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任职资格评审表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56KB
约16页
文档ID:407545073
任职资格评审表_第1页
1/16

附件6单 位: 安徽省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姓 名: 李学章 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高级农艺师 评 审任职资格: 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填表时间:2010年8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制填表说明一、本表供评审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任职资格使用14- 20页由申报评审人员填写;21—24页由组织人事部门填写, 并对申报评审人员填写内容进行审核其中,“年度及任职期 满考核结果”和“基层领导意见”由基层单位填写;“呈报单 位意见”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填写,并注明专家组推荐投 票结果,经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共 同签字后,加盖两个部门的公章二、“最高学历”的“毕(肄、结)业时间”,应将非选 择项用划去;“懂何种外语,达到何种程度”,应写明 掌握外语的读、写、听、说及笔、口译能力三、填写表格请用16K纸双面打印,所填写内容要具体、 真实、清楚如填写内容较多,可另加附页基本情况姓 g现名李学章性别男 民族汉族相片曾用名出生 日期1955年9月15日出生地蒙城县标准工资副高7级参加工作时间1979.08身体状况健康最高 学历毕(肄、结)业时间学 校专业学制学位1979.08安徽农学院农学3年现任专业技术职务 及任职时间高级农艺师1996.12现从事何种专业技术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取得时间及审批机关)1996.12安徽省农业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现(兼)任行政职务及任 职时间农技推广中心主任,1998.02何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共青团)任何职务1984.08,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农技推广中心支部书记何时何地参加何种 民主党派任何职务参加何种学术团体,任何 种职务有何社会兼职亳州市农学会理事、蒙城县科协副主席(兼)懂何种外语, 达到何种程度学习培训经历(包括参加专业学习、培训、国内外进修等)起止时间专业或主要内容学习地点证明人2005.10.8—10.11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测土配方、无公害等72学时)市农委市农委2006.7A 3日本农协情况 (20学时)县委党校葛月光 徐华2006.7.21—7.29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等72学时)市农委葛月光 徐华2006.8.23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高级研修班 (18学时)省农委邹智张友忠2007.7.29—7.31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惠农政策、施肥、畜牧养殖等72学时)市农委葛月光 徐华2008.2.15—2.19农业综合站业务培训(植保、农业机械化等90学时)县委党校葛月光 徐华2010.L17—L21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技术指导员培训 (现代农业、农技推广等30学时)县委党校葛月光 徐华2010.2.22—2.27农技人员230春季培训(中央1号文件、农技、法规等128学时)县委党校葛月光 徐华2010.1.17—1.21全省农技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等36学时)县委党校葛月光 徐华工作经历起止时间单位从事何专业技术工作职务1979年8月―1984年2月蒙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技术员1984年2月- 1985年1月蒙城县麦豆原种场农作物良种、繁育及推广副场长1985年2月―1998年2月蒙城县棉花原种场农作物良种、繁育及推广副场长、 场长1998年2月一至今蒙城县农技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主任年 月一年 月年 月一年 月年月一年 月年 月一年 月年月一年 月年 月一年 月年 月一年 月年 月一年 月年 月一年 月任现职前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起止时间专业技术工作名称(项目、课题成果等)工作内容、本人起何 作用(主持、参与、独立)完成情况及效果(获 何奖励效益或专利)1988—1996 年1991—1993 年19851996 年脱毒红薯综合增产栽培技术“双低”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小麦450公斤模式化栽培技术主持制定方案、项目 落实、繁育良种。

利 用红芋脱去病毒后, 秧苗长势健壮、增 产、增收技术,试验、 示范、推广新品种、 关键技术,解决我县 红芋生产过程中长 期存在的发病重、产 量低的问题主持项目落实、种子 繁育、推广主要解 决我县油菜高介酸、 硫忒问题,提高油菜 产量和品质主持完成负责种子试验示范、 选定、繁育,组织实 施、技术培训、推广 主要解决长期制约 我县小麦产量、品质 提高的问题,通过试 验、研究、示范,推 广了优良品种、科学 播种、病虫害草害防 治等关键技术,初步 探讨出切合我县生 产实际的小麦栽培当年实现每亩增产 鲜薯696公斤,增 产率达39.5%,直接 经济效益2416万 元1999年落实面 积43万亩,亩增产 鲜薯270公斤,增产 率为15%.三年累计推广面积 2.8万亩,增产油菜 籽53.2万公斤,增 加直接经济效益198 万兀累计推广面积达到 760多万亩,增产小 麦2.4亿公斤,直接 经济效费3.84亿元主要完成人任现职前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起止时 间专业技术工作名称(项目、课题成果等)工作内容、本人起何作用(主持、参与、独立)完成情况及效果(获何 奖励效益或专利)1990—1996 年花生品种选用与地膜 覆盖高产栽培技术负责组织实施、技术培训、 指导,总结。

主要解决花生 品种选用与质量、地膜覆盖 的杂草、地下害虫防治问题, 示范、推广花生覆膜后增加 单产、提高品质配套技术 主持累计推广面积60万 亩,推广品种12个, 增产花生2500万公斤, 实现节本增效1.02亿 兀1985—1994 年棉花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优质、高 产杂交棉,研究、示范配套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主持人累计推广面积115万 亩,增产棉花2990万 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 1.2亿元推广使用“三 低”农药、减少施药次 数,实现了经济、生态、 社会效益的三羸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一)起止 时间专业技术工作名称(项目、课题成果等)工作内容、本人起何作用 (主持、参与、独立)完成情况及效果(获何奖励效益或专利)2006—2007 年超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 适小麦新品种皖麦56选 育与推广负责课题选定、落实,组 织实施、技术培训、指导, 小麦新品种研发、利用、 推广主持2006年以来合计推广面积 160万亩,增产粮食9.6万 吨,创直接效益1.54亿元2007年获毫州市科学技术 奖一等奖2005—2010 年20072009 年基于“3S”技术的耕地 地力评价研究与应用农业部小麦高产创建负责组织实施、技术培 训、指导。

其创新点与先 进性在于实现了配方、施 肥针对性、实用性、可控 性、直观性强,处国内同 行业领先水平 主持负责方案制定、项目落 实、技术培训、技术指导、 总结主要完成人自2005年推广与应用以 来,推广面积达到310多万 亩,肥料利用率提高4.2个 百分点,平均亩节本增效 55元,累计节本增效1.7亿 兀2009年获亳州市科学技术 奖一等奖2010年获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三年累计实施面积8.0万 亩,平均单产582.5公斤, 比全县同期亩增产119.8公 Jr,共增收粮食0.96万吨, 增加效筑1725.12万元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二)起止时间专业技术工作名称(项目、课题成果等)工作内容、本人起何作用(主持、参与、独立)完成情况及效果(获何奖励效益或专利)2005—2010 年2007—2009 年2003—2005 年小麦高产攻关项目玉米振兴计划项目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 究及大面积推广应用组织对全县小麦高产攻 关万亩片进行技术培 训、指导和方案制定, 是专家组组长主要完成人项目落实、组纨实施、 技术培训、指导,总结 推广农业部玉米”一增 四改”和秸秆机械化直 接还田免耕播种、玉米 晚收等增产技术。

主要完成人负责组织实施、技术培 训、技术指导在农作 物科学施肥、肥料运筹、 配方技术方面取得了先 进成果,推广应用后, 在促进粮食增产、农民 增收上获得了新突破5年核心示范区累计实施 面积239万亩,项目区平 均亩产538.9公斤,较全 县平均单产434.4公斤增 产104.5公斤,增产率为 24.1%,共增收粮食24.9 万吨平均亩增效益96 元,为项目区农民增收 2.29亿元主持实施的白 杨片100亩超高产田最高 单产达到659.2公斤连 续三年评为先进个人2008-2009年项目实施面 积80万亩,平均单产 575.8公斤,比全县平均 亩增产257.6公斤累计 增产玉米2.06万吨,增加 效益1.67亿元累计推广面积320万亩, 增产小麦15.3万吨,增加 效益2.7亿元2005年获 亳州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任现职后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登记(三)起止 时间专业技术工作名称(项目、课题成果等)工作内容、本人起何作用 (主持、参与、独立)完成情况及效果(获何奖 励效益或专利)2006—2010 年2006—2010 年淮北地区(蒙城)旱作 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 集成研究与示范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及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参加课题方案制定、实施 管理、技术培训、总结。

课题以提高小麦生产能力 为目标、走先进技术集成、 关键技术创新研究示范推 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主要完成人是项目专家组技术组长, 负责项目落实、管理,技 术培训、指导等2006-2010年共实施面积 403万亩,单产465.7公斤, 总产187.7万吨,比非项 目区累计增产18.2万吨, 增加效益2.79亿元2007 年 12 月及 2009 年1月被安徽省科学技术 厅评为国家粮食丰产工程 实施先进个人年指导全县150名农技人 员、18名技术指导员,承 包1000户示范户,辐射带 动20000农户推广应用农 业生产新技术至2009年 示范户5年平均单产502.1 公斤,比全县同期单产 424.9公斤增产77.2公斤 本人2005年以来多次被 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科技 入户先进工作者著作、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登记日期名称及内容提要出版、登载获奖或在 学术会议上交流情况合(独)奢、译《实施农业科技入户,推进农 技推广机制创新》《安徽农学通报》2006.08对蒙城县农业科技入户实施效(ISSN1007-7731, CN34-1148/果、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S),安徽农学通报编辑部,独著阐述了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科2006, 8: 36-37,农业经济.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新 思路。

农技推广栏目《蒙城县以改革推进农技推广 体系建设浅议》。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