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二上学期物理声学测试题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23.08KB
约13页
文档ID:469563590
初二上学期物理声学测试题_第1页
1/13

初二上学期第二章物理声学测试题1.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对的的是A. 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    B. 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似C. 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似 D. 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2.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对的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似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大3.图示为国内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有关唢呐,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重要变化声音的音调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重要变化声音的响度C.唢呐前端的喇叭重要变化声音的音色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4.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的波形图如图.若把频率为 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立的示波器,其波形图也许是图中的(  )A. B. C.D.5.如图所示,8个相似的水瓶中灌人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她们,可以发出“1、2、3、4、5、6、7、i”的声音来.这些声音产生的因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分别是( )A.水振动,水的高度B.水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C.瓶和瓶内水的振动,水的高度D.瓶内空气振动,瓶内的高度空气柱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发明了无数的诗歌辞赋,下面是某位同窗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对的的是( )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性“响度”②“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③“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7.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中对的的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重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 中考期间学校周边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削弱噪声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阐明超声波具有能量8.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有关。

如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对的的是(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闻其声而知其人”重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削弱噪音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阐明声波具有能量9.如下图所示的实验,通过听声音的变化,可以达到“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这个目的的一项是11.如图a所示,伍实同窗用示波器(一种可以观测振动波形的仪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她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拨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她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她同步观测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她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完毕上述实验时应保持钢锯条的长度__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12.如图a、b是两音叉的发声特点.其中音调高的是 ,c、d是同一音叉两次的发声特点,其中    的响度大.13.根据图中发声体的振动图像,写出相应的变化状况14.百米赛跑中,若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她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真实时间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通过计算发现相差_________s.(V声=340m/s)15.在班上的一次元旦晚会上,男生小平放声高唱一首歌,女生小丽为她轻声伴唱,她们是靠声带的____________产生声音的,由于她们的声带不同,因此她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我们还懂得__________(小平、小丽)的响度大,而__________(小平、小丽)的音调高。

16.一辆火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驶向一座高山,在山前某处鸣笛,火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则司机鸣笛时距离上有多远?1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窗看到闪电3s后听到了雷声.(1)请你帮她估算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m/s计算).【规定:①写出公式;②有必要的文字阐明;③代数据要代单位.】(2)事实上,闪电和雷声是同步产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请你运用速度公式分析阐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因素.18.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30m/s,运用声纳可以测量海水的深度,由声纳的发射器从海面向海底发出超声波,测出从发出超声波到接受到超声波共用的时间为6 s,则海水有多深?19.汽车距离峭壁400米,当它鸣笛后继续向前匀速行驶,通过2秒后,听到回声,求该汽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大?(4分)20.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高山,汽车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此时汽车距离高山有多远?(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L=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时间△t=1.87s,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332m/s,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22.一种猎人在一山沟中开枪射击,2秒后听到一次回声,又通过1秒听到第二次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山沟两壁相距多远?猎人所在的位置距离两壁分别有多远?23.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只能依托声呐进行探测,因此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可以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的,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受,根据声信号来回时间可以拟定目的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遇到的目的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阐明目的正向潜艇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阐明目的远离.请回答如下问题:(1)人耳可以听到声呐发射的声波的频率范畴是    kHz到  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受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3)由上述材料可以分析,当火车鸣着笛驶向我们时,我们听到的笛声的音调会     (选填“变高”或“变低”).(4)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理由是: .(5)小亮在关注大海中的潜艇时还发现海水不容易结冰,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亮同窗用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质量均为lkg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似加热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图二的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相应曲线①、淡盐冰相应曲线②、浓盐冰相应曲线③)a、由②号图象可知,淡盐冰在10min时开始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b、分析三条曲线我们可知下雪天在路面撒盐是为了  (选填“升高”或“减少”)水的凝固点.24.(3分)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会“拐弯”的声音声音不仅会“爬行”,并且会“拐弯”。

1923年,荷兰的一种火药库发生了大爆炸,据调查,在100千米的范畴内,人们清晰地听到了爆炸声,在100千米到160千米的地区内,人们却什么没有听到,令人奇怪的是,在1300千米的地方的人们却又清晰地听到了爆炸声这真是件有趣而又奇怪的事!声音怎么会拐弯绕过中间地带呢?本来声音有个“怪脾气”:它在温度均匀的空气里是笔直地走的;一旦遇到空气的温度有高有低时,它就尽挑温度低得地方走,于是声音就拐弯了如果某个地区接近地面的温度变化得厉害,这儿高那儿低,那么声音拐到高空后又会往下,这样就会导致某些奇怪的现象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虽然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种重要因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102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3)自从无锡高速火车通行后,每天不同步刻均有火车通过离我们家或学校不太远的地方,你注意过吗?夜晚和上午听到火车的汽笛声很清晰,一到白天就不太清晰了,有时甚至听不见,请根据上面的知识你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3月8日发生的“马航失联事件”举世瞩目,飞机上的黑匣子也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1)黑匣子应采用抗压能力强,熔点  的特殊材料制成.为了容易发现黑匣子,黑匣子的颜色应设计成    .(选填“黑色”或“橙红色“)(2)黑匣子发出频率为3.75×104Hz的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小于它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此波应当为      (填“电磁波”或“超声波”),它在1s时间里振动   次.(3)体积为0.01m3的黑匣子落在海水下4000m深处,则它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受到的浮力为   N,将它打捞到海面的过程中浮力做功为   J.(海水深度为1.03×103kg/m3)参照答案1.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似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似,因此音调相似.故A错误;ﻫ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似,阐明振幅相似,则两者的响度相似,故B对的;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ﻫ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ﻫ故选B.2.A【解析】试题分析:比较两图的波形可以发现,在相似的时间内甲振动次数比乙振动次数多,故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A说法对的;而音调的高下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单位时间内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即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高,B说法错误;单位时间内甲乙振动次数甲多于乙,故甲乙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C说法错误;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图中甲的振动幅度不不小于乙的振动幅度,即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小,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

考点: 音调,响度3.D【解析】试题分析:用不同的力度吹奏,重要变化声音的响度,故A错;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重要变化声音的音调,故B错;唢呐前端的喇叭重要变化声音的响度的,故C错;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故D对的;应选D考点定位】声音的要素4.D【解析】试题分析:频率是物体1s振动的次数,把另一种频率为256Hz的声波信号输入同一设立的示波器,可知频率变小,据此分析.解:一方面明确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的声音和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波形是相似的,256Hz不不小于512Hz,由图可知,A图波形不同,B图频率较大,C图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