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2.15KB
约3页
文档ID:409235850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_第1页
1/3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43 年,洪秀全为了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撷取原始基督教教义中反映下层民众要求的 平等思想和某些宗教仪式,从农民斗争的需要出发,加以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随后,他 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利用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群众1851 年 1 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 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 省1853年 3 月, 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2.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许 多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它确立 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 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天 朝田亩制度》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 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 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它所描绘的理想 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 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1859 年,干王洪仁总理朝政不久,即 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 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订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 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 人"宜令作工以受其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 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封建 迷信和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 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严禁鸦片入口,强调外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洪秀全看到后,几乎逐条加以批示,对 其中绝大部分条款都表示赞同,并下令镌刻颁行但是,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 物,也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3. 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太平天国起义者们想要建立一个以"天王"为首的农民政权但是,在以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的分散的小生产的基础上,虽然可以建立暂时的劳动者的政权,但它最终还是会向封 建专制政权演变的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 明显地暴露出来,终于在1856 年9 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韦昌辉先 后被杀,石达开出走败亡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 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64 年 6 月,洪秀全病故7 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起义失 败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 时 14 载,转战 18 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 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有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北方有捻军起义;西 南、西北有各族人民起义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坚持斗争达4 年之久这些斗争加 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其二,太平天国是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 《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 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 寻求出路的一种新努力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其三,太平天国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掉孔庙,砸 碎孔丘牌位太平天国还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这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其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 严禁鸦片贸易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 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使侵略者"呼救无人"," 梦魂屡惊",给了他们应得的教训。

其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在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 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 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 洲的统治2.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其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 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 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 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其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教义毕竟不是科学的思想理 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斗争,而且给起义农民的事业带来了危害其三,太平天国也未能全面地对待儒学他们把儒家经书笼统地斥之为"妖书",而对《四书》、《五经》的删改,却只是删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反而把儒学中强调的封建等级思想和纲 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其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承认不平等条约但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 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 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 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 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