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教材

我**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7.55KB
约41页
文档ID:11318334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教材_第1页
1/4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参考资料 塔塞尔饭店(霍塔) 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教堂(高迪)高背椅子(马金托什) 方格花篮(霍夫曼)装饰艺术运动:帝国大厦 坦克表(卡地亚) 大西洋船舶公司海报 杜博尼西酒广告海报包豪斯:包豪斯的骚校舍(格罗皮乌斯) 包豪斯校徽(施莱末) 瓦西里椅(布鲁尔) 巴塞罗那椅(密斯凡德罗)流线型风格:克的艾冰箱(罗帷) 宾夕法尼亚铁路机车(罗帷) 厄尔为通用公司设计德汽车 未来双层巴士和流线型海轮(盖茨)战后德国:白雪公主之匣(古格洛特,拉姆斯) 博朗公司的一系列产品 青蛙公司的电子产品(艾斯林格)战后美国:凯迪拉克飞船造型汽车(厄尔) 汽车尾鳍(厄尔) 贝尔公司的(德雷福斯) 尼康相机(提鬲) 胶合板椅子(依母思) 郁金香椅(沙里宁) 西格拉姆大厦(密斯)战后芬兰:PH等-韩宁森 甘蓝叶花瓶-阿尔托 曲木凳-阿尔托战后意大利:金星摩托车 情人节打字机(索特萨斯) super legara椅子(G.庞地) 麦骑摩托(乔治阿罗)【框架】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 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2) 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重点)(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 (重点)(3)美国设计的兴起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1)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2) 美国工业设计(3) 日本工业设计【设计风格大事年】〖设计萌芽以前〗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16世纪 "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17世纪 "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 "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 19世纪初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1890-1905 新艺术运动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1925-1939 装饰艺术派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1975-至今 当代风格【知识点】分值分布:一、手工艺设计时代 10%重点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瓷器、家具设计、外国巴洛克、洛可可设计的特点二、近代设计史    30% 重点是18世纪的设计风格,新古典、浪漫主义、折中主义了解设计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70年代美国设计界兴起的设计流派“芝加哥学派”三、现代设计史     60% 新艺术运动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表现,以及各个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设计风格、设计思想一 手工艺设计时代:※中国古代青铜器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起先人们炼出来的是纯铜,后来用铜和锡制成合金青铜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熔铸法的发明,使人们可以随意制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铜器,并体现出青铜材料的特点。

到了战国时期,失蜡法出现,这是我国古代金属铸造工艺的一项伟大发明,并至今仍为精密铸造法的一种方式商、周时代的铜器多为礼器,形制精美,花纹繁密而厚重,多用细密的花纹为底,衬托高浮雕的主要纹饰最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雷纹、饕餮纹、蝉纹、圆圈纹等战国时,素器开始流行,到了汉代,铜器已向生活日用器皿方面发展,并取得了较高成就战国时已有铜灯,到汉代铜灯制作达到鼎盛,其中虹管灯(称为釭)的设计水平极高※瓷器中国是瓷的故乡,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的瓷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宋瓷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在造型和装饰上多采用自然的题材此外,陶瓷的画花工艺将陶瓷艺术与国画艺术结合起来,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不仅对明清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欧洲的陶瓷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宋代陶瓷工艺还利用釉在烧制过程中的“窑变”现象所产生的不规则色彩和裂纹作瓷器的自然装饰,而不附加任何别的装饰,显得朴素大方,很具特色宋瓷在设计上的另一特点是印花工艺的广泛应用印花工艺,可以批量生产图案完全一致的产品,并提高了生产效率到了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尤以江西景德镇宣德青花瓷最为出色青花瓷器从17世纪初大批运销海外,因此在欧洲出现了许多仿中国青花瓷的瓷器。

同时,为适应外贸的需要,中国的瓷器中也出现了一些西洋绘画装饰,这是中西方在设计史上的一次重要交流 ※家具设计明代家具大致有以下几大类: ① 椅凳类,有官帽椅、灯挂椅、圈椅、方凳等; ② 几案类; ③ 床榻类; ④ 台架类; ⑤ 屏座类 主要的特色:① 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② 充分体现木材的自然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 ③ 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 明代家具十分讲究节点设计,多用榫而少用或不用钉和胶明代家具的“攒边”技法颇具特色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1)园林建筑兴起;(2)木材丰富;(3)木工具的发展 艺术特色: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四方面的重要因素:(1)注意意匠美;(2)注意材料美;(3)注意结构美;(4)注意工艺美※巴洛克设计 兴起于16-17世纪交替时期的意大利,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柔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上,常常采用断裂山花或者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局部完整;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爱用双柱,甚至以三棵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家具上,巴洛克式家具强调家具本身的整体性和流动性,追求大的和谐韵律效果,舒适性也较强但是,巴洛克式的浮华和非理性的特点一直受到非议 ※洛可可设计  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 从发展根源上说,洛可可式风格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延续,同时也是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严重浸染的结果由于巴洛克式风格和洛可可式风格中过度的修饰而使其逐渐沦入虚饰主义的泥坑到了路易十五时代,这种追求形式完美的装饰观念已经是登峰造极,不可能再出现什么新花样尔后,欧洲和美洲的设计风格都只好一再重复历代设计的旧调,从而进入了一个由历史式样走向近代工业设计的混乱的过渡时期二 近代设计史※新古典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 新古典风格也体现在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在设计上也有一定的反映浪漫主义始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一开始就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它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浪漫主义在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的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浪漫主义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由于浪漫主义反对工业化生产,也就无法解决工业条件下的设计问题,并且对后来反对机械化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了解设计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19世纪下半叶,正当美国大批量地生产机械产品,并在后来开始生产家用电器和办公机器的时候,欧洲依然热衷于更加传统的“艺术”工业产品。

尽管这些工业部门在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期已不同程度地实现了组织化和机械化,但欧美之间对于机器生产和设计的态度是很不相同的,从而导致了设计改革的浪潮,其目的是力图重新建立起先前的趣味标准,以矫正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市场扩大所带来的“破坏效应”    促成设计改革运动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出于对粗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反感; 二是设计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风格上的混乱在手工艺设计阶段,手工艺人们用高超的技艺创造了众多精美绝伦的作品,这使得人们总是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去看待过去的时代及其作品工业革命后,商业化的生产借鉴并改造了过去的形式和价值观,以使产品能为更多的人所购买但由于设计、制造工艺以及材料等诸多原因,这些批量生产的制品的质量难以与手工制品相媲美,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对比一方面为一些人抨击机制产品提供了口实,另一方面又成了工业发展的障碍,使制造商感受到了一种对于机制产品的挑战随着劳动分工和商业化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个人关系瓦解了,生产者本身也与最终产品分离开了这种供求关系的脱节,导致了机制产品质量标准的崩溃,从而使一些有识之士投身于反抗二流机制产品的运动之中。

    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19世纪依然是装饰的时代制造商们并没有意识到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到设计之中,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样一个信条,即艺术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来并应用到工业上的东西制造商们在追求新奇中总是从过去程式化的设计中抄袭,其结果就是由于不加区别地运用装饰而产生的风格与功能之间的巨大鸿沟这种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带来的混乱,反而成了设计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工艺美术运动 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本质上来说,它是通过艺术和设计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艺为主导的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