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3: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

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4MB
约13页
文档ID:19138678
专题3: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_第1页
1/13

专题三: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一、大气环流1 大气的组成及其分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氩、二氧化碳、臭氧) 、水体和固体杂质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高度(低纬:17~18km,中纬:10~12km,高纬:8~9km) ;平流层(水平运动为主— —有利于高空飞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小;存在电离层——有利于无线电短波通信)2 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3 大气的运动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 (上升气流—近地面低气压—阴雨天气;下沉气流—近地面高气压—晴燥天气)水平运动(风——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热力环流: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如: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气压高低的判断:A 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值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 高、低气压“高” 、 “低”比较的前提条件是都在同一海拔高度上近地面,一般气温高气压值低,气温低气压值高近地面和高空的高、低气压正好相反C 受气温变化(海陆比热的差异)的影响,大陆上(较海洋)夏季气压偏低,冬季气压偏高,气温和气压的年较差大。

1)城市风 (2)海陆风(3)山谷风 谷风(如图 a) 山风(如图 b)风:高空大气中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斜交等压线作用力 对风速和风向的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 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决定风向和风速地转偏向力 只影响风向摩擦力 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力风力大小的判断: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来判断风力大小: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越小风向的确定:根据等压线的高低以及气压场所处的南北半球确定任意地点的风向 (手势辅助:北半球用2右手,南半球用左手)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右后方,低气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气压在左后方,低气压在右前方4 气压带和风带(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形成:三圈环流——低纬度环流圈(热力) 、中纬度环流圈(动力) 、高纬度环流圈(热力)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北半球冬季——南移(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单一控制: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温带海洋气候——西风带;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5 南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南半球——带状北半球——块状被切断的气压带 亚欧大陆 太平洋 大西洋1 月 副极地低压带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7 月 副热带高压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东亚季风&南亚季风的比较季风类型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源地 亚洲内陆 太平洋 亚洲内陆 印度洋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炎热、湿润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二、天气系统(一)关于气温的变化、分布、成因及逆温(1)气温的变化①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当地地方时 14:00)左右②气温的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凹地(山谷)>高地(山峰);低纬度>高纬度;晴天>阴天。

③年变化:回归线之间的赤道附近地区为双波型:气温最高 4 月、10 月,气温最低 7 月、1 月3地面性质南北半球太阳辐射最强月气温最高月太阳辐射最弱月气温最低月年较差大陆 北半球南半球 6 月12 月 7 月1 月 12 月6 月 1 月7 月 大海洋 北半球南半球 6 月12 月 8 月2 月 12 月6 月 2 月8 月 小(2)气温水平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分布特点 气温分布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和谷地气温较高;寒流经过,气温较低,暖流经过,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洋流、海陆分布冬季等温线密集,基本与纬线平行1 月 0°C 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重合 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白昼越往北越短;冬季风(大气环流)中国夏季等温线稀疏,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太阳辐射,北方昼长(2)大气逆温现象的成因及其危害①逆温的含义:对流层某一高度范围内有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异常现象②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③逆温的危害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大气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二)天气系统1 天气是指大气的短期综合状况主要的天气系统有锋面、气旋与反气旋42 低压槽部位气流辐合,而高压脊部位气流辐散,故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内锋面两侧气温差别较大,故锋线附近等温线比较密集三)气候类型(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及自然带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特点 主要成因 自然带及动物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0之间 全年高温多雨 处在赤道低压带控制下 热带雨林带;猩猩、河马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 10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全年高温分干湿季两季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气团,形成湿季;信风带控制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形成干季热带草原带;长颈鹿、羚羊热带季风带南、北纬 10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夏季风(西南风)来临,赤道气团带来大量降雨,冬季风(东北风)来临受大陆气团影响,降水明显减少热带季雨林带;大象、孔雀热带热带沙漠气候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 30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常年炎热干燥 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 热带大陆气团 热带荒漠带单峰驼亚热带季风气候在南北纬300-40 0的大陆东岸夏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风时,热带海洋气团带来大量降水,气温高;冬季风时,受大陆冷高压影响,降水减少,气温也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在南北纬300-40 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处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夏季副高控制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暧湿多雨亚热带常绿硬 叶林5温带季风气候中纬亚洲大陆中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冬季风时,陆地冷高压控制,寒冷干燥;夏季风时,受海洋气团控制,暖热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松鼠、黑熊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终年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终年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黄羊、旱獭双峰驼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南北纬 400―60 0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湿润 全年受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南北极圈附近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和极地海洋气团控制亚寒带针叶林带驼鹿、紫貂苔原气候 极地附近 全年严寒,降水 少, 所处纬度高,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极少 寒带苔原带驯鹿、北极熊寒带 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内陆 全年酷寒 同  上极地洋原带北极熊、海豹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2)10 种气候类型的判断(3)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1、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少的气候类型)有四种: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苔原气候。

62、只分布在大陆东岸,西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两种: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只分布在大陆西岸,东岸没有的气候类型有两种: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4、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北美洲(11 种) ,其次是亚洲(10 种)5、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和高山气候(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六个大洲) 6、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 、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7、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8、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随堂练习(一)大气习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表示________,B 表示________,C 表示________2)该图主要表示的大气的热力作用是________3)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时,图中字母 C 将发生变化,其趋势是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

2.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 5 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 时读图回答下题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  )A.5 时、20 时大气较稳定 B.12 时、15 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4. 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列表比较 A、B 两地大气物理性质及天气状况A 地 B 地7气温 气压 垂直方向 气流运动方向 水平方向 天气状况 (2)在图中用“→”画出热力环流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 A、B 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___,当地吹________风4)如果 A、B 之间的温差增大,则该区域的热力环流势力将________(增强、减弱)二)气压带风带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位于 30°N 附近 B.乙点位于 30°N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读某地多年平均的月降水量及月均温点散布图,回答 6~7 题。

6.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30°N~50°N 之间 B.10°N~30°N 之间 C.0°N~10°S 之间  D.10°S~30°S 之间7.该气候的成因可能是( )A.副高与西风交替影响 B.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C.赤道低压与信风交替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图“风带示意图”,回答 10 题10.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风带,是上述图片中的哪个?( )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完成 l1 题11.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 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二、综合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可知,A、B、C 三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试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2)图中大陆西岸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布特点为_________,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 C、D 两地纬度相当,气温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82.左图是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右图表示两个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⑵ 左图表示是_____(南、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其中③表示_______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