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火鞋与风鞋》有感《火鞋与风鞋》是德国的乌尔苏娜.韦尔芙而的著作,文章的主人公小迪姆认为自己是个最不幸的孩子,因为他长得又黑又胖又矮,经常遭到伙伴和同学们的嘲笑,所以他很苦恼又一次,他非常沮丧地跟当鞋匠的父母说起自己的烦恼,他的爸爸妈妈给他做了一双新鞋子作为安慰他的生日礼物,他给这双鞋取名叫“火鞋,爸爸的鞋子叫“风鞋” 暑假来临时,这父子俩穿上“火鞋”和“风鞋” ,背上背着背囊走进大山,爸爸一路上给别人修补鞋子,迪姆跟当地的小朋友玩乐,爸爸一路上给他讲了好多的故事要过小桥了,迪姆没有勇气,可是他的爸爸是乌鸦爸爸(身子和心一样黑) ,不管他就走得老远只有靠自己了,虽然掉进了小溪,不过爸爸又讲了个《老鱼》的故事,故事结尾还说到老鱼被一个胖胖的小男孩吓死了,迪姆又乐了接下来是黑暗了迪姆有点怕,爸爸告诉他:只有在极端孤独、极其悲伤的情况下,才可以说“黑暗” 但是我们并不孤单,有亲人陪伴,有漂亮的星星眨眼,有上帝关心……迪姆听爸爸讲星座,还听着《星星兔》入了梦乡,他看到那个怯懦的兔子了,有了保护自己的方法,也找到了躲藏自己的洞穴温暖而安宁的感觉,我仿佛也看到了那璀璨星光下的迪姆流浪的日子不一定都是快乐,痛苦的回忆又重现了:迪姆一个人出去,又被许多孩子嘲笑,他轻声地骂着,边跑回爸爸身边。
爸爸明白后告诉他,世界上只有一个迪姆可是迪姆听不进去,他想减肥,于是爸爸给他讲《伤心的小黑羊》 ,在白羊群里,他是灰塌塌的,但是当他委屈地去找上帝时,却因得到了称赞而非常幸福,于是它自豪地回去,友好地对待别人,那些羊终于习惯了自己的黑兄弟迪姆领悟到了这些,鼓起勇气又来到了孩子中,他的友好打动了人,于是到他离开时,已经高兴地接受“流浪肥肉丸”的新绰号,还玩胖瘦的颠倒文字游戏这个时候,思乡病又在他们心头了,像老大老大的蠕虫,因为他们收到了妈妈的包裹,只有把那妈妈缝制的毛绒帽戴在头上,爸爸把妈妈买的雪茄含在口里,才能好受些迪姆说:“我好想……”他有很多想法,爸爸又说起了《我要……我有……我能……男孩》的故事他的愿望都能实现,可是反而觉得无聊,有一天他要长胡子,却变不回去了,原来他只能要,不能不要慢慢地他学会了要得小心翼翼,但到最后他越来越不满足,因为他还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迪姆听完,很多想法都没了,他只要一根香肠了 当迪姆生气时,爸爸给他讲《爱生气的女人》 ,说她因生气而鼻子变长,迪姆笑了,他和爸爸吹着鼻子上的雨滴,还获胜了呢!行路中,迪姆希望能找到宝藏,以便给妈妈买礼物,爸爸又讲了《交了好运的小猪》 。
玫瑰色的小猪希望自己成为幸运猪——找到宝藏,等到真的实现了,他把财宝吞进了肚子,可这时才发现财富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于是他全吐了出来,又做回了平常的猪迪姆想通了,可玩游戏时却掉进了大洞,爸爸把他拉出来,扛在肩上,说:“风鞋强盗在地窖里找到宝藏喽,把它送给妈妈喽!”又是懒洋洋的一天,爸爸和儿子躺在草地上,在小溪里玩水大叫,然后享受美食,最后仰面躺着看云彩这时迪姆一个人去玩,渐渐走进了森林,可天暗下来,他却找不到回去的路,此时的他多么无助和后悔,恐惧到极点,可又奇迹般回到了草地这段心路历程让他编成了故事 (孩子也会用故事告诉大人自己的想法了,真的很欣喜 )爸爸听完,说:等他长大时,会一个人远走高飞,不会再害怕,也会选正确的路,只是现在还得留在父母身边迪姆庆幸自己把一切告诉了爸爸,获得了爸爸的理解,也明白了更多的道理终于回家了,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很熟悉,一切又是那么陌生,因为心有了变化迪姆不再为自己要这要那,他懂得:不该要的再不去要了,这就是那个故事最好的结局吧!心满意足,迪姆甜甜地睡去,我也激动地合上了书……一、给孩子一种氛围同一般的旅游记不同,读这本书,总是觉得很温馨不管是出发前全家在市内行军唱歌的画面,还是告别时妈妈的絮絮叨叨,路程中两人自然的思乡情绪,还有迪姆碰见难题时爸爸看似无心其实耐心的语言,当然还有那一个个随意但贴切的故事,每一个都入了迪姆的心,让他正视自己,面对困难多了坚强和坦然,而最后的画面,是他给爸爸的故事接了那么有味道的结尾,相信从这个夜晚开始,小家会更温馨,因为儿子越来越让父母感到称心如意了。
对烦恼的理解,对心灵的呵护,对成长的宽容……温情暖心,孩子在其中感受着浓浓的爱,而读的人,比如我,觉得真美好!暖暖的静静的美好!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有烦恼吧,如果没有解决好,会影响一生 《窗外的小豆豆》有小林老师和妈妈, 《特别的萨哈拉》有波迪小姐和妈妈, 《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汉修先生和妈妈, 《火鞋与风鞋》终于有会讲故事的爸爸一同前行,妈妈的温柔似乎轻了很多看着这些孩子的成长,在思考——我们该给孩子什么呢? 不仅是知识吧?如今高智商高知识的人犯罪太多,只是一些危险品;不仅是物质吧?物欲带来的是更多的不满足,更多的穷奢极欲……我想,应该是信任,是鼓励,是理解,是家庭的和睦,是真心的关注,是适时的点拨,是书本和现实结合的一种氛围二、给孩子一种磨砺看外国文学时,从荷马史诗开始,很多作品都是在家外的游历,不管是被迫的还是自发的,那时就觉得与中国文学中孤芳自赏有很大的差别在很多故事中,很多人物在家闭塞的环境中,痛苦地活着,而一旦出门,随着经历的事情增多,总会带来不同的长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门里门外,墙内墙外,风景不同,心灵也如此不一样不禁想起了三毛,想起了钱钟书,想起了梅里美,还有马尔克斯,曾经让心也震荡过的人,他们也在突破自己呢,不愿平庸,不愿苍白,于是在寻找着……其实准确的说,迪姆父子的外出不能成为流浪,只有没有家园的犹太人是在世界流浪,而迪姆父子有善良热情的妈妈牵挂,温暖的家永远点着灯烧着火炉,等他们风尘仆仆地归来,所以他们的心是暖的。
一路上,迪姆让自己勇敢地面对凶悍的母牛,硬着头皮面对危险的小桥,安宁地面对自然的黑暗,友好地面对刺耳的嘲笑,学会了要与不要的取舍,明白了生气的害处,第一次孤立地在大森林中做着决定,还学会了用心编故事回家时,他有满满的收获在心中这一个来回,他走得辛苦但是快乐更多,真是游历出智慧啊!其实不管是孩子还是自己,每当出游时,不也是这样吗?忽然想到童年时,也曾拉着爸爸大手,或者不拉手,跟着他的大脚,也一起走过山,涉过水每当这样的时光到来,总是让小小的心充满了愉悦,不过没有迪姆爸爸那么多抚慰心灵的故事,可是仍旧觉得很幸运长大后,不管是用脚还是用眼睛,又看了许多感受了许多,关注世界的同时,也关注了自己所以,尽管羡慕,还是不当迪姆了,别的孩子呢?也希望你们很幸运,能通过各种方式让心灵有磨砺的机会,打开心门,明白自己,也了解世界,坦荡地自信地面对人生!梁艳萍2014 年 5 月 25 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