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复习变质岩岩石学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23KB
约3页
文档ID:516170844
复习变质岩岩石学_第1页
1/3

变质岩岩石学(总结)绪论1. 变质作用:1) 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2) 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3) 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2. 变质岩: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转化岩石,其形成与地壳的发生和发 展密切相关第一章变质作用因素和类型1. 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通常所说的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一般指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温度一般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也制约着流体的活性 和岩石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作用;应力不 是变质反应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它是变质岩组构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还控制着变质反应 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变质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因素,但温度又是流体具有活动性的前提2. 变质作用的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常见变质作用类型术语解释(1) 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2) 区域变质作用:造山变质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一.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影响因素-体系的封闭程度及元素的活动性-变质岩化学成分的一般特征-等化学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 .富铝系列:富铝、贫钙;铁、镁低;钾>钠。

原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 岩出现许多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 线石)2) 长英质系列:富硅、贫钙;铁、镁、铝含量也较低.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粉砂岩和 酸性一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3) 碳酸盐系列:富钙、镁;铝、铁、硅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大原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 常见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蛇纹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金云母、镁橄榄石、 钙铝榴石.4) 铁镁质系列:贫硅、富铁、镁、钙;钠〉钾;含一定量的铝原岩是基性火山岩、火山碎 屑岩、辉长-辉绿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基性岩屑砂岩等出现辉石、角闪石、绿泥石、 阳起石、绿帘石等大量铁镁矿物.5) 超铁镁质系列:富铁、镁;贫钙、铝、硅原岩是超基性侵入岩、超基性火山岩和极富镁 的沉积岩常见矿物有滑石、蛇纹石、透闪石、橄榄石、镁铝榴石、尖晶石、镁铁闪石等二.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 变质岩矿物成分的一般特征:注意特征变质矿物的一般特征及标定的条件2. 等物理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 很低级变质:特征是变质基性岩中出现浊沸石,硬柱石,葡萄石,绿纤石等矿物的出现为标志, 温度区间为2OO-35O0C.2) 低级变质:以变质基性岩中硬柱石,葡萄石,绿纤石等矿物反应形成黝帘石和阳起石为标志, 温度区间为350-5500C3) 中级变质:标志是泥质岩石中十字石(堇青石)出现和绿泥石消失.在变质基性岩中以普通角 闪石+斜长石(An17)为特征.温度区间为550-6500C.4) 高级变质:标志是泥质岩石中白云母和石英反应形成矽线石和钾长石组合(变质成因的紫 苏辉石代表高级变质条件),温度区间〉650°C.3. 有关术语解释1) 稳定矿物:在特定变质条件下新形成的矿物或虽是原岩中的矿物,但在新的P-T条件下仍 然保持稳定的矿物.2) 不稳定矿物:指对某一变质作用的P-T条件来说是不平衡的原岩中的矿物,因变质反应不 彻底而保留下来.3) 特征变质矿物:有些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窄,因而能较好地反映特定的温度 和压力条件.4) 贯通矿物:大部分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宽,对温度和压力不敏感。

三. 变质岩的结构按成因分四类: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形结构和交代结构重点为:1. 变晶结构的概念/类型/命名(1) 变晶结构的分类依据:相对大小、绝对大小、形态、交生关系2) 变晶结构的三级命名原则:整体结构T基质结构T局部交生结构2. 变形结构的概念/类型及特点(1) .脆性变形结构和韧性变形结构的含义(2) .脆性变形结构和韧性变形结构的区别四. 变质岩的构造(概念、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常见类型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碎裂 构造、糜棱构造等第三章.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一. 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系列: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碎裂岩二. 以矿物组合及含量命名的变质岩系列石英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超铁镁质岩、混合岩掌握以上各类变质岩的矿物组合特征、结构构造特征;岩石进一步分类命名方法;常见岩石 类型;所属等化学系列和变质条件第四章.变质岩的形成作用一变质作用的方式-类型及特点:变质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分异作用、变形作用、交代作用.-变质反应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要求掌握五个以上的变质反应实例)1.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分类1) .固体---固体反应:同质多相转变、单一固体分解反应•、多相固体反应.2) .脱-吸流体反应:脱水-水化反应.碳酸盐化-脱碳酸反应.3) .氧化-还原反应2. 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分类4) .连续反应(概念);5)不连续反应(概念)3. 根据反应前后矿物原子数的变化分类6) .静转移反应(概念).7).交换反应(概念)第五章.共生分析1. 吉布斯相律:P (相数)+ !(自由度数)= C (组分数)+ 22. 封闭体系V.M.Goldschmidt矿物相律: P W C3. 开放体系D.S.Korzhenskii矿物相律: P WCi4. 共生分析:从研究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出发,应用相律,分析矿物组合与 岩石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是变质岩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 矿物共生组合及其确定标志1) .矿物共生组合的含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一定化学成分的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成分称为矿物共生组 合2) 矿物组合的确定标志:(1) 平衡共生的矿物都有相互接触关系(早期包裹体除外)(2) 平衡共生的矿物之间无反应或交代关系3) 同种矿物不同颗粒的化学成分及光性特征相近如果有环带,则其边部的化学成分及 光性特征相近4) 岩石不同部位共生矿物对之间的元素分配系数近相等5) 矿物数目符合矿物相律,即不超过有效惰性组分数6. 组分分析:有关基本概念如活动组分/有效惰性组分等7. 成分/共生图解:常见图解及特点(如A C F图/A' K F图).第六章.变质带和变质相简介1. 变质带1) .变质带的概念及划分原则2) .巴洛式递增变质带及划分依据3) .中压地区基性变质岩的递增变质带2. 变质相概念1) .变质相的概念2) .常见的变质相的划分标志及主要特征第七章.变质作用P-T-t轨迹(1) 变质作用P-T-t轨迹的概念(2) 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研究意义(3) 变质作用P-T-t轨迹的确定。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