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顺序和人格 儿童在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交往过程中学会分享与独占、合作与竞争、 支配与服从 等行为模式决定兄弟姐妹的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儿童在兄弟姐妹们间所处的 序列位置 头生子女而言,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到来充满着热切期待,由于缺乏抚养经验, 他们的到来也许会在双亲的关系中投下危机的阴影长子(女)更加希望获得母 亲的承认和帮助 父母可能对头生子女期望过高;有些情况下, 虽然较大的孩子 还不具备看管弟或妹的能力, 但家长却要求他们去做,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巨 大的挑战不过,最大的挑战是长子(女)感受到的由于弟(妹)的出生使自己 在家中的优越地位被剥夺,从而产生威胁和不安全总之,头生子女具有更大的取得成就的愿望为了适应他们在家里孩子间的“领 导”地位,他们一般行事更似成人,更有社会责任感,更能顺应社会压力,更容 易产生内疚和不胜任感; 他们比较愿意选择与儿童有着父母式关系的职业,比如 教师但他们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产生焦虑 长子长女-------------------------------------------------------------------------------- 他们通常是父母眼中最完美的孩子:听话,懂事,负责,勤勤恳恳。
他们尊重权 威,不敢犯错误,害怕让父母或其他权威的人失望;相对于弟妹而言,他们通常 服从性高,观念保守,对自己的地位容易焦虑,情绪容易紧张,需要花较长时间 排遣不愉快; 他们非常希望获得别人的敬仰和尊重,甚至宁愿为此去勉强自己做 些根本不喜欢的事情在工作中: 他们倾向选择成就较高的工作,通常是很出风头的工作 他们通常拚 命工作,总是感到对一切都负有责任; 轻易不会要求帮助, 即使把工作交给别人, 也会不断担心别人会把事情办砸;因为渴望关注和权威的认可, 他们通常也最介 意排名和地位作为配偶和朋友:他们在婚姻中控制欲较强,习惯用“发号施令”来占据支配地 位,因此,如果双方都是家中的头生子女,常常会发生争战;而如果他们找到一 个在家中排行较小的伴侣, 则容易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他们较难交友, 通常只 有几位亲密的朋友; 但是,尽管他们貌似独立, 事实上还是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认 可挪威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指出老大普遍比弟妹更聪明,平均智商高出3分; 老二又比老三高出1分 此外,他们更多从事高收入职业2007年 6 月《科学》 Kristensen博士2007 年 6 月《科学》 Sulloway 博士) 长子由于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因此在教育和情感方面往往得到父母更多投 入和关注。
长子(女)因为肯定能得到父母的宠爱,往往倾向于维持现状,尊重 权威,他们勤勤恳恳,办事准备充分,一般来说,在学校的功课较好,往往在学 术界和名人录中出现的比例较大《叛逆心理》弗克兰 .萨洛韦) 最小的孩子-------------------------------------------------------------------------------- 他们永远是家里的宝贝,即使长大了,仍看来年轻、可爱,比其他的孩子更 任性,也更乐观;他们总是无忧无虑,具有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比如伟大的讽刺 作家伏尔泰和马克·吐温);他们常指望得到别人主动的帮助,也常常看来比较 无助;他们会“违背”父母的期望,经常与责任感作斗争,迟迟不愿意长大;他 们在生活上比较不讲规矩,常常迟到、拖延或失信在工作中:他们通常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相对于哥哥姐姐而言,他们对音 乐、美术等艺术方面的工作更感兴趣; 他们是天生的冒险家, 无论选择哪种职业, 他们都是那个领域中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他们容易成为好的合作伙伴, 因为他们 具备与人建立关系的能力; 另外,他们的社交技巧也让他们可以成为不错的销售 人员;他们习惯逃避责任,若处于负责任的高位,常会感到不知所措或不安全, 难以作出决定。
作为配偶和朋友:他们经常使用“哭泣”或“撒娇”等小策略,通常拥有充 满乐趣、成功的婚姻和友谊; 他们更看重自己的快乐, 因而常会违反父母的期许; 另外,若来自大家庭,他们可能很在意自己的私人空间幼子的生存环境相对艰难, 他们从小就要学会如何改变逆境,于是逐渐形成 一套幼子独有的生存技巧,专家们称之为“弱势策略”弱势策略”中最有效的 一招是幽默 风趣幽默的人总招人喜欢, 幼子往往利用这一点巩固在众多兄弟姊 妹中的地位,成为一家人的“开心果”既然有责任感之人的位置已旁落他人, 他们要么去竞争这一位置, 要么就另辟蹊径, 寻找能避免直接竞争的适合于自己 的位置萨洛韦说:“后出生的孩子更有可能接受科学与社会领域激进的创新思 想他们更容易将自己归于处于劣势的一方,支持争取平等的事业比如伏尔 泰、乔纳森·斯威夫特、马克·吐温等都是家中的幼子; 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 科 尔伯特常对人说,他是家里11 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此外相比起长子, 幼子更富有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因而在美国的禁酒运动 中, 年幼者持左翼激进立场的人数是他们兄长的18倍从 18 世纪中叶解放黑奴 的运动中 , 也可以看出出生顺序如何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
这就难怪像圣雄甘 地、马丁路德·金、托洛茨基、卡斯特罗、阿拉法特等在家中都是小弟弟 中间子女-------------------------------------------------------------------------------- 他们似乎是受出生顺序影响最大的孩子,当作为家中最小成员的位置被取 代,这种冲击让他们一直努力寻找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和角色;他们缺乏最大、 最小孩子的特权与宠爱, 因而缺乏安全感, 不擅长主动或独立思考; 他们擅长和 所有类型的人打交道,常常成为技巧高明的谈判人,发展出优秀的社交技巧在工作中:为了使自己感到重要, 排行中间的孩子也许很有竞争心,尽管他 们不直接跟家人竞争;他们通常善于处理人际问题,成为外交家、秘书、律师— —因为这些职务要求的不是雄心大志,而是智慧与耐心; 他们做中级主管也很不 错,因为他们了解别人的需求作为配偶和朋友: 他们的婚姻通常很美满; 因为他们出色的人际技巧, 非常 容易与任何其他出生次序的伴侣建立持久、完满的两性关系; 和朋友在一起, 他 们才容易感到内心长期渴望的独立与平等,所以他们十分渴望家庭以外的朋友中间的孩子他们的身份常常发生变化。
比如,他们曾经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直至弟妹降临;当兄长去世或因种种原因远离家庭, 他们又开始扮演长子的角色 当兄弟姊妹济济一堂时,他们的身份更加复杂,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既要照顾 弟妹,又要遵从兄长 中间的孩子常常发现自己很难建立一种自我认同感,除非他们是最大的女孩 或男孩,因为那会赋予他们区别于其他兄妹的自然差异点,从而有助于他们在家 庭中找到一个位置 总之,作为中间的孩子,多少要受点委屈:长子曾享有一段时间的“独子” 待遇,幼子也永远是家中的唯一, 而中间的孩子则几乎不会得到父母百分之百的 照顾和投入 萨洛韦说,多子女家庭常常存在一种 “U”形现象,即长子和幼子获得资源较多, 表现出众, 而位居中间的孩子则相对平庸一些萨洛韦曾做过一个情感测试,发 现老大、老二和老幺关于自信度的图表正是一个“U”形曲线《叛逆心理》 弗克兰 .萨洛韦) 此外,在多子女家庭中, 孩子要想得到更多关注, 有一个办法是观察兄长的 行为举止,然后自己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所谓的“抗同一性”现象如果第一 个孩子成绩优异、勤于工作,第二个孩子则很可能是个懒鬼, 而第三个孩子在“抗 同一性”的作用下又会变得勤快,其后的孩子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一个“之”字 模式。
这一模式将持续到他们长大成人因此在“抗同一性”的驱使下,中间孩 子的发展也许就不那么乐观了 当一个家庭存在虐待儿童现象时, 长子往往会放弃与父母之间相对亲近的关 系,挺身而出,成为弟妹的保护者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无地位下降的苦恼和打击,他们永远是家庭关注的中心 然而到学校时他们将承受这种打击, 因为在学校不可能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人们关 注的中心 家庭中孩子年龄间隔的不同, 使得较大的孩子对弟妹的看待、 所感受的威胁 的程度,以及他们之间的竞争和对抗的程度也不相同2~4 岁的年龄差距对大 孩子来说是最容易产生威胁感的如果她比弟妹只大1 岁左右,那么,当弟妹出 生时她的自我意象还是模糊不清的,因此,她还不能将新生儿视为争夺父母感情 的主要对手 如果她比弟妹大五六岁, 她已经很好地建立了自我意象,就会较少 感到威胁,她可以对小弟弟小妹妹扮演“英雄”的角色,作为他们认同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