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重点第一章运动系统一、 运动系统(一)骨学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1. 成人骨头为206块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熟知每种骨的代表:长骨多四肢骨, 短骨如腕骨和附骨,短骨如胸骨、肋骨和头骨,不规则骨如椎骨,和上颌骨、筛骨等含气骨)2. 每块骨都由骨质、骨膜和骨髓等构成椎骨:幼儿时期椎骨为33-34块,成年一般为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 块、徵椎】块、尾椎1块3. 椎体:为椎骨的前方中部,乘短圆柱状,是支撑体重的主要部分表面为一层较薄的 骨密质,内部为骨松质4. 椎弓:是附在椎体后方的弓形骨板,椎弓和椎体连结处较细,称椎弓根其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称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成一孔,称椎间孔 全部椎孔连在一起形成纵形管道称椎管,内容脊髓和脊髓神经根等5. 各部分椎骨的主要特征:(1)颈椎:'寰椎(第一颈椎):没有椎体、棘突和关节突,形似环形,由前弓、后弓及两个侧块组成前 弓的后面与第二颈椎的齿突相关节枢椎(第二颈椎):其特点是椎体向上伸出一指状突起,称齿突隆椎(第七颈椎):它的棘突特别长,末端变厚且不分叉,其棘突下凹陷处即大椎穴。
隆椎是 临床计数椎骨数目和针灸取穴的标志1)胸椎:共12个,在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都有与肋骨相关节的肋凹,分别 称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胸椎棘突较长,伸向后下方,相互掩盖,呈叠瓦状胸椎上、下关 节面基本上呈额状位2)腰椎:共5个,为椎骨中最大者棘突呈板状,直伸向后,棘突间空隙较大,临 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第2腰推棘突下可取命门穴,第4腰椎下为腰阳关穴腰椎上、下 关节而基本上呈矢状位3)尾骨: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借软骨和韧带与带骨相连,尖向下,下端游离6. 胸骨:是一块位于胸前部正中的扁骨,由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胸骨 上部较宽称胸骨柄,其上缘正中切迹称颈静脉切迹,是针灸取天突穴的骨性标志胸骨中部 呈长方形,称胸骨体,其侧缘连接第2-7肋软骨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 行隆起,称胸骨角,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胸骨的卜•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 称剑突,幼年时为软骨,老年后完全骨化7. 手骨分为腕骨、掌骨和指骨腕骨从槌侧到尺侧:舟月三角豆,大小头状钩8. 骨性鼻腔被骨性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鼻性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和犁骨组成鼻腔 外壁有3个卷曲的骨片,分别称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9. 鼻旁窦:鼻腔周围的颅骨,有些含气的空腔与鼻腔想通,称鼻旁窦包括额 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额窦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 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位时不易引流筛窦位于筛骨内, 由筛骨迷路内许多蜂窝状小房组成,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前中后3群筛窦前、中筛窦开口 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上鼻甲上方的蝶筛隐窝10. 额窝:散弓上方的凹陷,容纳颛肌11. 翼点:在额窝区内,相当于太阳穴的位置,为额、顶、 额、蝶4骨的会和处翼点的骨质较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 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二)关节学关节的主要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是两骨相互接触的光滑面,通常一骨形成凸面称关节头,另一骨形成凹面称关节窝 关节囊:在结构上分内(滑膜)外(纤维层)两层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密闭窄隙,内含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 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性有一定作用1. 椎间盘:是连结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椎间盘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纤维环:由多层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 止髓核向外突出。
内部)髓核:是•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 它被限制在纤维环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的趋势2. 从侧面观察,脊柱的4个生理弯曲:颈曲、胸曲、腰曲和龈曲颈曲和腰曲向前突出,而 胸曲和龈曲向后突出脊柱的弯曲使脊柱更具弹性,可减轻震荡并与维持人体的重心有关, 且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使能容纳众多脏器3. 胸廓由12块胸椎,一块胸骨,和12对肋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第1肋软骨与胸骨柄直接连结,第2-7对肋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应的肋切迹形成胸肋美节第8-10对肋软骨依次连于上一个肋软骨,形成一对肋弓第11、12对肋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肉中,称浮肋4. 胸廊下口宽阔而不整齐,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肋弓及剑突共同围成,被膈封闭5. 左右肋弓在正中线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6. 胸廓的内腔称胸腔,容纳心及其大血管、肺、气管、食管和神经等7. 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盂唇加深,但它们只与1/4-1/3的肱骨 头关节面相接触肩关节为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它可沿冠状轴做屈和伸运动;沿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运 动;沿垂直轴做旋外和旋内的运动,亦可做环转运动。
8. 肘关节:组成: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和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栈关节:由肱骨小头和梅骨头关节凹构成饶尺近侧关节:由横骨头环状关节面和尺骨的楼切迹构成特点:(D三个关节包在同一关节囊内,有一共同关节腔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有梅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增厚◎关节囊纤维膜的环行纤维在槎骨头处较发达,形成一坚强的栈骨环状韧带,包绕梅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两端分别连于尺骨的槎切迹前、后缘9. 在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前屈至90°时,三 点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10. 手关节包括槌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11. 酸关节由股骨头和髅臼组成关节囊紧张而坚韧,上方附于髅臼周缘,下方前面到达转 子间线,后面附于股骨颈的外中1、3交界处12. 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而后面仅内侧2/3在囊内,外侧1/3在囊外,,故股骨颈骨折有 囊内、囊外和混合性骨折之分13. 髓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甑臼和股骨头之间,韧带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14.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由股骨内、外侧慨,胫骨内、外侧骤与膑骨构成膝关节在股骨与胫骨相对的内、外侧徵之间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 板的外缘厚而内缘薄,下面平而上面凹陷。
外侧小近似“形,内侧大呈“c”形半月板 加深了关节窝,从而使关节更加稳固,并可缓冲跳跃和剧烈运动时的震荡15. 膝关节的运动运动主要是沿冠状轴做屈、伸运动;在屈膝状态下,还可沿垂直轴做轻微 的旋内、旋外运动三)肌学肌按形态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了解每种肌在身体的分布)1. 肌腹:主要由大量的肌纤维构成,色红、柔软而有收缩能力肌腹的外面被薄层结缔组织 构成的肌外膜包裹2. 肌腱:主要由腱纤维构成,是胶原纤维束,色白、坚韧而无收缩能力,位于肌腹的两端中间键:在两个肌腹之间的肌腱腱划:同一肌有数个腱,将肌腹分割成多个肌腹如:腹直肌腱膜:阔肌的腱性部分,呈薄膜状肋间外肌能提肋,助吸气肋间内肌能降肋,助呼气中心腱:起自胸廓下口内面及腰椎前面,各部肌束向中央集中移行于腱性部,称中心腱3. 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脉裂孔在膈与脊柱之间,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及胸 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 过(3)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的右前方的中心腱内,位置最高,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 通过作用:膈为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的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膈 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 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4. 腹肌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形成腹腔的前外侧壁,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 内斜肌和腹横肌等5.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旁,居腹直肌鞘中6. 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侧壁浅层,为一宽阔扁肌,起自下8和肋骨外面,肌束由后外上方 斜向前内下方,一部分止于骼崎,而大部分在腹直肌外侧缘处移行为腹外斜肌腱膜7. 腹股沟管:为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的一条裂隙,位于腹前侧壁下部,由外上 斜向内下方,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长约4.5cm8. 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起自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肌束逐渐向外下方集 中,止于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主要作用是使肩关节外展9. 肱二头肌:位于臂的前面浅层起端有长、短两头,长头以长腱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 穿经肩关节囊,沿结节间沟下降短头在内测,起白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中部会合成一肌 腹,向下延续为肌腱,经肘关节前方,止于槌骨粗隆另从腱上分出腱膜,向内下越过肘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