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讲读课文)教材分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通过竺可桢勤奋工作、严谨治学的两个片段,表现了科学家竺可桢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本课以竺可桢在北海公园细心观察物候和到野外工作为标志,可分为两段第一段(第 1-5 自然段)详写竺可桢持之以恒,观察北海公园的物候第二段(第 6-7 自然段)讲竺可桢深入实际,不畏艰苦,到野外工作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仿照课文句子造句2、通过理解课文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3、进一步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积累作文材料4、正确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五至七自然段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会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大意2、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地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具准备教具准备:PPT 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课时:教学课时: 4 课时课时安排: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理解生字新词在文中的意思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第三课时: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的基础上,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课时:查漏补缺,完成课后练习前置作业:前置作业:一、查字典二、查字典,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卓越、住宅、绘制、翔实、记录、依据、测量、关系、途径、崭新三、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竺可桢为什么宁愿每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2、竺可桢通过在北海岸边观察和情人帮助了解,记载了哪些自然现象?3、竺可桢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仿照课文句子造句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分层目标:分层目标:A 档:完全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能仿照课文句子造句B 档: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能仿照课文句子造句C 档:在老师、同学的引导、提示下,能基本理解词语的意思,口型到位D 档:能参与到课堂中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随句理解生字词语,仿照课文句子造句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题目是……(揭示课题,并板书)2、解题意 (结合图片,了解竺可桢)①读音节 “zhuóyuè” 、 “zhúkězhēn”区分“卓”与“桌”②理解“卓越”的意思高超出众高超出众③介绍竺可桢。
(引导学生说句子“竺可桢是我们卓越的科学家” )二、新授:二、新授:(一)找出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1、初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 (师领读,聋生跟读)2、一生上台找出生字,并打指语(二)学习生字及带生字的词语◆住宅: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区分“它”与“宅”2、理解词义◆拆换: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区分“拆”与“折”2、理解词义这里指拆下旧的换上新的这里指拆下旧的换上新的◆绘制: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2、理解词义画(图表)画(图表) ◆依据: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2、了解词义◆测量: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范写“酬”字2、理解词义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等的有关数值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温度、速度、功能等的有关数值◆途径: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2、理解词义◆崭新:1、出示词语卡片,齐读词语区别“冶”和“治”2、理解词义三)学习自己不懂得词语1、聋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得词语2、聋生上台写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师预设不懂得词语:面容清瘦、物候、翔实、初融、编制、限于、罗盘、高度表、潜力、开辟面容清瘦:容貌很瘦物候:生物的生命活动和非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蛰眠、迁徙以及始霜、解冻等。
翔实:详尽确实初融:刚刚融化编制:根据资料做出(规程、方案、计划等)限于:局限在某一范围之内,结合课文句子理解罗盘、高度表:结合图片认识潜力:潜在的能力和力量开辟:打通;开拓(四)仿写句子1、出示句子竺可竺可桢桢走北海公园,是走北海公园,是为为了了观赏观赏景物景物吗吗?不是他是来?不是他是来观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2、认识设问句为为了引起了引起别别人注意人注意,自自问问自答自答,这样这样的句子叫的句子叫设问设问句3、根据范句,仿写句子任老师那么严厉地对待学生,是为她自己吗?不是,是为了让学生成长得更好三、巩固:三、巩固:1、再读词语卡片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生字 3 行、词语 5 遍、意思 3 遍或 1 遍反思:Z 这节课的生字词语教学,说实话,是比较抽象的,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很多词语,我也是查字典或百度来的,所以在教学中,我紧密结合文本,让学生在语句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些结合图片,让学生认识,再跟他们讲讲用途由于课前有一部分时间用在思想教育上了,再被一些事情打搅后,进度没有赶上,如仿写句子要放在下节课中完成 (2013-3-18)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取得的成就。
2、学习竺可桢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科学家竺可桢,学习他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进入新课:一、复习旧知,进入新课:1、读词语卡片2、仿写句子二、理解文本二、理解文本一)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一)理解第一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后思考:①竺可桢是怎样上下班的?②理解“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他这样来来去去,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春天 ””(说明竺可桢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坚持了很多年,引出持之以恒)(二)理解第二而自然段的内容(二)理解第二而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二自然段,读后思考:①竺可桢是为了观赏景色吗?不是那为什么?(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他研究物候的目的,是要掌握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了解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便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 )(三)理解第三而自然段的内容(三)理解第三而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三自然段,读后思考:①竺可桢在北海岸边观察到什么?哪天桃花开了,哪天柳絮飞了,哪天布谷鸟叫了,什么时候燕子飞来,什么时候北海的冰初融,哪天杏花开了②作者用“哪天……,哪天……,哪天……” 。
突出了什么?(竺可桢的可敬形象 )(四)理解第四而自然段的内容(四)理解第四而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后思考:①“小口袋的盖布总是先磨坏了”突出了什么?(竺可桢观察井然有序,长期如此,持之以恒,小口袋布就是证明 )(五)理解第五而自然段的内容(五)理解第五而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五自然段,读后思考:①通过努力,他绘制了什么?(北京春季物候现象变化曲线图 )(六)理解第六而自然段的内容(六)理解第六而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六自然段,读后思考:① “不限于在北海观察”说明了什么?(说明竺可桢的观察拓宽了实业 )②他出去观察的时候,总带着什么?(罗盘,高度表,温度表,照相机 )③各有什么用处?(用罗盘定方向,用高度表测量海拔,用温度表测量气温,用照相机把一些景观照下来,作为科学研究的资料 )(七)理解第七而自然段的内容(七)理解第七而自然段的内容1、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思考:①他写出了什么?(《关于我国气候苦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关系》)②其中有哪些内容:(综合地分析了光、温度和降水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认为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潜力,指出发挥这些潜力应采取的若干途径,给气候工作和农业生产开辟了崭新的前景。
)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竺可桢为什么宁愿每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2、竺可桢通过在北海岸边观察和情人帮助了解,记载了哪些自然现象?3、竺可桢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1 1、、课文第 5-7 自然段抄写 2 遍2、完成课后 1 题勤奋工作5、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严谨治学反思:z 这节课主要是疏通课文,让学生知道竺可桢的两方面事情:一是“勤奋工作,二是严谨治学教学中,主要把 1、竺可桢为什么宁愿每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2、竺可桢通过在北海岸边观察和情人帮助了解,记载了哪些自然现象?3、竺可桢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三个问题贯穿整节课,在最后的巩固环节,学生基本上能回答出效果还是满理想的 (2013-3-19)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2、学习学习竺可桢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分层目标:分层目标:A 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会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B 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基本能给课文分段C 档: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尝试给课文分段D 档:在老师、同学的引导、提示下,能参与到课堂中。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地给课文分段,归纳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检查掌握情况一、温习旧知,检查掌握情况1、竺可桢为什么宁愿每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2、竺可桢通过在北海岸边观察和情人帮助了解,记载了哪些自然现象?3、竺可桢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二、学习新知,给课文分段二、学习新知,给课文分段一)快速读课文,尝试分段1、出示提示,快速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分段2、小组讨论,如何分段3、代表发言结果4、师生讲评,师总结二)读文本,归纳段意1、读第一段内容,归纳段意①齐读内容,思考②归纳段意,小组讨论③代表发言,师讲评2、读第二段内容,归纳段意①齐读内容,思考②代表发言,师讲评三)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学生思考回答3、教师总结,讲评(教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三、总结三、总结师:作者通过竺可桢勤奋工作、严谨治学的两个片段,表现了科学家竺可桢勤奋工作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第一段(第 1-5 自然段)详写竺可桢持之以恒,观察北海公园的物候。
第二段(第 6-7 自然段)讲竺可桢到野外调查和实践,写出了《关于我国气候若干特点与粮食作物生产关系》的论文反思:分段一直以来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虽然在前节课中已经渗透了,并通过板书已经把脉络理出来,但是很可惜,学生还是答错了,后来,我让学生观察上节课的笔记,再思考可以分几段,怎么分?学生们学乖了,知道分两段,但怎样分,还是有些分错了,哎!(2013-3-20)第四课时第四课时1、读课文,回答问题1)竺可桢为什么宁愿每天步行穿过北海公园上下班?他通过在北海岸边观察和请人帮助了解,记载了哪些自然现象?(2)竺可桢在调查研究中取得了哪些成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审题读题目,理清题意②学生回答,要求 AB 档能不借助文本,说出答案C、D 档能在文本中找出答案③鼓励学生上台写出答案④读答案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审题读题目,理清题意②学生回答③鼓励学生上台写出答案④读答案3、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讲竺可桢勤勤恳恳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审题读题目,理清题意②学生默读课文,回答③鼓励学生上台写出答案④读答案4、比较下面的句子有什么不同,再仿照第一句写一个句子。
1)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赏景色吗?不是,他是来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2)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来观察物候,做科学研究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①审题读题目,理清题意②学生回答第一句是设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③鼓励学生上台仿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