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场“蛇吞象”的战争一、背景介绍1・1事件回顾北京时间2010年3月28日,瑞典哥德堡,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福特汽 车公司首席财务官Lewis Boo th签署了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以18亿美元成 功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包括了 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400 多个全球网络,人才和品牌以及重要的供应商体系吉利并购沃尔沃这段酝酿已 久的“跨国联姻”终于尘埃落定(李良成,2011)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8月 2日中午在伦敦进行,吉利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业务单元的收购1.2并购双方简介1.2.1中国吉利(并购方)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成立于1997年,自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 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1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43.2万辆, 同比增长4%,当年实现销售总收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约4%,实现净利润15.4 亿元,同比增长约13%(李良成,201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行业十强地 位1.2.2瑞典沃尔沃(被并购方)简介沃尔沃成立于1927年,是瑞典最大的工业企业集团,北欧最大的汽车企业, 也是世界20大汽车公司之一。
截至2009年6月底,共拥有21000名员工,在全 世界拥有近2500家销售网点自1927年4月14日第一辆沃尔沃汽车“雅各布 ov4”出厂以来,“沃尔沃"这个品牌已享誉全球八十余载,其品牌汽车是目前世 界上最安全的汽车,是汽车安全的代名词[1自始至终,品质、安全和环保都是 沃尔沃所恪守的三大核心价值,其中安全是沃尔沃强调最多的,也是沃尔沃对每 一个消费者永恒的承诺二' 收购过程2.1并购过程瑞典当地时间2010年3月2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与福特汽 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获得质量和性能享誉全球的沃尔沃轿车 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莫苗苗,2012)除了股权收购,协议还涉及了沃 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等方面 达成的重要条款最近几年,吉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国际化运作,在资本运营方面取得了一定 经验在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的国际化战略已开始实施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年,提出“让吉利汽车走遍世界”的远景 第二阶段:2006年,与英国锰铜控股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生产英国经典出租车, 由此开始了国际化历程。
第三阶段:对产业链实行纵向一体化策略,2009年主 动并购全球第二大变速器生产企业——澳大利亚DSI第四阶段:2010年,吉利 通过成功收购沃尔沃百分之百的股权,获得了高端的沃尔沃品牌、优秀的研发团 队等资源(莫苗苗,2012)2008年3月12日,吉利按照国际惯例向福特提交第一轮标书4月份,吉 利开始对沃尔沃进行历时达四个月的尽职调查7月30号吉利向福特提交第二 轮有法律约束力的标书10月28日,福特正式宣布吉利集团成为沃尔沃的首选 方12月14日,商务部表示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12月23日,福特与吉利达 成出售沃尔沃框架协议010年3月28日,吉利与福特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2.2吉利的选择2.2.1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动因分析从并购的产品和产业的联系来看,吉利并购沃尔沃很显然属于横向并购的范 畴,通过案例以及从汽车行业现状来分析,吉利并购的动因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 方面:(1)获取先进核心技术几十年以来沃尔沃卖的就是“安全”在汽车行 业中,沃尔沃的“安全”理念可以说是绝对权威的,其安全理念始终以关注人身 安全为准则2009年5月沃尔沃宣布与瑞典最大的能源公司Vattenfall合作生 产新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紧紧抓住安全和新能源,沃尔沃将在安全与环保技术 方面继续引领世界汽车技术潮流[3] (2)降低运营成本。
高额的运营成本一直是 困扰欧美汽车生产企业的大问题之一控制运营成本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是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不按常理出牌的老总李书福既然可以把吉利经营成为 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之一,相信他一定也有办法降低沃尔沃的运营成本,沃尔沃 S40、S80产化后的销量增长很好地说明了问题,并且可以压缩的成本空间还很 大2.2.2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可行性分析首先是相关的产业政策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起了重要的引导和鼓 励作用2000年我国政府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汽车行业,此后也制定过很多鼓励 政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国内汽车生产企 业实施海外并购,获取战略性资源其次是财务资源的支持,从企业财务资源来 看,目前吉利已顺利步入稳定发展期,实现了利润的增长和成本有效控制,且吉 利汽车已在香港挂牌上市,自身具有一定的融资能力而沃尔沃多年来一直保持 着较高的人力成本与研发费用投入,由于销量连年下降,使得其单车所承担的研 发生产费用过高,从而导致连年亏损最后是投行运筹帷幄在吉利收购沃尔沃 的整个过程中,幕后两位运筹帷幄的高手功不可没,一个是在汽车行业有着丰富 并购经验的洛希尔金融集团,而另一个是投行界的世界级巨头高盛集团。
洛希尔 巧设融资结构方案洛希尔为吉利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融资方案,既照顾到吉利自 身,让它能够在未来的股权结构中占据有利地位高盛“炒作”使得吉利身价高 涨2009年9月底,高盛公开宣布投资3.3亿美元收购吉利15%的股权,截止 10月底,吉利股价暴涨350%高盛这样炒作的好处在于使吉利配股融资的规模 得以大大增加,并促使其市值快速增长,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用以收购沃尔沃,截 止12月吉利总市值已达到了 209亿港元(李佩瑶,林灵,代小敏,2012)2.3沃尔沃的选择2.3.1沃尔沃可以吸收吉利不断进取的创新理念作为涉足汽车行业仅10年的民营企业,吉利汽车集团能以“吉利战略转型 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项目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领奖足以证明吉利对创 新的重视相比之下,收购前的沃尔沃,虽然在安全和性能方面在欧美市场有着 良好信誉,但却缺乏创新精神吉利人将创新融入自己的血脉,这种精神一定会 影响和鼓舞着沃尔沃,在更高一级平台上不断进取,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合力2.3.2沃尔沃能够获得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土市场作为国 际知名的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放出巨大的市场 潜力。
被收购之后,有利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更好、更便利地实施 从民族感情上看,中国消费者很希望看到本土品牌对国际品牌的收购,这有助于 消费者对沃尔沃的认可,也可以扩大沃尔沃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吉利完成 收购后,沃尔沃成为中国唯一的豪华车生产商,中国政府会给予沃尔沃更多支持三、并购达成3・1经济后果3.1.1从吉利集团角度分析首先,吉利并购沃尔沃对吉利控股集团本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吉利 将100%拥有沃尔沃轿车品牌,同时拥有沃尔沃轿车的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 台的知识产权,接近60万辆产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以及2000多个全 球网络及相关的人才和重要的供应商体系第二,有利于迅速做大吉利的产销规 模2009年,吉利总营业收入为42.89亿元,而沃尔沃轿车的总收入约合人民 币1000亿元,总收入超过吉利20倍(李佩瑶,林灵,代小敏,2012)其次,提升中国汽车产业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的 成本,获取到梦寐以求的汽车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沃尔沃的技 术、网络、产品、品牌的优势是中国汽车产业实现技术跨越的一个捷径,可以迅 速提高中国汽车产业的软实力,实现技术跨越,并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提 供现成的通道,解决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实现在发达 国家汽车市场你中有我零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形象。
再次,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从贸易的角度看,借助海外并购的捷径, 中国车企“走出去”减少很多阻力,并购后马上能生产,直接就能够在欧美市场 销售,解决了汽车出口的技术标准、环保法规等很多问题(刘淑莲,2011)最后,对中国民营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在国际金融危机冲 击下,许多国外企业的资产价值被低估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取 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品牌、核心技术和国际营销渠道3.1.2从沃尔沃角度分析一方面,沃尔沃可以吸收吉利不断进取的创新理念吉利汽车集团以“吉利 战略转型的技术体系创新工程建设”项目登上国家最高科技奖项的领奖足以证明 吉利对创新的重视相比之下,沃尔沃虽然在安全和性能方面在欧美市场有着良 好信誉,但却缺乏创新精神吉利人将创新融入自己的血脉,这种精神一定会影 响和鼓舞着沃尔沃,在更高一级平台上不断进取另一方面,沃尔沃能够获得潜 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将成为沃尔沃轿车的第二个本 土市场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将在发展迅速的中国释 放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被收购之后,沃尔沃借助吉利在国内市场大展拳脚,有利 于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计划更好、更便利地实施。
3・2深刻影响3.2.1对国内汽车产业格局的影响首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 水平的稳步增长,以及公路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为汽车消费提供了 坚实基础吉利并购沃尔沃,将使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大大提高以知名品牌取 胜、以核心技术取胜的资源配置能力,改变原有的资源配置及增长方式,实现高 起点跨越式发展同时,在普通车与豪华车的市场配比中,也有可能实现产能结 构均衡其次,带动汽车零部件技术快速进步,汽车企业本质上是一种组装型企业, 因为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主要集中在零部件上吉利并购沃尔沃后,能够直接拥 有国际高端品牌和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通过整车和零部件同步研发,能有效提 升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高附加值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掌握主导权 同时,为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产品竞争力,并购后的沃尔沃也将主动导入中国生 产或采购国产的合格零部件,不断提高国产比率及水平,使之进入高端汽车配套 市场,加快形成我国在汽车零部件技术方面核心竞争力与国际竞争力再次,创造自主创新的宽松外围环境我国加入WTO后,吉利、比亚迪、奇 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的自主创新也频频遭遇国外企业的专利壁垒和技术封 锁,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于跨国公司,其产品出口不免遭到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 壁垒。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使自主品牌概念有所创新与深化,同时显示了通过资 本运作也能有效获得先进技术,为我国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创造 更加宽松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国内国际外围环境最后,拓展服务业的增值空间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汽车产 业的发展、升级与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由于我国汽车服务业发展水平 总体比较落后,自主品牌尚无能力进入高水平、深层次的研发等服务领域,这是 导致其盈利能力弱、制约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吉利并购沃尔沃后,能加速 向研发、设计等高附加值环节及汽车金融、营销等领域拓展,尽快成长为具有国 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服务型企业(刘淑莲,2011)3.2.2对国际汽车产业格局的影响首先,切实感受中国企业进军世界汽车市场的强劲势头及压力对已经习惯于 主导国际市场的外国企业而言,吉利充当主角的这起跨国并购案,无异于异军突 起英国《观察家报》网站文章说,这起中国汽车行业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凸 显了中国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一股力量的时代已经到来,彰显了它要成为世界商 业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参与者的野心”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文章说:这是迄今 表明中国野心勃勃要进军全球汽车市场的最明确迹象。
《问题》周刊网站文章说, 这笔中国在海外汽车工业领域最大的收购交易,标志着中国开始“以平等的身份 进入欧洲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