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29KB
约5页
文档ID:10567915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_第1页
1/5

对联的基本规则(四)主讲:王文荣(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津门十大联家)五、平仄对立平仄对立就是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对联讲究用字的平仄,与韵律性文学具有共性,具有声调和谐、抑扬顿挫的特点,使联文达到节奏分明,富有旋律,优美动听的艺术效果平、仄分别指汉字的平声和仄声对联讲究声律,所谓“ 声”,就是指声调,主要是指平仄而言所谓“律”,就是指平仄分布的规律四声是汉语音律的具体表现,它是按照汉语发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等特点分为四种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称为“旧四声”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其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都 为“仄” 现代汉语的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称为“ 新四声”而现代汉语中,阴平和阳平的字都是“平”,上声和去声的字都是“仄” 目前赏析、创作对联,遵循 2008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的《联律通则》规定的 “双轨制” ,旧四声和新四声并存但是,在同一联文中,新、旧四声不能混用这一基本规则,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1.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上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例如:乾隆题涵远堂联:西岭烟霞生袖底;东洲云海落樽前。

上联“底”属仄声,下联“ 前”属平声2.平仄交替与平仄相反单句联及多句联的分句,上下联内部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上联、下联的自身联文内部句内的节奏点上用字要平仄交替,不能在节奏点上连续平声或仄声,更不能一句话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上联、下联互相对应的节奏点上的用字要平仄相反例如:清郑燮题焦山别峰庵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此联的平仄格式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下联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非节奏点用字可以平仄不拘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这 是因为按照声律节奏,均以两个字为 一个节奏点例如:清廖鸿熙题桂林独秀峰撑天凌日月;插地震山河这副联的平仄格式为“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上下联句内节奏点平仄交替,而上下联之间平仄对立而上联的“撑 ”与的下联 “插”,都是平音,但它们是在非节奏点的字,可以平仄不拘对联基本平仄格式】两个字为一个节奏点的情况下的句中平仄,下面以上联句标准式为例:一言:仄 二言:仄仄三言:① 平平仄 ②平仄仄四言:平平仄仄五言:① 平平平仄仄 ②仄仄平平仄六言:仄仄平平仄仄七言:①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②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些平仄格式可以称之为正格。

在一些对联的创作中,声调的掌握也有一定的灵活性3.多句联的各分句的句脚要平仄交替多句联的句脚,按顺序形成两平两仄的交替,即所谓“ 仄顶仄,平顶平” 的“马蹄格”其 规 律正如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要踏两次如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 “平平” 之后就是“仄仄”, “仄仄”之后又是 “平平”鉴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末尾 应为单仄或 单平根据这样的规律,其特征就是上、下联句脚分别依循“……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安排从“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 的基本要求来 讲, “马蹄格” 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例如,朱氏 规则也是主要的格式之一,其特征是上联各句之句脚,除尾句收于仄声外,其余都是平声所以,对三句及三句以下的多句联而言,朱氏规则与马蹄格是相通的、统一的例如:黄鹤楼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上联分句句脚为“来” ,“憾”下联分句句脚为“去”, “愁”上下联分句句脚分别为“平仄” 、“仄平”又如:清阮元题杭州贡院联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上下联分句句脚分别为“平平仄” 、“仄仄平”句脚规则】以上联句脚公式为例每边一句:仄每边两句:平仄每边三句:平平仄每边四句:仄平平仄每边五句:仄仄平平仄每边六句:平仄仄平平仄每边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每边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如果有九句,首句句脚还是仄,如果有十句,首句句脚又是平,等等在对联创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格格式,如三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仄平仄、平仄平;四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平仄平仄、仄平仄平等六、形对意联形对意联是指上下联之间形式上相对仗、意义上相关联所谓关联,就是语意(或联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对联作为一种文体形式,是表达某种主题的工具和载体上下联在形式上要一致,包括对应字词类别一致及平仄的对立在语意上,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包括景色、形象、思想、意境等,必须关联,围绕着同一主题展开,为表现同一主题服务例如:西湖“平湖秋月”联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上联写湖的景色,万顷湖水一平如镜下联写秋月,气爽天清、明月当空,柔和皎洁,秋景怡人上、下 联的湖光与月色浑然一体,还分别嵌入“平、湖、秋、月” 四个字,语意相关、既对且联,共同完成了描绘、 赞颂西湖 胜景的统一的主题,堪称佳作。

又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这副联的上下联没有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语意、内容不相关联,中间缺乏联系,没有做到既对且联,风牛马不相及,不能表达任何意义对联的六条基本规则,可称其为对联格律的底线,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写出合格的对联,甚至可以写出妙联佳作。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