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年川军将领潘文华的一生

明***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7.60KB
约20页
文档ID:95083597
2019年川军将领潘文华的一生_第1页
1/20

2019年川军将领潘文华的一生    篇一:抗战时期的川军编成      抗战时期的川军编成抗战开始时,川军主要有五大军阀割据势力      1.刘湘集团      2.孙震集团      3.邓锡侯集团      4.杨森集团      5.刘文辉集团      抗战中川军编成如下:      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      第7战区(第2预备军)司令长官刘湘,副司令长官陈诚      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副总司官孙震      41军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珩(孙震集团)参加战役:太原会战      122师师长王铭章      123师师长曾宪栋      124师师长孙震      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总司令唐式遵      第24军团军团长唐式遵(刘湘集团)      21军军长唐式遵,副军长范绍增(刘湘集团)参加战役:南京保卫战      145师师长饶国华(广德作战失利,自杀),佟毅(继任)      146师师长范绍增,刘兆黎(继任)      162师师长彭诚孚      独14旅旅长熊玉璋      第25军团军团长潘文华(刘湘集团)      23军军长潘文华(刘湘集团)参加战役:南京保卫战      147师师长杨国祯      148师师长陈万仞      独15旅旅长穆肃中      独17旅旅长黄岗      预备军直属      第4军团军团长邓锡侯(邓锡侯集团)      45军军长邓锡侯,副军长马毓智(邓锡侯集团)参加战役:太原会战      125师师长陈鼎勋      126师师长黄隐      127师师长马毓智,陈离(继任)      128师师长邓锡侯      第5军团(即24军)军团长刘文辉(刘文辉集团)      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陈光藻(刘文辉集团)      136师师长陈光藻      137师师长刘元塘      138师师长唐英      预备军直属      44军军长王瓒绪(刘湘集团)      149师师长郭昌明      150师师长廖震      163师师长陈兰亭      47军军长李家钰,副军长罗泽洲(邓锡侯集团分裂出来)      104师师长李家钰      第3预备军      第6军团(即20军)军团长杨森(杨森集团)      20军军长杨森,副军长夏炯(杨森集团)参加战役:凇沪会战      133师师长杨汉域      134师师长夏炯      135师师长杨汉忠      第4预备军      43军军长郭汝栋,副军长刘公笃(杨森集团分裂出来)参加战役:凇沪会战      26师师长刘雨卿      1938年10月到1939年7月      第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孙震(继任),副总司令孙震,李家钰(继任)      第4军团军团长邓锡侯      41军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珩(孙震集团)参加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122师师长王铭章(战死滕县),王志远(继任)      123师师长曾宪栋      124师师长孙震,曾甦元(继任)      45军军长邓锡侯,陈鼎勋(继任),副军长马毓智,陈离(继任)(邓锡侯集团)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27师师长陈离      第23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唐式遵(继任)      第24军团军团长唐式遵      21军军长唐式遵,副军长范绍增(刘湘集团)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45师师长佟毅      146师师长刘兆黎,周绍轩(继任)      23军军长潘文华,陈万仞(继任)(刘湘集团)      147师师长杨国祯,章安平(继任)      148师师长陈万仞,潘佐(继任)      50军军长郭勋祺(刘湘集团)      144师师长郭勋祺,范子英(继任)      新7师师长田钟毅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      第6军团军团长杨森      20军军长杨森,副军长夏炯(杨森集团)参加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133师师长杨汉域      134师师长夏炯,杨汉忠(继任),杨干才(继任)      第28集团军总司令潘文华      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      67军军长许绍宗,副军长王士,廖震(继任)(刘湘集团)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61师师长许绍宗      162师师长彭诚孚,张竭诚(继任)      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      72军军长王陵基,副军长韩全朴(刘湘集团)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新13师师长刘若弼      新14师师长范楠煊      78军军长张再,副军长夏首勋(刘湘集团)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新15师师长邓国璋      新16师师长陈良基      军委会直属      44军军长王瓒绪,廖震(继任),副军长彭诚孚,王泽浚(继任)(刘湘集团)      149师师长郭昌明,王泽浚(继任)      第5军团军团长刘文辉(刘文辉集团)      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陈光藻(刘文辉集团)      136师师长陈光藻,唐英(继任)      137师师长刘元塘      后方守备      95军军长黄隐,副军长刁世才(邓锡侯集团)      126师师长陈光藻,谢无圻(继任)      新9师师长杨晒轩      新17师师长刘树成      56军军长郭昌明(刘湘集团)      163师师长陈兰亭      164师师长张邦本,彭焕章(继任)      88军军长范绍增(刘湘集团)      新21师师长范绍增      其它战区、集团军、军团所属      第2战区      47军军长李家钰,副军长罗泽洲(邓锡侯集团分裂出来)      104师师长李家钰,李青廷(继任)      178师师长李宗昉      第34军团      26师师长刘雨卿参加战役:武汉会战      1939年7月到1940年7月(除第5军团外,其它军团撤消)      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副总司令李家钰,董宋珩(继任)      41军军长孙震,副军长董宋珩,曾宪栋(继任),杨俊清(继任)(孙震集团)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22师师长王志远      123师师长曾宪栋,陈宗进(继任)      124师师长曾甦元      45军军长陈鼎勋,副军长陈离(邓锡侯集团)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25师师长王仕俊      127师师长陈离      第23集团军总司令唐式遵,副总司令郭勋祺      21军军长唐式遵,陈万仞(继任),副军长刘熙鉴(刘湘集团)参加战役:39冬季攻势146师师长周绍轩      147师师长章安平      148师师长潘佐      50军军长郭勋祺,佟毅(代理),副军长晁广顺(刘湘集团)      144师师长范子英      145师师长佟毅,孟浩然(继任)      新7师师长田钟毅      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      20军军长杨森,杨汉域(继任),副军长夏炯(杨森集团)参加战役: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39冬季攻势      133师师长杨汉域,夏炯(继任)      134师师长杨干才      73军原湘系部队(不做介绍)      第28集团军总司令潘文华      第29集团军总司令王瓒绪,许绍宗(代理)      44军军长廖震,副军长王泽浚(刘湘集团)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      149师师长王泽浚,张竭诚(继任)      150师师长杨勤安      67军军长许绍宗,副军长彭诚孚,王士(继任)(刘湘集团)参加战役:随枣会战,39冬季攻势161师师长许绍宗,官焱森(继任)      162师师长张竭诚,佘念慈(继任)      第30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      72军军长王陵基,副军长韩全朴(刘湘集团)参加战役: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39冬季攻势      新14师师长范楠煊,陈良基(继任)      新15师师长邓国璋,傅翼(继任)      78军军长张再,夏首勋(继任),副军长刘若弼(刘湘集团)参加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39冬季攻势      新13师师长刘若弼      新16师师长陈良基,吴守权(继任)      军委会直属      第5军团军团长刘文辉(刘文辉集团)      篇二:看看川军如何勇猛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60年前的四川,交通极端落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川军开赴前线,困难重重当时虽有长江通道和川陕公路,但车辆船只极少,川军出川多靠步行,长途跋涉数千里      川军装备十分简陋,每个士兵仅有粗布单衣2件,绑腿1双,单被1条,单席1张,草鞋2双,斗笠1顶所用步枪80%系川造,质量差      每个战士配备子弹三五十发,手榴弹二枚、大刀一把,一个团仅有几挺机枪尽管武器装备较差,但川军在各次会战中,勇敢作战,不怕牺牲,特别是广大士兵,更是满怀民族义愤,冲锋陷阵,前仆后继,报效祖国      川军第20军和第26师参加淞沪会战时,在一片平原地带,没有任何可以防守的天然屏障      川军远道而来,仓促参战,几乎连像样的工事都无法修筑,全凭血肉之躯抵挡敌进攻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迅速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在延安,中共中央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出路!      在四川,“重庆救国会”、“重庆各界抗敌后援会”、“重庆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四川青年救国会”、“成都学生救国联      合会”等抗日团体纷纷成立,自发宣誓不买日货,与日本绝交9月18日,为纪念“九一八”事变6周年,成都数万民众集会强烈要求国民政府“立即武装全国民众”、“严惩党国汉奸”。

     抗战爆发后,四川军人更是群情激愤,纷纷请缨杀敌就在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川军第41军军长孙震在重庆表态,愿率所部出川,参加对日作战7月16日,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陈执功等23名学员联名请缨参战学员等身为军人,痛亡国之无日,欲请缨而无路,今以最大之决心,宁愿为收复失地之抗战而惨死,不愿为带兵升官之军人而幸生”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