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金溪流域水资源状况与开发保护对策倪炳卿1陈可菁1刘锦文1廖秀琴2叶艺影2李秋霞2( 1 将乐县水土办,福建将乐,3 5 3 3 0 0 ;2 将乐县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建将乐,3 5 3 3 0 0 )瓣? 掌本文根据将乐金溪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提出了保护水资源,增加植被覆盖,引渗地下水、补充地下水,合理开发水资源,落实水土保持措施,走经济 与水土保持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开发地下热水,合理利用矿区资源,控制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加强劣质水的综合利用与改造等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利用对策 j 簇馘水资源问题对策将乐金溪流域位于北纬2 6 2 67 ~2 7 0 4 ’,东经1 1 7 0 6 ’~1 1 7 4 07 ,福建省西北山区将乐县整个金溪流域面积( 含将乐县境外) 5 8 5 8 k m 2 ,其中将乐县境内( 简称将乐金溪流域) 面积2 2 4 6 k m 2 将乐金溪流域属闽江上游富屯溪分支,上接泰宁县池潭水库,下出金溪流域高唐黄坑口入富屯溪,河流由西向东横贯全境,把流域分成南北两部分金溪流域将乐境内地质分布以花岗岩、片岩、千枚岩为主,其次为南靖群沙砾岩,二迭纪沙砾岩、灰岩等,地质构造受华夏系构造控制;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海洋与大陆性互相影响的季风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来源。
流域境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一般在1 6 5 0 ~1 7 5 0 m m ,历年降雨也多在1 6 0 0 ~1 9 0 0 m m 最大降雨量2 4 6 0 .4 r a m( 1 9 7 5 年) ,最小降雨量为1 0 0 7 .8 m m ( 1 9 7 1 年) 从地域上看,降雨分布很不均匀的流域降雨的中心分布在迎风坡和高山地带也就是说西部、北部和南部的高山地区是多雨的中心,以大源、安仁为最高年降雨由北向东南递减金溪两岸是少雨的中心在一般年 份,山区和迎风坡的降水要比丘低盆地和背风坡多1 0 0 ~3 0 0 m m 年平均降雨量1 7 5 0 m m ,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4 ~6 月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 8 .3 4 亿i n 3 ,年降水量变差系数在0 .1 6 ~0 .2 0 ,水面蒸发量在9 0 0 ~9 4 0 m m ,陆面蒸发为7 5 0 m m 1 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5 .2 亿m 3 /a ,可供水量0 .0 3 4 亿m 3 ,开发程度0 .6 5 %,主要用于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部分工业用水1 .1 地下水资源状况1 .1 .1 地下水类型及分布( 1 ) 松散岩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安仁、光明、万安、积善、城关、高唐、黄潭、南[ 作者简介] 倪炳卿( 1 9 5 9 一) ,女,高级农艺师,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4 4 0三、治理技术与措施熟口、白莲等山间河谷盆地,总计面积5 2 .1 k m 2 ,占流域面积的2 .2 9 %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下部沙砾卵石,其次为更新统龙海组冲积下部泥质沙砾卵石层此类型孔隙水一般为孔隙潜水,局部承压,含水层厚多为2 .0 ~6 .5 m ,水位埋深0 .1 ~1 2 .O m ,一般位于河流两侧的一级阶地下水位较浅,单井涌泉量为4 .3 ~3 7 .7 8 t /d 由于分布面积小,厚度薄,此类型地下水属于含水量贫乏分区地下径流量1 .8 1 ×1 0 6 m 3 /a ,占流域的0 .3 5 % 2 ) 碎屑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城关、高唐、万安、安仁一带,总面积1 3 6 .6 3 k i n 2 ,占流域土地面积的5 .9 9 %含水层由侏罗系长林组与梨山组、三迭系文宾山组与焦坑组、二迭系屏山组与加优组等地层组成,岩性一般是下粗上细或粗细相间的旋回结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粗碎屑岩类砂岩,沙砾岩孔隙裂隙中,钻孔抽水试验,单井涌水量为2 0 ~6 0 t /d ,水量较贫乏地下径流量7 .4 6 ×1 0 6 m 3 /a ,占流域的1 .4 % 3 ) 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城关、漠源金华洞、自莲铜岭、安仁洞前等地,总计面积4 6 .7 2 k m 2 ,占流域土地面积的2 .0 4 %。
含水层包括石炭系船山组、二迭系栖霞组地层本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埋藏条件复杂,水量大、水质好,泉流量为1 .0 4 ~2 3 .9 3 L /s ,地下径流量6 .5 0 ×1 0 6 m 3 /a ,占流域的1 .7 % 4 )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在金溪流域分布最为广泛,总计面积2 0 4 2 .7 5 k m 2 ,占流域总土地面积的8 9 .6 8 %,地下径流量5 .0 5 ×1 0 6r n 3 /a ,占流域的9 6 .9 7 %1 .1 .2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金溪流域将乐境内雨量充沛,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由于境内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切割深,沟谷发育,地下水具有补给来源充足、径流短、循环快的特征但不同的岩性组合( 地下水类型) 又往往形成各自的地貌特征,形成不同类型地下水的补给和径流排泄条件山间盆地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由于分布区地势低缓,除降水补给外,同时接受外围岩裂隙水侧向补给以及地表水补给,地下水流向大致垂直河流,枯季则补给地下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属层间承压水,循环深度大,地下水运动受地层构造控制,从补给区向排泄区移动,并在地形有利地段以上升泉或下降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其动态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
碳酸盐类溶裂隙溶洞水,一般为裸露型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覆盖型、埋藏型的往往成为径流区,同时受上部覆盖层含水层的补给地下水的流态复杂,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以泉( 或暗河) 形式排泄基岩裂隙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分布区与补给区相一致,循环途径短,往往以泉的形式汇集于溪沟洼地其动态主要受降水控制、水量、水位变化与降雨几乎同步1 .2 地表水资源现状1 .2 .1地表水资源总量将乐金溪流域水域星罗棋布、类型多样,资源较丰富,主要有溪河、水库、山塘、池塘、电站蓄水等将乐境内地表水丰水年( 夕= 1 0 %) 3 0 .7 1 9 亿m 3 ,平水年( P 一5 0 %)2 2 .3 3 5 9 亿m 3 ,偏枯年( P = 7 5 %) 1 8 .5 5 9 8 亿m 3 ,枯水年( P 一9 0 %) 1 5 .7 4 9 2 亿m 3 多年平均年总量2 2 .8 5 1 9 亿I T l 3 ,境外流域4 5 9 1 k m 2 ,境外河流入境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 4 1癌溪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4 6 .8 3 亿m 3 ( 声= 5 0 %为4 5 .1 3 亿m 3 ,P 一7 5 %为3 5 .7 2 亿m 3 ,p = 9 0 %为2 8 .4 6 亿m 。
) 1 .2 .2河流水系及径流金溪流域将乐境内河网密布,水系纵横,具有树权状的水系分布特点,山峦起伏,河道坡降大,切割深,河床狭窄,河水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点,将乐县的河流均汇入金溪境内大小河流2 4 条,其中流域面积1 0 ~5 0 k m 2 的溪流1 4 条,5 0 ~3 8 0 k i n 2 的 河流9 条将乐内河总长度9 3 k m ,水力资源蕴藏量3 5 .6 8 万k W ,可开发小水电资源1 9 .8 5 万k W 最大河流金溪,在金溪可开发5 级中型电站,现已开发孔头、范厝、大言3 座,达9 .2 5 万k W 金溪流域将乐境内的径流由降水产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 2 .8 亿m 3 ,流域最 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金溪) 为5 9 .5 4 亿m 3 多年平均径流深在8 5 0 ~9 8 5 m m 径流年内分配比较集中,多年平均汛期( 4 ~9 月) 径流占年径流量多在7 0 %,而枯水季( 1 0 月份至次年3 月份) 径流量只占3 0 %径流量的高峰期发生在5 ~6 月,主要是梅雨影响,另一个高峰期发生在8 ~9 月,主要是台风影响在两个峰期中间的7 月份,则往往出现少水过程,有时甚至会发生秋旱。
月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主要取决降雨影响,但流域下垫面也能起一定调蓄作用,调蓄能力越大,月径流量的内分配过程也就平衡多年平均流量以溪口站为代表1 8 9 m 3 /s ,最大日流量是1 9 9 4 年6 月1 6 日7 7 3 0 m 3 /s ,最小流量为1 9 9 4 年1 1 月1 2 日仅0 .8 3 m 3 /s 自1 9 8 0 年金溪上游池潭电站建成后,河水流量均受池潭水库调节下泄流量的控制年最高水位1 9 8 4 年5 月3 0 日1 5 4 .1 4 m ,超过危险水位1 .6 4 m ,1 9 9 4 年6 月1 5 日最高水位1 5 3 .9 2 m ,超过警戒水位3 .6 0 m 2中长期需水量预测根据各部门中长期需水量预测,将乐2 0 1 0 年需水量预测列于表1 表1 将乐县2 0 1 0 年需水量预测表( 万m 3 )年份保证率( %)城镇居民公共设施工业商业菜田农村生活牲畜农田灌溉合计5 03 4 56 98 1 9 06 35 5 4 .45 01 3 3 1 3 .22 2 5 8 4 .62 0 1 07 53 4 56 98 1 9 06 9 .45 5 4 .45 01 3 8 9 4 .22 3 1 7 29 03 4 56 98 1 9 07 6 .45 5 4 .45 01 5 1 0 6 .02 4 3 9 0 .83目前水资源开发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1水资源开发程度低,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将乐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地表水( 不含过境客流) 当P = 5 0 %、7 5 %、9 0 %时,可供水量分别为1 .5 4 亿m 3 、1 .7 4 亿i n 3 、1 .8 7 亿r n 3 ,开发利用程度6 .8 9 %、9 .3 8 %、1 1 .8 7 %;地下水可供量0 .0 3 4 亿m 3 ,开发程度0 .6 5 %。
按需水预测,当P 一5 0 %、7 5 %、9 0 %时,2 0 1 0 年分别缺水7 1 8 4 .6 万1 T 1 3 、5 7 7 2 万m 3 、5 6 9 0 .8 万m 3 ,缺水问题相当突出缺水的主要原因,除了水资源开发程度低,还有:①水利工程不足,部分旱片无水利设施;②现有水利工程中引水工程多,蓄水工程少,部分病险库调节能力低弱;③相当数量水利工程配套不完善,不能发挥应有效益,一遇旱情即出现缺水现象4 4 2三、治理技术与措施粼鸯3 .2 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一是农业山地开发中,由于没有做好水土保持防护措施,造成山地水土地流失严重,存在着“四荒”地7 0 0 9 h m 2 ,常年锄草果园3 7 5 5 .7 8 h m 2 ,据统计由水力造成的土壤侵蚀模数7 2 ~2 5 3 .8 t /( k i n 2 .a ) 二是森林过量采伐,成林少、中幼林多,阔叶林少、针叶林多,水源涵养林少、用材林多,水源涵养能力差将乐林地1 9 .5 6 万h m 2 ,有林地区性1 8 .8 8 万h m 2 ,森林覆盖率8 4 .5 %,其中中幼林占5 4 .4 9 6 %,阔叶林占领3 0 .1 %,针叶林占5 2 .0 9 4 %,防护林占据2 0 .0 1 %,用材林占5 9 .4 9 7 %。
三是开山采石等造成水土流失,以公路、电站、开矿采石、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开发建设水土流失严重,这些建设项目甚至向溪河倾倒土石目前流域内水土流失面积1 .0 6 7 5 万h m 2 按水土流失强度划分:轻度流失7 0 7 6 h m 2 ,占6 6 .2 9 %;中度流失2 3 7 8 h m 2 ,占2 2 .2 8 %;强度流失1 2 2 l h m 2 ,占1 1 .4 3 %按各地类划分:林业用地水土流失面积7 0 7 6 h m 2 ,占6 6 .2 9 %;茶果园等经济作物流失面积1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