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 外国语学院黄国文技能发展在应用型英语专 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要点n1 关于“英语专业”的两种模式n2 “英语”是基础n3 技能训练与专业训练n4 可变通技能n5 分层次、分类型教学n6 结语:技能发展、地方特色1 关于“英语专业”的两种模式n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00 )n培养目标n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 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 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 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 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n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 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 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 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 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 ,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 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n英语: (1)普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EGP),(2)特殊用途 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ESP )n特殊用途英语:(a)学术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AP), ( b)职业用途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EOP) nEAP指的是用以完成学业或进行学术研究 交流所需的英语,强调学习和研究,常常 用来指非本族语者在大学学习所需要的语 言和使用语言的技能; nEOP指的是从事某一职业、行业工作所使 用的英语, 强调实用性和行业专业性nEOP涵盖了所有与工作(相对于“学习”) 相关的英语。
如“商务英语”就是 EOP ) “通用型”与“应用型”人才n在我国的“英语”专业中: n(1)“通用型”人才(“人文性”)n(2)“应用型”人才(“工具性” )n《中国外语》2010年第3期 “改革论坛”n张绍杰:面向多元社会需求和多元目标取向 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 对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考n蒋洪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专业建设/n虞建华:谈我国高校专业英语“两个走向”问题 ——兼及英美文学教学英语专业1n英语专业1(“回归人文” 、“人文性”)n中国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回归人文 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 n胡文仲、孙有中(2006):“我国英语专业 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 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 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谓 通用型英语人才是指英语技能熟练全面、 人文素养深厚、知识面宽广、具备批判性 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 较快适应各种工作的专业人才n英语专业应该遵循人文通识教育的基本教 育理念,超越过于职业化取向和着眼于短期 办学效益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也就是说 ,英语专业一方面要兼顾学生个人的近期 就业需要,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的终生 发展需要。
胡文仲、孙有中2006)n但无论如何,“英语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英语 语言、文学和文化”(王守仁 2001)n按照这样的思路,如果说得简单一点,那 英语专业学生所学的应该是“普通用途英语 ”( EGP ) 英语专业1n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听、说、读、写、 译能力)n专业知识:“语言、文学、文化” n(典型的“通用型”英语专业,如北京大学 )n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每年招收 本科生30名)英语专业2n英语专业2(“复合型”、“工具性” )n“应用型”(英语专业2 )人才是指能将专业 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 (如商务)的人才类型, 注重的是熟练掌握 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和专业人 才n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要以市场需求为 导向,因此“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特别重要n市场需求是动态的,多变的,有地方特色 的n出现了多种形式的“英语+(商贸)专业应 用型人才培养方案”n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 归类、整合英语专业2n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听、说、读、写、 译能力)n专业知识:商贸、外交、法律、管理、新 闻、旅游、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 n(典型的“应用型”英语专业,如“独立学院 ”)中山大学翻译学院n大学“一本”重点线,国家统一招生、收费 。
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一样招生、收费 n中山大学翻译学院英语专业(每年招收本 科生500名)n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区域化带来的人才 市场的多元需要,学校及时协调外语专业本科 教育的不同方向,在努力创建世界知名的研究 型大学的同时,将部分实用功能剥离出来,创 办了翻译学院n这是一个以培养应用型双(三)外语人才为宗 旨的学院n学院现有教师80余名,20%为外籍教师(近期 内将增至30%)本国专职教师全部具备硕士 或博士学位,其中三分之一是从英国、美国、 澳大利亚、加拿大学成归来的博士、硕士学 院积极从国内外其他高校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 专家学者,并聘请了一批学术水平、翻译能力 甚强的兼职和客座教授n学院创办三年以来,依托多语种培训机制和对 外汉语系的教/学双重功能,开创了本科2+2和 3+1培养模式,本模式经中【山大学】外【国 大学】的双方校长签署正式合作协议,双方互 相承认学生在两校学习期间所获得的学分,旨 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将本科教育与国际接 轨以三、四年级人数为基数,学院已有将近 20%的学生在国外学习,规模正逐年扩大,其 所在国包括美国、古巴、墨西哥、英国、法国 、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日本、 菲律宾等。
英语专业2的发展n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n(1)英语基础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 外大的“商务英语专业”)n(2)比较合理的“英语+商贸”等n(3)比较简单的“英语+商贸”等两种培养模式n平 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商务英语本 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国外语》, 2009(4): 18-21.n韩红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独立 学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合理定位、细化目标,强化技能、突 出实践”,《科技信息》2009 (9): 481-482.英语专业2的例子n平洪(2009:19)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 学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模式;该培养 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 语语言基础、娴熟的英语交际能力、良好 的文化素养、系统的商务知识、宽阔的国 际视野、善于跨文化交际,适应经济全球 化竞争,能胜任国际商务管理、国际贸易 、国际金融等部门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人 才” n“围绕着这样的培养目标,广外大有如下具 体的要求:(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 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通过 英语专业八级考试;(2)熟悉英语国家文 化,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3 )系统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具有第二外国语的初步应用能力;(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用英语撰写与国 际商务相关的毕业论文。
”n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商务英语专业的人 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和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 ,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 训练,另一方面又导致很多传统的英语专 业向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发展,其中既有成 功的例子,又有不成功的例子n不成功的例子是因为办学目标不明确,没 有足够的条件(包括设备、教师、教材、 需求分析、市场调查等) 英语专业3:师范英语专业 n师范英语专业:n(1)“通用型”人才(“人文性”)?n(2)“应用型”人才(“工具性” )?n(3)“教育型”人才(“师范性” )?n英语基础知识、技能(听、说、读、写、 译能力)n综合素质实践课n培养学生师范素质n教学理念、教学方法n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n良好的英语教学和教研能力n较好的汉语语言基本功n较强的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和教学能力n教师职业技能(包括,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2 “英语”是基础n“英语”始终应该放在主导地位,想尽办法 、不遗余力地打好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在此基础上加强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 (黄源深,2001)n“英语”的技能(听、说、读、写、译 )是 核心n“英语”是英语专业的“看家本领”n“以不变应万变”普通英语与职业用途英语的关系n普通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关系:“商务英语是 以普通英语为基础的”,“学习商务英语与 学习普通英语一样,首先需要全面提高听 、说、读、写、译能力,学习国际商务工 作环境中英语实用的方法从而提高英语的 交际能力。
这种交际能力以普通英语为基 础,以商务英语为特色”(翁凤翔 2009) n“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并不是简单地在英语课 程中加入商务的内容,而是英语专业本科 主干课程和商务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的有机 结合:一方面强调英语语言技能的专业训 练,另一方面强调商科课程的全英教学 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们在教育对象‘学 生’身上体现出英语和商科的交叉和融合, 两个学科的相辅相成英语语言水平的提 高有助于他们学习商务知识,而商务知识 的学习过程又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水平,最 终培养出国际通用型高级商务人才 (平 洪2009:20)n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应该遵循 以市场定位专业,分析、分解能力要求, 以能力要素、技能要求建立课程体系和安 排课程设置,强化技能,突出实践,注重 英语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n韩红建(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n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以“厚基础、 强能力、优结构”为指导思想n结合独立学院英语+(商贸)专业的培养目标 和企业人才需求的特征,构建“四四式”的课程 体系,即设置四大课程模块,四类课程属性:n1 专业主干课(技能+知识):强化语言基本 功,扩充语言文化知识,塑造专业特征n2 公共课:培养综合素质(政治、身体素质, 社会知识,技能,塑造部分期待性特征n3 专业方向课(商贸):国际经济、国际贸易 、外贸实务等课程,塑造区别特征n4 选修课程:强化专业特征,满足学生个性化 、多元化需求(韩红建)n“所谓‘厚基础、强能力’是指用于模块1 的英 语专业知识课和英语专业技能课的总课时 和学分应大于专业方向课程中商贸类课程 的课时和学分,才能保证人才专业特征的 鲜明。
模块2 中的语言基础课和技能运用课 又为重中之重,而且对说和写这类产出性技 能课程的开设应贯穿大学本科四年教学之 中 (韩红建)n“‘优结构’包括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两方 面,是由各模块中所设置的必备的,基本 的技能、能力和知识水平要求,再加文化 理论修养来体现的,如模块1 中的听、说、 读、写、译课程、语言学、英美文学鉴赏 课程,模块2 中可开设的法律基础课、计算 机文化基础课,模块3 中可开设的国际贸易 、国际营销课和商务谈判课等,模块4 中可 设置欧洲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各类 课程的有的放矢,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 构,确保我们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韩红建)n无论是职业用途英语专业还是普通英语专 业,基本的语言基础都是基本的“看家本领 ”因此,可以这样说,无论是英语专业还 是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无论是语言使 用还是语言学习)都是中心;无论是商务 英语还是其他形式的特殊用途英语,“英语 ”是一个核心内容同样,这两个专业都不 是简单的“英语+X(“语言、文学、文化”或 “商务”)” n如果说英语语言基础属于英语专业和职业 用途英语专业的核心内容的话,那使用英 语的五个技能(听、说、读、写、译)应 该也是教学的核心成分。
n这样看来,这五个技能和技能训练的训练 是英语专业和职业用途英语专业的相同之 处3 技能训练与专业训练n在英语教学中,技能(听、说、读、写、 译)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技能的训 练是提高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