件允许下留有 发展到10.0Mt/a的能力,初期设计为一个工作面,后期计划2个 4.0Mt/a的工作面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高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垮 落法管理工作面顶板本井田为单一近水平煤层,赋存稳定,无大的 构造破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业场地周围煤层埋深250〜300m, 故该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单水平开拓全井田,采用分区式通风 确定西峪场址为矿井工业场地,场地标高+1014.5m,井下煤层底板标 高+840m,相对高差174m左右。

根据二号井田的开采范围,煤层赋存特征、开采技术条件、勘探 程度、工作面机械化装备水平等因素,将全井田划分为八个盘区,在 井田中央的南北翼大巷组以西、中央大巷组两翼布置双翼盘区即一盘 区,一盘区西部境界外井田西部区域布置二、三盘区,以中央大巷组 南侧为二盘区,中央大巷组北侧为三盘区,在北翼大巷组东侧及一盘 区北部境界外布置四盘区,在南翼大巷组东侧布置五盘区,在一盘区 南部境界以外南翼大巷组西侧布置六盘区,在五盘区南部境界外井田 最南部布置七、八盘区地质构造:黄陵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南缘、黄陇煤田 的东端,矿区构造简单,总体构造格架是一个具有波状起伏的倾向北 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1-5°该矿区构造一个重要特点是发育起伏不大的宽缓的背、向斜,褶 曲幅度一般在30~90m左右,宽度2~4km夜虎庄-瓦腰坪背斜是矿区 发现的唯一较大隆起构造该背斜位于张庄、瓦腰坪、龙王庙、夜虎 庄一带,为一轴向近东西延伸、向西倾伏的背斜构造,长约30km 另外规模较大的褶曲如一号井田西北部的双龙向斜,两翼宽缓,沿走 向穿过整个井田,向东南进入李章河井田,褶皱轴向NE,依次有圪 劳寺背斜、花家庄向斜、轴向NE~NEE的南峪口背斜、寺湾向斜等。

在李章河井田由于褶皱轴向变化,致使煤层走向在不同盘区多变,总 体呈NE~NEE ;二号井田发育有两个较大的宽缓波状起伏,一是位于 井田中部,纵向贯穿井田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