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资源量估算

cjc****537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07.50KB
约15页
文档ID:47776701
资源量估算_第1页
1/15

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资源量估算资源量估算按照 DZ/T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与 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和 2002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固体矿产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估算技术要求》 ,本次工作对主要由钻探工程控制的下营子区Ⅲ-1、Ⅲ-2、Ⅲ-8 银多金属矿体与Ⅳ-4、Ⅳ-7、Ⅳ-8、Ⅳ-9、Ⅳ-10、Ⅳ-12、Ⅳ-18、Ⅳ-19、Ⅳ-21、Ⅳ-25、Ⅳ-26、Ⅳ-32、Ⅳ-34、Ⅳ-41 号钼矿体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对由坑道工程控制吕家区Ⅲ-1 号金矿体进行了资源量估算,其它矿体未进行资源量估算第一节第一节 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资源量估算的工业指标一、金矿工业指标一、金矿工业指标根据 DZ/T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推荐的岩金矿参考工业指标,结合邻区东韩家金矿的生产情况,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金矿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质量分数):1×10-6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3×10-6矿床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5×10-6最小可采厚度:0.8m夹石剔除厚度:2m根据《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中岩金矿伴生组份评价参考指标,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伴生矿工业指标为:Ag>2×10-6、Cu>0.1×10-2。

二、银矿工业指标二、银矿工业指标根据 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附录 G.2.5 银矿床一般工业指标要求,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银矿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质量分数):40×10-6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80×10-6矿床平均品位(质量分数):>150×10-6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最低可采厚度:0.8m夹石剔除厚度:2m银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 (质量分数) Pb0.2×10-2、Zn0.4×10-2、Cu0.1×10-2, Pb、Zn、Cu 为伴生元素参与储量计算三、钼矿工业指标三、钼矿工业指标根据 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附录 G.2.4 钼矿床一般工业指标要求,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的钼矿工业指标为:边界品位(质量分数):0.03×10-2最低工业品位(质量分数):0.06×10-2最小可采厚度:1m夹石剔除厚度:4m工业米百分值:0.06%钼矿床伴生有用组分评价参考指标 (质量分数)Cu0.1×10-2,Cu 为伴生元素参与储量计算第二节第二节 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资源量估算方法的选择及依据随着地质科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新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日益增多,国外克里格法和国内 SD(标准偏差)法已经开始在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全面推广施行,传统的几何法正在逐步被地质统计方法所取替。

然而,由于受传统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约束,以及对新的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掌握程度有限,为准确和把握起见,本次资源量估算仍采用传统的几何法一、方法选择及依据一、方法选择及依据(一)下营子区(一)下营子区1.方法选择:选择垂直纵投影地质块段法将本次控制的矿体投影到纵剖面上,根据矿石不同工业类型、品级、储量级别等地质特征,将一个矿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厚度的理想板块体,即块段,然后在每个块段中用算术平均法(品位用加权平均法)的原则求出每个块段的储量各部分储量的总和,即为整个矿体的储量进行资源量估算2.选择依据:①根据不同阶段普查工作初步查明的矿体形态、规模、范围、勘探线间距及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方位不一致,矿体在不同标高水平切面图上是以北山爆破角砾岩筒为中心呈环状分布,以及矿体在走向和倾斜方向上的工程控制网度不足的特点,勘探线以北山爆破角砾岩筒为中心呈放射状布设②钻孔方位偏差较大,多数工程见矿点偏离勘探线 10-30m,最多偏离 85.8m,导致钻探工程间距不等③矿体倾角较陡,大于 45°,一般为 50°-70°二)吕家区(二)吕家区1.方法选择:本区选择并采用地质块段法在垂直投影图上估算金资源量2.选择依据:金矿体倾角 60-75°。

二、计算公式二、计算公式采用地质块段法计算公式探求矿石量及金属量:(一)矿石量计算公式(一)矿石量计算公式DMSQ式中::矿石量 :矿块面积QS:矿块平均水平厚度 :矿石体重MD(二)金属量计算公式(二)金属量计算公式CQP式中::金属量 :矿石量 :矿块平均品位PQC(三)资源量估算单位(三)资源量估算单位矿石量为吨(t) ;金属量为吨(t) ;金金属量为千克(kg) ;品位为质量分数(%及 10-6) 第三节第三节 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资源量估算参数的确定一、面积的确定一、面积的确定本次资源量估算采用国际通用的 AutoCAD 数据化处理软件在电脑上成图面积是在垂直投影图上利用 AutoCAD 软件求面积公式求得,经采用几何法在投影图上将矿块划分成三角形,量取三边之长,用海伦公式计算其面积,检查验证后其误差小于 2%,说明 AutoCAD 软件求面积公式准确可靠二、体重的确定二、体重的确定(一)下营子区矿体体重(一)下营子区矿体体重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1.Ⅲ-1、Ⅲ-2、Ⅲ-8 银多金属矿体矿石体重以矿石小体重(实测矿石体重值)平均值求得。

按不同矿石品级、不同矿石类型,共计采集矿石小体重样品银矿 50 块,经滴蜡法测定,银矿矿石小体重平均值为 2.94t/m32.2. Ⅳ-4、Ⅳ-7、Ⅳ-8、Ⅳ-9、Ⅳ-10、Ⅳ-12、Ⅳ-18、Ⅳ-19、Ⅳ-21、Ⅳ-25、Ⅳ-26、Ⅳ-32、Ⅳ-34、Ⅳ-41 号钼矿体矿石体重以矿石小体重(实测矿石体重值)平均值求得按不同矿石品级不同矿石类型,共计钼矿体体重 41 块经滴蜡法测定,钼矿矿石小体重平均值为 2.67t/m3二)吕家区(二)吕家区ⅢⅢ--1 1 号金矿体体重号金矿体体重矿石体重以矿石小体重(实测矿石体重值)平均值求得按不同矿石品级不同矿石类型,共计金矿体体重 30 块经滴蜡法测定,金矿矿石小体重平均值为 2.79t/m3三、特高品位处理方法三、特高品位处理方法本次资源量估算将高于矿体平均品位 6 倍或 6 倍以上的单样品位确定为特高品位在参加资源量估算的全部样品中,位于下营子区Ⅲ-②号银多金属矿体中的超英坑 H4 号样品,银品位达到 2800×10-6;Ⅲ-⑧号银多金属矿体中的 PD16 坑 H8 号样品银品位达到 1409×10-6,TC1-3槽 H2 号样银品位达到 1465×10-6,高于银矿体平均品位(159.66×10-6)7-13.85 倍。

下营子Ⅳ-8 号钼矿体中的 ZK75-46 孔中 9 号样,钼品位达到 0.704×10-2,Ⅳ-25 号钼矿体中的 ZK74-7 孔中 1518 号样,钼品位 3.6×10-2,高于钼矿体平均品位(0.061×10-2)6.4-36 倍位于吕家区Ⅲ-1 号金矿体中的 PD20 坑 H99 号样,金品位达到 151×10-6,高于金矿体平均品位(19.69×10-6)7.7 倍上述品位均属特高品位特高品位处理的方法是用特高品位参加其所影响到的块段或单工程平均品位计算,用计算出的块段或单工程平均品位代替该样品品位参与块段或单工程平均品位的正常计算四、平均品位计算四、平均品位计算(一)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一)单项工程平均品位计算钻探工程采用钻探进尺与样品品位加权求得,坑道、地表槽探和采坑采用样品长度和品位加权求得公式如下:nnn LLCLCLC111式中: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单项工程平均品位 :采样样品长度 :采样样品品位CLC(二)矿块平均品位计算(二)矿块平均品位计算将单项工程穿矿厚度改算成矿体水平厚度,然后与单项工程平均品位加权求得公式如下:nnn MMCMCMC111式中::矿块平均品位C:矿体厚度:(注:用水平投影图估算资源量时采用单项工程矿体垂直厚度,M用垂直投影图估算资源量时采用单项工程矿体水平厚度) 。

单项工程平均品位C(三)矿体平均品位计算(三)矿体平均品位计算用各矿块求得的金属量之和与各矿体求得的矿石量之和比值求得公式如下:nn PPC11式中::矿体平均品位 :矿块金属量 :矿块矿石量CPQ(四)矿床平均品位计算(四)矿床平均品位计算用各矿体求得的金属量之和与各矿体求得的矿石量之和比值求得公式如下:nn PPC11式中:: 矿床平均品位 :矿体金属量 :矿体矿石量CPQ五、平均厚度计算五、平均厚度计算(一)单项工程厚度计算(一)单项工程厚度计算按矿体边界品位结合块段最低工业品位划分矿体,计算出单项工程穿矿厚度,最后根据资源量估算需要求出矿体的水平厚度1.单项工程穿矿厚度为各样品长度之和公式如下:nLLL......1 式中::单项工程穿越矿体厚度L:单样品长度nLL ......1 2.矿体水平厚度与真厚度用下面公式求得: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Mr= cossincossin sssLM=ssL  coscossintancostanMr:勘探线剖面上矿体水平厚度 L:钻孔穿矿厚度 β:见矿处钻孔倾角αs:钻进剖面上矿体伪倾角 γs:钻进剖面与矿体倾向的夹角 γr:勘探线剖面与矿体倾向夹角 M:矿体真厚度αr:勘探线剖面上矿体伪倾角 α:矿体真倾角(二)矿块平均厚度计算(二)矿块平均厚度计算由单项工程垂直厚度或水平厚度算术平均法求得矿块平均水平厚度。

公式如下:nMMMn1式中::矿块平均水平厚度M:单项工程水平厚度M:单项工程个数n(三)矿体平均厚度计算(三)矿体平均厚度计算以各矿块水平厚度和其影响面积加权求得矿体平均水平厚度,公式如下:nnn SSSMSMM............111式中::矿体平均水平厚度M:矿块水平厚度M:矿块面积S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第四节第四节 矿体勘查类型与圈定原则矿体勘查类型与圈定原则一、矿体勘查类型划分依据一、矿体勘查类型划分依据(一)下营子区银钼矿体(一)下营子区银钼矿体根据 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 ,确定钼、银矿床的勘查类型如下:1.钼矿勘查类型为Ⅱ类型以 200m×160m 探求 333 级资源量其勘查类型划分依据为:①矿带范围及矿体规模:本次估算的钼、银矿体,分别位于Ⅲ、Ⅳ号矿化带之中、分布面积约 7km2,其中Ⅳ-7 号钼矿体,己控制长 650m,延深 433m,埋藏深度 342--142m,具中-大型钼矿床的产出特征;Ⅲ-8 号银矿体巳控制长 542m,延深 251m,埋藏深度 466-15m,属小型银矿床的产出特征。

②矿体形态:钼矿体呈板状赋存于岩筒(体)接触带中,形态比较规则,连续性较好,复杂程度属简单型;钼矿体呈大型复脉状矿体③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经计算矿体厚度变化系数为 Vm=75.18%属厚度较稳定型④矿体有用组分均匀程度:矿体平均品位 0.102×10-2,一般 0.03-0.08×10-2,最高达3.6×10-2,品位变化系数 Vc=37.48%有用组份分布程度属均匀型⑤ 矿体外边界规整程度:无断层和岩脉穿插矿体,矿体外边界规整2.银矿勘查类型为Ⅱ类型并按照确定的勘查类型,以 320m×200m 网度探求 3341级资源量其勘查类型划分依据为:①矿体规模:矿体控制延长 400m-542m,延深 100m-350m,属小型银矿床②矿体形态:矿体呈似层状赋存于破碎蚀变带中,形态比较规则,连续性较好,复杂程度属简单型③矿体厚度稳定程度:经计算矿体厚度一般为 1-2m,最厚 4m,平均水平厚度 1.74m,厚度变化系数为 68%,属稳定类型④矿体有用组分均匀程度:银品位为 35.2-119.52×10-6,最高 2800×10-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