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 (2--3) 第二章:现场平面布置--------------------------------- (3--8) 第三章:施工方案------------------------------------- (8--28) 第四章:施工组织及施工进度计划----------------------- (28—32)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32—35) 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36—36) 第七章:施工部署------------------------------------- (37—37) 第八章:施工技术措施--------------------------------- (37—40) 第九章:机械配备情况--------------------------------- (40—41) 第十章:安全施工措施--------------------------------- (41—44)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 (44—46) 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46—47) 第十三章:地下管线及地下地上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47—49) 第十四章:新工艺、新技术的可行性及合理化建议--------- (49—50) 第十五章:交付峻工后的回访--------------------------- (50—50)后附有关表格1、施工进度横道图 2、工程现场平面图3、安全设施投入表4、劳动力计划表5、机械设备使用表 6、仪器设备表7、临时用地表第一章 工程概况1、工程建设规模该工程主要项目广联达实验楼建筑工程,总面积153.536㎡。
2、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 2012 年 7月 1日开工,2012 年12月 31日交付使用定额工期180天,有效天数 180天3、工程施工计划投入劳动力见附表4、工程施工方案砼厕所采用商品混凝土(包括泵送),其余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钢筋采用现场机械加工制作,人工绑扎;广场及自行车道采用组合钢模板和木模板,厕所采用竹胶板顶部配置早拆点,以缩短工期;主体结构采用封闭式单排脚手架5、建筑概况施工场地宽阔实验楼结构为框架结构,基础类型独立基础,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屋面防水等级三级,建筑结构合理使用年限50年第二章 现场平面布置本工程现场平面布置祥见《施工现场平面图》 2.1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施工现场有限,现场只搭建部分生活性临设和生产性设施1、生活性设施:在现场围墙搭设活动房、办公室、会议室和职工宿舍用房、食堂、厨房、卫生间等生活性设施2、生产性设施:现场主要搭建配电室、试块养护室、材料库房等,卷扬机、钢筋机械、木工机械位置合理搭设作业棚,现场材料设施料就近堆放,达到最优场点位置钢筋堆放及各加工棚地面做半硬化处理,施工道路、材料堆放地面做硬化处理。
2.2 施工用电施工现场的电力供应问题是保证安全生产,正常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必须合理供电、安全用电1、施工动力用电容量(1)电焊机: P2=45.0×2+21.0×2+100=232KVA(2)照明用电按动力容量的 10%计算(3)总用电量P=1.1×(K1∑P 1/ cosφ+ K2 P 2+ K3 P 3) =1.1×(0.5×174/0.75+0.6×232+1.0×40.6) =325.38KVA施工现场需供电容量350KVA,建设单位提供的最大供电容量为100KVA,满足不了施工需要,为了保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我们准备了250KVA的发电机组做为解决电力不足之用,同时在使用动力机械的工序安排上尽量避免或叉开用电高峰期施工动力用电需三相380伏电源,照明需单相220伏电源高压额定线电压10千伏,低压额定线电压为0.4千伏,作接使用2、临时用电线路及走向工地施工、生活用电按动力和照明两个系统分别设置,零线保护采用TN-S系统用电线路的选择及配电箱的布置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引人现场配电室施工现场动力用电均采用埋地电缆,生活性设施用电采用架空线沿墙敷设,钢筋加工棚、木工棚、搅拌站旁塔吊附近各设一个配电箱,楼内每两层设一配电箱,配电箱均要求使用铁质箱盒。
3、线路的敷设(1)埋地电缆:埋地电缆的敷设深度应不少于0.6m,并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纱,然后覆盖砖等硬质保护层埋地电缆穿越道路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以及引出地面从2.0m高至底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管埋地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 专用配电箱内,配电箱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2)架空电缆:进入楼内的电缆,其重要敷设的位置应放在楼梯间的空挡,固定点以每层楼高度不少于一处为限电缆水平敷设时,宜沿墙或门口固定,其最大弧垂点距地不得小于1.8m,电缆应用绝缘子固定,绑扎电缆须用绝缘线 电缆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应用绝缘物包扎,不得承受外力3)室内配线:室内照明配线应用瓷瓶瓷夹敷设,配线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2.5m,其室外端应采用绝缘子固定,并采用防雨措施4、配电箱的结构型式施工现场的开关设备主要体现于由各种开关、电器组合而成的配电箱,开关箱等,并成为整个临时用电系统的枢纽,为了确保临时用电安全、配电箱和开关箱必须在技术上采用合理的组成结构型式施工现场配电箱的结构型式应和临时用电工程配电箱线路的结构型式相适应,在保护方面可采用TN-S系统,在配电箱中必须装漏电保护器。
1)配电导线截面的选择根据现场临时设施和照明等的需要,配电线路分为四路,一路供塔吊及施工区照明,一路供砼搅拌站,一路供生活照明,在现场配电室的总配电盘上分别由总闸刀进行控制A、由配电室至塔吊的导线截面选择此路线主要供塔吊(4.2KW)及施工照明(30KW)的施工用电该路的工作电流为:I线=K×∑P/√3×V线×COSф =0.6×(42+30)×1000/√3×380×0.75 =87.5A查表7-62选用40mm2的BX型铜芯橡皮电缆线B、由配电室至砼搅拌站的导线截面选择此路线主要供塔吊(42KW)及施工区照明(3.0KW)的施工用电该路的工作电流为:I线=K×∑P/√3×V线×COSф =0.6×(15+12+55)×1000/√3×380×0.75 =100A查表7-62选用50mm2的BX型铜芯橡皮电缆线C、由配电室至钢筋加工棚、木工棚的导线截面选择此路线主要供对焊机(100KV)钢筋加工及木工机械的施工用电,该路的工作电流为:I线=K×∑P/√3×V线×COSф =0.6×(100+30)×1000/√3×380×0.75 =158A查表7-62选用50mm2的BX型铜芯橡皮电缆线D、照明导线截面室内照明线路所带负荷的功率均不超过50KW,且线路不长 ,线路的电压降也不是主要矛盾,因此按照导线的允许电流选择 10mm2的铝芯橡皮线,采用BLX型(4×10)(2)安全技术要求及措施施工用电除用电焊机外,所有用电设备必须通过漏电保护器,严格按照一机一闸一 保护的要求。
施工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总箱、分配箱必须有重要接地配电室必须符合“四防一通”的要求直埋电缆及架空线路,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指定的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敷设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电气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3 施工用水因生活区设在场外,故现场只考虑施工用水量Q1=K1∑Q1N1 K2/8×3600=1.15×1.5×(320×350+2×600)/8×3600=6.78L/S未预计的施工用水系数K1取1.15,用水不均衡系数K2取1.5每班计划完成的工程量按砼产量计;输送泵320M3/台班搅拌机两台,冲洗搅拌机用水量600L/ M3,输送泵用水量350 L/ M3施工现场消防用水量Q1=10L/S(25ha以内,一次火灾用水量)管径计算一般现场施工用水量Q1<消防用水量Q2,故按消防用水量计算供水管径:D=√4Q/T1×V×1000=√4×10/3.14×1.5×1000=0.092m 水管内的流速V取1.5公尺/秒 取D=100mm本工程施工用水干管为Φ100mm铸铁管,支管为Φ40mm给水 钢管可满足要求凡地面固定的水龙头处均做暗排水沟砼搅拌机旁设储水桶以解决高峰用水期供水量不足的问题。
2.4 施工道路及排水施工道路按平面图布置施工,新设道路要求,公路压实上做100mm砼路面,路宽3~5m沿路边上设置排水明沟,沟上口封盖铸铁蓖子,明沟遇道路时改为暗排水沟根据出水口的位置做好排水坡向,一般不小于2/1000,搅拌站旁,排水沟末端设沉淀池雨水、废水经沉淀池后排入院内下水管网2.5 工地消防按照施工现场防火规定,重点防水区域(配电室、外脚手架、材料库房、电焊作业点、职工宿舍和食堂)主要配置干火灭火器禁火区域主要有:木工棚、木料库等各区域在重要位置设置警示牌第三章 施工方案3.1施工测量关键要控制轴线和柱距尺寸及建筑物的标高其主要方法如下:1. 平面控制:首先应根据建筑物的定位坐标和建筑物平面形状分别测设出不少于三条相互垂直的中心控制轴线,本工程纵向以1轴,横向以A轴中心控制轴线,并将其延伸外放在基坑四周,设轴线控制桩,建立主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桩应引至不受施工影响处,以便妥善保护轴线控制桩需经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单位认可后长期保存在地下施工阶级,将轴线桩引至坑边,直接用经纬仪上下放线,先将主轴线投测在垫层上,然后用钢尺、经纬仪放出建筑物的其它轴线及结构内外边线,建筑物出地面后,将轴线投测在结构柱侧面,用经纬仪上引并校正。
2. 高程传递利用基坑壁上给定标桩控制标高,结构一层柱施工完后,将轴线投测到结构侧面,用油漆做标记,做为向上引测、放线的依据 竖向控制采用“外控法”用经纬仪进行轴线的竖向投测,同时采用“吊线坠”的办法,控制结构的垂直度 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其精确度要求为:层间竖向投测偏差不应超过3mm,全高竖向投测偏差不应超过20mm二层以上控制也可采用“内控法”,内控法采用激光铅直仪,控制点的建立是在二层楼面上预埋200*200mm的钢板,并在其上用油漆栋出控制点的十字线,并设钢筋加盖保护控制点的连线组成矩形控制网,作为上部施工全过程竖向控制和施工放线的依据以上各楼面砼浇筑时,在对应于下层控制点位置处均预留200*200mm线传递孔,并在四周砌筑高50mm的阻水圈采用激光铅直仪利用矩形控制网在楼板上的预留洞,作垂直测量,同时采用经纬度仪进行垂直度复测,模板垂直度用线坠测量3. 标高控制结构做出地面后,应在底层柱子上测设+50cm,此线作为以上向上传递高程的基准确性线,向上的高程传递用钢尺沿柱向上直测量,并在施工上用水准仪复测传递上来的标高,在实际施工中要对50cm线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