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43.02KB
约27页
文档ID:585488926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_第1页
1/27

第七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思政部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要有新突破2)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第一节第一节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一、改革的历史必然性一、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1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所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根本规律这个规律,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人们的思想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斗争基本结束 “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展生产力 ——毛泽东毛泽东 邓小平深刻指出:邓小平深刻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 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建立单一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是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制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而是在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下,使我国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适合生产力度下,使我国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僵化的发展状况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2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注:(注:《《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选》》第第3 3卷,第卷,第370370页)页)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 1、改革的性质、改革的性质基本制度基本制度,是指该社会形,是指该社会形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

度具体制度具体制度,则是由基本制,则是由基本制度所决定和派生的运行机度所决定和派生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的体系等的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是,是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指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这种基本制度,在整治制度这种基本制度,在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则是指,则是指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和科研体制等等制、教育和科研体制等等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治体制,改革具体制度,扫除障碍,解放生产力 2 2、改革的原则、改革的原则((1 1)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 ((2 2)必须坚持)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的根本原则3 3)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1 1、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2 2、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3 3、社会生活的变革、社会生活的变革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 1、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发展是目的,是改革与稳定的基础 2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3 3、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社会稳定是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第二节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代化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管理方法 ( (《《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文选》》第第3 3卷,第卷,第373373页) )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 1、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1)(1)试点和起步阶段试点和起步阶段(1979(1979——19831983年年) ) (2) (2)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向沿海地区扩展阶段(1984(1984——19911991年年) ) (3) (3)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加速步伐、全面推进阶段(1992(1992年春至今年春至今) ) 2 2、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

第一个层次是经济特区 第二个层次是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第二个层次是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第三个层次是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四个层次是内地第四个层次是内地 3 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 1、要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要发展开放型经济,使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现互接互补济实现互接互补 2 2、实施、实施“走出去走出去”战略,坚持战略,坚持“引进来引进来”和和“走出去走出去”的有机结合的有机结合 3 3、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改善外贸结构 4 4、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质量和水平 5 5、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1 1)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 ((2 2)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在一些关键部门与)在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在一些关键部门与领域积极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保证国家的根领域积极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保证国家的根本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本利益不受危害和威胁 ((3 3)合理利用)合理利用WTOWTO规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规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 4)合理利用外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合理利用外资,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5 5)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完善金融市场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 ((6 6)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设计)建立国家经济安全的监测和预警机制,设计一套监测指标,随时进行监测和调整国内外政一套监测指标,随时进行监测和调整国内外政策,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和高效运行,确保国家策,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和高效运行,确保国家经济不受重大损失经济不受重大损失 思考题:思考题:1 1、如何理解、如何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和发展”??2 2、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