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陕西红色旅游

xh****6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KB
约6页
文档ID:57162879
陕西红色旅游_第1页
1/6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1979 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也是川陕革命根据 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2006 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是全国一百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位于汉中市西南 25 公里的国家级水利 风景区红寺湖风景区内占地 150 亩,建筑面积 5240 平方米 建馆背景川陕革命根据地是 1932 年 12 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 下创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 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 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 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 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 维埃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 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奇袭猫 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涌现了陈小平,陈浅伦等一批革命英烈南郑 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馆内展览纪念馆内陈列了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过程中的著名战役、红色交通 线创建及活动情况;红 25 军、红 29 军、红二方面军、359 旅、巴山游击队等 在汉中的战斗情况;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重大贡献的汉中籍人物、事件、 遗物;20 年代至汉中解放在汉中境内的各地方革命武装开展斗争的事件情况介 绍,重要人物生平事迹爱国主义教育广场陈列了川陕革命将领及英雄半身雕 像、重大事件浮雕及雕塑群另人雄伟、庄严、肃穆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将士纪 念碑伫立景区该馆陈列共分为五部分: 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辈为 该馆的题词题诗共 19 条; 二,中代陕南地下组织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遗 物; 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 四,革命英烈 生平事迹介绍;五,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扶眉战役纪念馆扶眉战役纪念馆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西宝高速、法汤旅游专线穿境而过, 与佛教胜地法门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比邻,交通便利是为纪念全国解放 战争中西北战场上最大的一次战役--扶眉战役而壮烈牺牲的 3000 多名解放军指 战员修建的一处纪念馆,共安葬着 623 名烈士的忠骨纪念馆主要景点和看点有:1、战役群雕;2、烈士雕像和烈士铭录碑;3、烈士 纪念碑;4、烈士墓区;5、扶眉战役纪念园; 6、战役纪念馆。

扶眉战役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命名的首批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共陕西省委、宝鸡市委命名的爱国 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是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少 工委命名的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 AA 级旅游景区,是陕西 省纪委、监察厅命名的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我们坚持以褒扬英烈为主,集宣传 教育、参观悼念、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经营理念,热忱欢迎社会各界群 众前来参观、悼念、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革命老区近代,商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和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区域,为全国革命老区之一在 1927 年大革命时期即建立商县、龙驹寨两个中 共特别支部1928 年渭华暴动,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率军入洛南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30 年 7 月,中共陕西省委派省委执委、陕南领导小组组 长陈征回山阳开辟地下革命斗争先后有五支红军(1932 年 10 月徐向前、陈 昌浩率领红四方面军,1932 年 11 月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1933 年汪锋、 刘志丹率领红二十六军,1934 年 12 月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率领 红二十五军,1936 年 12 月徐海东、程子华、刘志丹率领红十五军团和陈先瑞 率领的红七十四师)转战商洛各县,建立苏维埃政府,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 地,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播下革命火种。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 年 11 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地方科长王柏栋回商洛开展 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6 年 6 月,陕南革命游击队指挥部成立,指 挥巩德芳、政委王力领导游击队打富济贫,打击国民党反动派;7 月,中原军 区司令员李先念、副司令员王震、中央委员郑位三、候补委员、组织部长陈少 敏,中原突围进军商洛和陕南革命游击队合编,创建了以商洛为中心的豫鄂陕 革命根据地8 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二旅、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 八军第十七师及陕南独立团进军商洛,开辟豫陕鄂边区根据地9 月又协同在 商洛坚持游击斗争的王力领导的游击武装胜利会师,在此后的两年零三个月的 战斗中,进行大小战斗 280 多次,歼灭瓦解敌军 1 万多人,收缴各种武器、弹 药 40 多万支(发),先后解放了全境,建立了 7 个县级人民政权在中国革命 斗争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1990 年 6 月,国家主席李先念题词:“豫鄂陕革命根据地的烈士永垂不朽! “1994 年 9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词:“发扬革命传 统,建设革命老区“1995 年 12 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江泽民题词:“发扬老区精神,振兴商洛经济“。

红军乡位于旬阳县东北部,乡政府驻地林家坪,距县城约 103 公里红军乡南与旬阳 县双河镇相邻,西与陕西省镇安县接壤,北与湖北省郧西县交界,属两省三县 交汇处辖 9 个行政村 63 个村民小组 3328 户 12639 人,民族分为汉族和回族, 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 99.9%以上红军乡因长眠于九龙山下碾子沟内的两位红军烈士而得名一九三五年,红七十四师 六路游击师转战途中,特务队十四名战士同四百多名敌人浴血奋战,指导员高 中宽和尚班长壮烈牺牲为纪念两位红军烈士,当地群众暗地里修坟、立碑、 建庙、塑像,并在家里堂屋供奉红军烈士牌位,尊之为“红军老祖“旬阳在解 放后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馆,立起了烈士纪念碑,重新整修了烈士墓,收集了 红军标语、革命歌谣、红军遗物等弥足珍贵的百余件革命文物青山埋烈士, 绿水伴英灵,方圆百里群众成群结队到红军墓前祈求“红军老祖“赐福保平安, 全国十多个省市游客千里迢迢慕名前来拜祭红军老祖,当地机关单位自觉组织 前往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是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红军青山白云绿水蓝天,生态旅游风光无限,红军境内灵山秀水、密林丛生、 气候宜人,凤凰山、大华山、九龙山,闻名遐尔;竹筒河、圣驾河、潘家河, 水流涓涓;娘娘洞、白龙洞、朝阳洞,洞洞各异;石人、石马、石鼓,奇石嶙 峋;更奇的有块天然石墩,形如中国疆域版图,且有两条石纹恰似长江和黄河 嵌入,被称为“中华地图石“;张家花房等四处清代民居建构精美,神秘莫测, 独有明显的长江流域楚文化特色,对开展汉江流域建筑史和民族史等研究具有 重要学术意义。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它是 1936 年至 1946 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 管辖区西安的办事机构,在全国所有八路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 斗争时期最长、影响最大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末期,整个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 初期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它光荣的历史被载入 中国革命的史册一号院原状复原陈列 是一处面积为 1360 平方米的工字型四套院土木结构的平 房院落,遵照“保存原貌,以存其真“的方针,复原开放了接待室、办公室、会 客厅、秘书室、救亡室、理发室、机要室、地下室和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 同志住室,还复原了白求恩大夫等国际友人的住室,再现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的历史风貌三号院辅助陈列 用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照片、文献、图表和文物,分“团结 御侮 共赴国难“、“西办功绩 永载史册“、“巍巍宝塔 中流砥柱“、“坚守阵 地 完成使命“、“当年红色桥梁 今日传统课堂“五个部分,系统地对“八办“的 历史背景、主要工作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介绍四号院专题展览 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向人们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 社会活动家海伦 o 斯诺在中国的革命活动华县渭华起义纪念馆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镇,南依秦岭,北临渭水,风光秀丽,气 候宜人。

连霍高速和陇海铁路从脚下横穿而过,西距西安 90 公里,东距华山风 景区 30 公里总面积 37000 平方米,由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陈列大厅、中心 广场和烈士纪念塔四部分组成,是陕西东部最大的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 教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红色旅游胜地1928 年 5 月,在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下,渭华起义爆发在斗争中建立了革命武 装——陕东赤卫队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旅(许权中旅)根据陕西省委指示, 在唐澍、刘志丹等人的率领下,易帜赴义,挥师渭华,挺进高塘,成立了西北 工农革命军工农武装相结合,先后建立了 48 个区、村苏维埃政府红色革命 风暴席卷渭华大地,地方反动政权土崩瓦解,迅速形成了以渭南塔山、华县高 塘为中心,方圆约 200 平方公里的红色武装割据区域面对蓬勃高涨的革命浪 潮,国民党反动当局调集重兵镇压,起义军民同仇敌忾,与反动派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斗争,终因寡不敌众等原因而失败渭华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 省委领导的,工农群众与军队相结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重要起义之一它 沉重打击了敌人,锻炼了陕西的党组织和人民,为以后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积 累了斗争经验,培养了干部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后人,1981 年以来,省、市、县、有关部门投资维修 了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1988 年又建成了渭华起义烈士纪念塔,邓小平同志亲 笔为纪念塔题词——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

同年建成渭华起义纪念馆并对外 开放,习仲勋同志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渭华起义纪念馆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陕西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馆内 收藏文物 157 件,各类照片 1200 余幅,文献资料 75 件(原件 32 件)特别是 完好地保存着 1927 年 11 月共产党员陈述善、李维俊带领高塘、谷堆两校师生, 用青砖鹅卵石铺砌的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它被誉 为镶嵌在渭华大地上的特殊标语,属国家一级革命类文物近年来,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渭华起义纪念馆建设工作,斥巨资打造红 色旅游精品,建立了古朴肃穆的渭华起义指挥部旧址,集声、光、电于一体的 现代化陈列大厅,园林式的中心广场、巍然屹立的烈士纪念塔四位一体的红色 旅游景区庄严、肃穆的渭华起义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和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八方宾 朋来此瞻仰学习、观光旅游,尽情领略红色故土那诱人的魅力!安吴青训班遗址此馆位于陕西泾阳县蒋路乡安吴堡村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为抗战 需要,在泾阳县云阳镇筹建旨在培养青年干部、发展抗日力量的训练班(简称青训班)青训班第四期以后迁至蒋路乡安吴堡村,时称安吴青训班。

青训班 以吴氏庄园为活动中心,其前部为青训班领导机关班部,中部为会议室和晚会 处,后部为青训班二连驻地望月楼为青训班副主任胡乔木及秘书处住处,其 东挑角楼为青训班主任冯文彬和教务处住处,其西为学员住处,其南为卫生处 和一连住处大操场位于吴氏庄园门前,其西北角大榆树上悬挂铜钟,青训班 作息以撞此钟为号迎祥宫为青训班会场之一,系排演节目和举办晚会的场所 1940 年 4 月,按照中央指示,青训班全部撤离安吴堡李靖故居、三原西安事变周恩来与杨虎城会谈旧址 李靖故居 1992 年 4 月 20 日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 代大将军卫国公李靖的府第,距今已有 1300 多年的历史故居又称“李氏园 “、“唐园“、“半耕园“、“杨虎城花园“等 1918 年,园主人家业衰败,将此园卖给靖国军,遂改名“靖国公园“靖国军司 令部就设在此园,靖国军总司令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