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建筑简介云南大学建筑简介东号舍云南贡院的建筑之一,为考生居住、考试之处所明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 年)始建号舍又称文场建于至公堂东西两侧,东文场有号舍 900 间,建在至公堂东(包括今昆三十中校园) ,现仅存云南大学校园内一排建筑西文场有号舍 775间,建在至公堂西侧(今钟楼花圃一带) ,已无存1987 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楼理科实验楼建成后,1955 年兴建配套工程水塔兼作钟楼塔共七层,高 26 米,连塔顶钢架共高 30 米由云南大学土木系主任姚瞻教授设计钟楼接晖”为云大校园一景2005 年列为昆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熊庆来·李广田故居建于 1938 年著名数学家熊庆来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1938 年至 1949 年)居住于此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在此寄居1952 至 1968 年,任云南大学校长的著名文学家李广田在此居住 2003 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 年列为昆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云南第一天文点云南大学天文点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原测昆明经纬度确切地点1934 年定为云南第一天文点元代,云南有滇池测景所清代,全国在 640 处测量天文,云南有 30 处观测点。
至今已无准确标志可寻民国二十三年(公元 1934 年) ,政府组织在该点测量,历时三晚,测得数值二百余,公布昆明经度为东经 102 度 41 分 58.88 秒、纬度为北纬 25 度 3 分 21.29 秒精确度达 0.011993 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科实验楼(物理馆、生物馆、化学馆)建于 1954 年云南大学土木系主任姚瞻教授主持设计由三座独立大楼用两架天桥连接为一个整体,端庄典雅,为校园一景周恩来总理、彭德怀副总理分别于 1955 年、1956 年到此视察2005 年被昆明市列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筑泽清堂 建于 1941 年1938 年龙云夫人顾映秋捐建映秋院后,卢汉(时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的夫人龙泽清捐款修建与映秋院相连的女生食堂云南大学以捐款人名字命名泽清堂为传统大殿式建筑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设计映秋院建于 1938 年,始为云南大学女生宿舍映秋院由龙云(时任云南省主席)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设计映秋院为四合院建筑,由平房、楼房、迴廓、走道组成,东北设月宫门,西南建瞭望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映秋院以捐款人名字命名著名画家徐悲鸿、 “两弹一星”获奖者彭桓武院士等一批名家曾在此居住。
1955 年 4 月 10 日,周恩来总理曾到此视察1987 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公堂明清时期云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明弘治十二年(公元 1499年)建至公堂为大殿式建筑,南北向各开一门,门两侧皆设窗棂,光照极佳南明时期为大西农民军四将军之一艾能奇的定北王府永历十年(公元 1656 年)永历皇帝来滇,以此为“滇都”皇宫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 1819 年) ,林则徐任主考官,在此主持云南乡试东陆大学建校后用作礼堂1946 年 7 月 15 日著名学者闻一多遇难前在此作《最后一次演讲》 1987 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泽院建于 1923 年1922 年云南省长唐继尧创办私立东陆大学,在原贡院明远楼旧址修建会泽院,作为东陆大学主体建筑,以创办人籍贯命名为会泽院会泽院曾由留学法国、比利时的张邦翰设计会泽院坐北向南,楼高两层,有地下室,东西南北皆设一门墙体砖石砌成,厚实坚固1936 年,蒋介石到昆明,曾住于此抗战期间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会泽院两次中弹,屹立如常1946 年由王景贤设计对会泽院加固并在二层之上增建“仰止楼” 在 1948 年“七·一五”运动中,会泽院是最重要的阵地1987 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