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颈部淋巴结肿大576例临床分析作者:孙克敏单位:内蒙赤峰,赤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摘要】目的准确判定淋巴结肿大病变性质方法冋顾性分析成年人颈部淋巴结肿大576 例病理检验报告结果淋巴结炎302例;反应性增生93例;淋巴结核67例;恶性病变114 例,其中恶性淋巴瘤37例,淋巴结转移癌77例结论恶性病变占19.8%关键词】淋巴结淋巴瘤转移癌众所周知,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止 常人体浅衣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无粘连,亦无压痛颈部 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各科曲见的病症,也是病理科最帘检查、诊断的病变本文冋顾性分析本 院自2000年5月〜2007年6月,主因颈部淋巴结肿大的门诊与住院成年病人576例,其中 男396例,女180例;最小18岁,最大83岁,中位年龄55.5岁;病史最短2周,最长37 个月临床诊断均有病理检验结果为依据1年龄分布见表1 □表1年龄分布2病种与年龄分布及分析2.1病种与年龄分布见表22.2分析 淋巴结炎症以青年人为主,占62.5%;结核病集中于18〜35岁年龄纽,占65.3% 56〜60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例数増加,与该年龄组恐惧淋巴结肿大,就诊率高有关、淋巴 结转移癌较集中56〜83岁年龄纽.,占88.2%,进一步印证恶性肿瘤发病流行病学规律。
至 于61〜83岁少于其低年龄组,分析主要原因是権患恶性肿痫,未生存到80岁就已离世表 2病种与年龄分布3肿大淋巴结性状分析临床实践证明,肿大淋巴结性状有较典型规律性据此,我们借助肝脏触诊标准[1],把 肿大淋巴结按其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融合、有无他痛分为I、II、III型I型:直径 ≤1.0cm,质地软如口唇,活动良好,无融合,多有触痛II型:直径≥2.0cm,质地硬 如鼻尖,可以活动,部分融合,有触痛,但轻微III型:直径>2.0cm,质地硬如额部, 活动差,部分融合成团块,多无触痛淋巴结肿大类型与病变相关性见表34病程分析淋巴结炎与反应性増生多慢性咽炎、鼻窦炎、齿龈炎等慢性疾病并存,且为淋巴结肿大之 原因,淋巴结肿大可持续5年以上但不应掩盖、忽视伴发其他病变恶性淋巴瘤淋巴结肿 大吋间、性状随治疗情况而多变5淋巴结转移癌分析见农4表3淋巴结肿大类型与病变相关性衣4淋巴结转移病例说明:胃癌中有9例为术前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术前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其余为术后1.5〜2年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1例鼻咽癌有7例首先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张晓鹏等[2]分析贲门癌淋巴结转移,采用Youden指数法,直径12mm为判断淋巴结转 移的最佳切割点,本组病例显示吻合。
6讨论成年人淋巴结肿大性状与病变相关性有明显规律性,I型以炎性病变为主,占98%; I、11型多为良性病变,占80.2%;淋巴结反应性増生应引起临床重视,据其性状不易与恶性病 变相区别,多以II型肿大为主,必须进行病理检验III型肿大几乎全部为恶性病变,占87.6%o 年龄分布多在45岁以上0岁以上病人,更应该考虑恶性病变无论有无原发病灶,首先 考虑恶性病变转移当然,这已是临床常识参考文献】1陈文彬.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I59.2张晓鹏,崔晓燕,牌垒,等.贲 门淋巴结转移相关影像学因索的CT诊断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X)7, 27 (1): 67-71.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