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数对教学设计(共12篇)第1篇:“数对的相识”教学设计 第1课时 课 题:数对的相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第3页做一做;第4页练习一第1——3题、8题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 相识数对,理解数对的意义,会读数对; 在详细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能在方格纸上找出已知数对确定的位置 2、过程和方法: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3、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详细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能在方格纸上找出已知数对确定的位置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学打算: 教具:学生座位依次表;课件(演示座位依次、练习一第 1、 2、3题) 学具:点子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用自己的方法描述学生座位依次表每个同学的位置) 1.谈话引入座位,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XXX同学的位置 2.揭示新课——用数学语言描述我们的座位位置板书:位置) 二、用列、行确定位置 1、相识列和行 师:其实,象这样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
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抽学生按自己的阅历回答) 2、相识第几行和第几列 课件出示座位依次表,抽学生说出自己是第几行(或几列)你是怎样数的? 3、抽学生用几列第几行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4、抽学生谈谈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的位置的感受 三、用数对确定位置: 1、相识数对 讲解:第3列第5行可以写成(3,5) „„ 象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数对,读作„„ 抽学生读板书的数对并说出它表示的意义 探讨,用数对表示位置有什么优点? 2、用数对表示位置 提问:你能用数对写出XXX同学的位置吗? „„ 在作业本上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同桌相互检查) 3、依据已知数对找位置 课件出示三国人物排列图,写出一个数对,抽学生说出该数对表示的位置上的人物是谁? 四、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4,5)、B(2,1)、C(6,2),在点子图上画出该三角形数的对象是点) 2、练习一第1题数的对象是格子) 五、生活中的数对的应用 数对就是这样一种奇异的语言,它能用两个有序的数,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无论是平面图上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也是用数对的思想或方法来确定位置的 1、练习练习一第2题国际象棋棋谱) 2、 练习练习一第3题地图区域) 六、趣味活动 1、抽学生说说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数对?(补充第 2、介绍五子棋谱的表示方法 五子棋(学生说落子位置,老师操作) 题的内容) 第2篇:数对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的位置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8页例 1、“练一练”,第100页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在详细情境中相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数学思索与问题解决 经验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看法 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分析 本课属于“空间与图形”范畴的学问系列在此之前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实力本节课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及相识简洁的路途图等学问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持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学问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相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详细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需求 师:谁能不用手指,只用嘴说,告知我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生:第2组第5桌女生还可以说是某某同学的左边或某某同学的右边 师:同样是数学课代表的位置,却有这么多描述位置的方式,很简单让人混淆,而且麻烦不简洁,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说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描述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由于视察的角度不一样,描述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让人简单混淆,有的不简洁,沟通后学生自然地产生统一描述方式的需求,从而有机地导入了新课 师:你们的建议太有价值了,怎样才能用统一的方式即精确又简洁描述数学课代表的位置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二、层层推动,探究新知 1、用列和行描述物体位置 出示: 师:通常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一般状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往后数 师:面对这份座位图,你能讲一讲列和行的学问吗?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先在小组里讲一讲,再指名汇报。
师:真你能创建出一种更简洁又能表示出第4行第3行的方法吗?不错,我们理解了列和行的含义,那现在你能用这种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吗?静静的告知你的同桌,再大声告知大家 师:通常状况下,我们先说列再说行,如:小军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出示: 师:视察这个座位图有什么改变? 生:小军和同学们变成了圆圈 师:你能找到那个圆圈代表小军吗?你是怎样找到他的?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第几列第几行表示的位置,想请同学们记录下来,看一看谁记的全第5列第1行、第2列第2行„„ 【说明】当学生感到用“第几列、第几行”这种统一方式比较精确、简洁时,老师再次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快速记录位置,记不下来,学生自然地意识到这样还须要进一步简化,自然地过渡到“创建”数对的阶段 师:有没有记全的?你们怎么记的不全?是什么缘由?你觉得这种方法要不要进一步简化?以第4行第3行为例,对于这种描述位置的方法你们能不能创建出一种更简洁又能表示第4列第3行的方法吗? 生:4列3行 4 3 4,3 4-3 4L3H D4D3„„ 【说明】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己创建数对,参加了探究学问的过程,让学生理解了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也充分体现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觉问题,归纳问题,从中建立数学模型”这一特点。
把用“第几列第几行”转化为数对表示,让学生充分经验学问的“数学化”过程 师:老师太佩服你们了,短短几分钟创建出这么多种不一样的方法,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大家表示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你发觉了吗? 生:都有4和3 师:这里的4表示什么?3呢? 生:4表示第4列,3表示第3行 师:假如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说说你的理由逐一评析、理解数对)想知道数学家是怎么规定的吗? 出示: 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像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第一个数 4 表示第几列,其次个数 3 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表示这是一个整体两个数共同表示一个位置,我们把这样的一对数叫做数对,读作四三逗号和小括号都不读出来,这就是今日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理解数对,深化相识 1、在上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6,5)表示图中第( )列第( )行的位置 3、 4、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表示 5、 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吗? 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呢?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1、假如有一个班的座位图是正方形,最终一个学生的座位是(7,7),这个班一共有多少学生? 2、 五、全课总结,回来生活 1.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2. 【说明】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问源于生活,归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感受数学学问的无穷魅力,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深层次的探究。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列 行---------横排 第4列,第3行 (4 , 3) 读作“四三” 第3篇:数对教学设计 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日在这儿上课你们兴奋吗?能和我们东北师大附小的同学一起上课李老师也很兴奋,那就让我们放飞志向,现在起先吧,上课!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板书:位置) 师:同学们,位置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能举个例子说明什么是位置吗?(生答) 师:说得好,位置是个点、是个地方、是在哪里大到一个地域,比如5.12大地震震中的位置是四川省纹川县;小到一个单位、一个建筑,如我们东北师大附小所在地,再小到每个人,如我们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等等„„他们都有一个对应的位置这些位置怎样表示呢?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完善课题) 二、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1、自由表达班长的位置 师:班长在哪儿呢?站起来,让大家看一看现在谁能来介绍一下班长的位置,(生自由介绍) „„ 师:大家介绍的都对,可有的左右数、有的前后数、有的第几排,有的第几组„„,这样介绍班长的位置大家有什么感觉?感觉很乱,表达的标准不一样,看来须要统一表述的标准。
引导学生感受乱、标准不一,引出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2、确定列与排 师: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列与行来统一标准谁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规定列与行的?(借助学生的回答)在数学上,竖着称为“列”(板书)通常从左往右分别是第一列、其次列„„请第一列的同学举起手来,其次列的同学们给大家招招手,第五列的同学招招手横着称为“行”(板书:竖——列 横——行)从前往后,分别是第一行,其次行„„第四行的站起来 3、探究用数对表示班长的位置 师:有了列与行,想一想,这次表示班长的位置我要求你们写出来,可以用文字、符号,图画、更可以用数字表示,请做在答题纸上 (生探究,师巡察指导,发觉汇报资源,写在黑板上,展示并自我介绍,相互质疑,组织沟通 师:同学们真棒!能把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并且知道从两个方向表示班长的位置,了不得数学上,我们先说列,后说行,这样,我们就可以用a列b行来表示班长的位置 师:可是数学讲究的是简洁美,你能把这句话变得更简练吗? 生逐步简练到只剩下数字 师:你们的方法已经和数学家特别接近,数学家是先写a,表示列,再写b,代表行,在中间加上一个逗号把他们隔开,然后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他们是一个整体。
这样的两个数,也称为一对,像这样成对出现,用来表示某一位置的两个数,在数学上有个特别好听的名字叫做数对,它就可以干脆读作(a,b)这样我们就用数对(a,b)确定了班长的位置 4、找挚友——应用数对表示其他同学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