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追述高尔夫文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50KB
约7页
文档ID:42292238
追述高尔夫文化_第1页
1/7

追述高尔夫追述高尔夫““贵族贵族””渊源渊源 体现气质情趣的健康文化体现气质情趣的健康文化自从高尔夫被引进中国大陆,便被贴上了“贵族”的标签,这意在体现身份尊贵的标签,似乎并没有给这一运动带来太多的好处,反而引发了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误解,并由此导致部分人对这一极具文化内涵的体育运动的非议,真是始料不及这当中,自然有炒作者的过分渲染,但也确是事出有因劳动创造世界,教科书一贯是这么说的,那么,所有的文化、艺术当然也源于劳动,高尔夫应该也不例外高尔夫起源于牧民的游戏,这应该是可以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炒作者和非议高尔夫者似乎都不太愿注意高尔夫这一“根正苗红”的出身,各取所需,不及其余但认真追究起高尔夫的流行推广,高尔夫确与贵族有莫大的关系首先是,早期的高尔夫运动的确主要是流行于宫廷皇室之间,热衷者多为皇家贵族和上流社会的佼佼者,并风靡英伦,又波及欧洲、北美这项运动是如此的迷人,以至出现了为打高尔夫球而荒废军训、政务,甚至影响正常休息和做宗教礼拜等不良现象,终于导致了统治者的不满1457 年至 1502 年的 50 年间,高尔夫就分别遭到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詹姆斯三世、詹姆士四世的禁止(高尔夫成为禁止项目也是古已有之),“争议性”似乎是高尔夫与生俱来的命运。

1502 年,詹姆士四世买了他的第一套高尔夫球杆,关于高尔夫的禁令开始有所松动1552 年,大主教 John Hamilton 被允许建造高尔夫球场,供圣安德鲁斯当地居民打球1602 年,喜爱高尔夫运动的詹姆斯六世下令全面开禁,高尔夫便又风靡起来了由于皇室的介入,时至今日,我们在最早成立的一批高尔夫俱乐部的名称上,还能看到这个显赫的单词Royal——皇室如:圣安德鲁斯高尔夫社团(1754 年成立,1834 年,威廉姆斯四世成为俱乐部赞助人,改名为圣安德鲁斯皇家古老高尔夫俱乐部),加拿大蒙特利尔皇家高尔夫俱乐部(1873),印度加尔各答、孟买皇家高尔夫俱乐部(1829、1919),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皇家高尔夫俱乐部(1870),南非开普敦皇家高尔夫俱乐部(1885),香港粉岭皇家高尔夫球会(1893)…….其次,由贵族制定的高尔夫球规则为这项运动打上了“贵族”的印记1754 年 5月 14 日,22 个贵族及绅士组成的 Society of St Andrews Golfers 采用了在此之前Gentleman Golfers of Leith 制定的(据 1740s 的 HCEG 档案里记录,这是最早的高尔夫规则),并在 1744 年 3 月 7 日由爱丁堡地方官员和委员会通过的 “Articles and Laws in Playing Golf - The Rules of The Gentlemen Golfers of Leith,“共 13 条高尔夫规则(仅对第 5 条和第 13 条作了一点改动),使这项运动有了自己的法律。

由于俱乐部理事会成员的出身,也许不可避免地又打上“阶级的烙印”,导致“唯成分论者”对高尔夫做出“贵族”的出身判断从此,圣-安德鲁斯俱乐部制定的高尔夫球规则成为了裁判的准则时光流逝,世事白云苍狗,无数次针对贵族的革命使多少皇冠落地,圣-安德鲁斯制定的规则却依然沿用不辍,这一由圣安德鲁斯制定规则的传统也居然一直沿续至今,我们不得不赞叹其生命力之强盛!我们姑且把阶级划分暂时放一放,看看“贵族”是什么东西其实,这个词现在实在不至于让我们诚惶诚恐,也大可不必让我们义愤填膺或深恶痛绝德国近代哲学家尼采,在其著作《论道德的谱系》中对贵族一词做了考证,他说,开此先河的是希腊贵族的代言人,麦加诗人狄奥格尼斯而贵族这一称谓的词根最早只表示一个存在着、实名的、真实的、真诚的人,而后才过渡为“贵族”的词义,以便与狄奥格尼斯等人认为不诚实的下等人相区分,在贵族没落以后,这个词最终保留下来,但只保留其表示精神贵族的含义克尔特语也提供了相符合的情况——Fin 是表示贵族的单词最后就用来表示善者、高贵、纯洁,而最初它是金黄头发的意义,与深肤色、黑头发的土著恰恰相对英国人培根对贵族下的定义我觉得较为准确,他在其《论贵族》一文中说:“关于贵族,我们将先以之为国家中的一个阶级,再以之为个人的一种品质而论之。

这是一个古老的阶级,犹如骑士、公主和国王,让我们联想到冷兵器时代现在,连最后的贵族也多乎哉,不多也了,我们只能从历史和文学作品中去认识他们其实,从人的角度去考虑,贵族照样也可以分出好贵族,坏贵族,真正的贵族和没落贵族甚至假贵族、伪贵族、精神贵族等等来的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欧洲,我们今天所能看到文明成果,大多是贵族留下来的;历史上,贵族也曾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上演了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一幕,出现过一批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的人类精英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贵族,在 18 世纪启蒙运动中,是最激进、最积极参与的一伙人,写着对旧制度充满深仇大恨的讨伐文章的人们,要么是频繁出入贵族沙龙的人,要么自己就是贵族以致后来有人说,波旁王朝覆灭的弹药正是在皇室和贵族的沙龙中铸造的我们熟悉的伏尔泰、狄德罗就都是王宫贵族客厅里的常客早在 1302 年,法国就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三级会议”由高级教士、世俗贵族、城市富裕市民组成,开始和“朕即国家”的国王较劲,此时的贵族所代表的是就是新兴阶级的利益此后,到了路易十六时期(1789 年),中断了 160 年的三级会议重新开会,改为立法会议,并通过了法国大革命著名的《人权宣言》,此期间贵族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一个历史现象常常令人感到费解,在旧制度中,一个依赖于这个制度的腐朽的阶级却会出现一些最优秀的人物,而且常常就是由这些人带领民众进行了社会变革,并不顾忌革命将革到自己头上在美国最初独立的十三个州里,奴隶制的废除,就是白人,富人,甚至是奴隶主们,经过理性反省,决心通过他们手中的立法权,从法律上解决黑人奴隶问题也就是亲手通过立法程序,将自己的一份重要财产化为乌有他们中间哪怕是最激烈地反对奴隶制的代表,都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1789 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中,法国贵族也正是扮演了这样的角色我们都知道法国大革命中有个大名鼎鼎的雅各宾俱乐部,是当时各种各样俱乐部中最激进的组织,俱乐部中除了同样大名鼎鼎的马拉、丹东,罗伯斯庇尔之外,还有大名鼎鼎的激进贵族领袖拉法耶特侯爵、加尔比瑞.米拉波伯爵同样出名的费扬俱乐部的领袖也都是贵族,也就是他们,为了支持平民代表,放弃贵族特权,加入第三等级的行列,这就是有名的“网球场事件”拉法耶特,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革命贵族,他是侯爵,又是法国大革命时的国民兵总司令,是法国国旗的设计者,在成为国民兵总司令后,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拆毁巴士底狱他还参加过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革命英雄,华盛顿总统的义子。

死后,他葬在巴黎皮克毕公墓,他的墓地终年飘着美国国旗,每年的 7 月 4 日,美国大使都要来这里主持升旗仪式雨果在《九三年》这部小说中描写的两个贵族人物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个叫朗德纳克,一个叫郭文保皇党朗德纳克侯爵为了救三个陷于大火中的小孩子,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把自己送到了革命者郭文子爵的手中,郭文子爵为了这个原因放走了侯爵,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雨果的理论是:“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有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法国作家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都在他们的作品中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贵族的形象,不妨一读,也许可以增加我们对这一古老群体的认识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放弃自己贵族头衔是大家熟知的事情,其实老人同时放弃的还有家庭、财产、妻子我想这未必就是老人晚年革命觉悟提高的佐证马克思夫人全名是冯-威斯特华伦-燕妮冯在德国是贵族的称号,似乎没听说马克思夫人放弃这个“冯”字,就像我们许多中国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为了与什么家庭划清界限而改名,以示彻底革命一样中国古代的圣人说:“仓廪实而知礼仪”《管子》(千万别就往绝对上想,好像穷人就不知礼仪,这是不对的)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演说中也有类似的说法:“人们首先要吃喝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

这些话,一是说明生存是人权和其他的基础,也可以这样理解:作为世代相传的贵族,有可能、有机会、也有条件具有更多的文化积淀因此,西方人才说,出一个百万富翁只要一夜之间,产生一个贵族却要三代人!联合运通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张树新说过:“贵族的生活方式不是学来的”上海证大集团的董事长戴志康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贵族:“贵族不是以生活方式来引导别人,而是以某种对周边人群的责任为标准”储安平在其《英国采风录》中用整一章的篇幅描绘、剖析了英国的贵族和贵族社会,他说:“英国教育的最大目的是使每一个人都成为君子绅士(gentleman)一个英国父亲,当他的儿子还没有成为一个 man 时,即已希望他成为一个 gentleman英国人以为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一个真正高贵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难、甚至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他不仅仅是一个有荣誉的、而且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他还说:“凡是一个真正的贵族绅士,他们都看不起金钱,他们以为那些商人、厂家、经纪人,都非 gentleman”在这里,贵族一词所强调的已不是阶级的意义,而是其精神,什么是贵族精神呢?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很明显,在这位中共早期领导人眼里,所谓的贵族精神指的是一种高尚的人格理想、高贵的精神气质、高雅的审美情趣。

既无关乎门第,也不关乎血统不管是英国人所说的“含着银匙出生的”,还是西班牙人说的“贵族是蓝血的”,都强调了天生显赫富有、尊贵等含义,而作为一种个人品质而论,贵族一词已渐成为精英的又一个说法如以麦克纳克拉为首的一批美国二战空军后勤英雄,战后加盟福特公司,开创了全球现代企业管理的先河,他们在三十多岁时即各有建树,在自己的领域出类拔萃,后来分别成为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福特公司总裁、商学院院长等,就被人称为“蓝血十杰”在一篇谈中国富豪的文章中这么说:“富”不等于“贵”,“富”是有形的,可用物质衡量的贵”是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修养和气质,是不能用财富堆积去衡量的富豪可能低级庸俗,“贵族”却可能生活拮据,比如所谓“没落贵族”,还有 “精神贵族”但是却不可能有“精神富豪”英国历史上相当多财主、资本家花钱买爵位,但是买到的爵位还不允许世袭一代人可能暴富,但一代人却培养不出贵族著名作家王蒙在他的文章中,以他父亲留学那一代人为例,入木三分地说明过这个道理你可以学得“形似”,就像银屏形象,让人们看上去你就是富裕贵族,但“神似”却不是短期内能达到的贵族血脉的形成,是要一代又一代贵族去积淀,去丰富,去升华,这样才能真正改造文化与精神“染色体”。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新富阶层虽然有了钱,但仍然是“土财主”级的“暴发户”尽管中国富豪可以绘制 diy式的全球奢侈路线图,与西方富豪享受同样的衣食住行,但是,他们骨子里摆脱不了媚俗的气质和贫乏的修养《中国富豪,庸俗的暴发户》作者:aqshzl)这样的一种精神,当然不大可能产生于贫困的社会阶层,也非轻易可以形成的,只有在传承久远的优势文化教育环境的长期熏陶中形成,也只能是上层文化、精英文化的产物由贵族而贵族的文化积淀,到一种优秀的个人品质,到社会精英,这一切,对高尔夫运动的影响体现在哪里呢?翻开《高尔夫球规则》,第一章就是“礼貌规范”我不知道,世界上是否还有什么运动项目把有关礼仪礼貌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在这一章里,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谦让、爱护环境等思想内容,还有诸如身份确认、奖金、关于赌博,甚至着装要求等等我们都非常清楚,礼仪,在贵族文化中的重要性以致美国总统乔治.布什为了接待英国女皇的到访时不至于失礼,需要专门“恶补”贵族礼仪我们顺便说说美国,美国是没有贵族的,北美殖民时代曾经有过贵族,如宾夕法尼亚和马里兰就曾是英国贵族的领地,但是,欧洲贵族却没有把贵族制度也带到北美来,美国革命是以“人人生而平等”为号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