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报告制度培训风险报告制度培训目目 录录一、制度出台背景二、制度主要内容三、补充说明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u为什么要制定为什么要制定《《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Ø经营管理风险的需要Ø建立现代银行基本制度的要求 n从内部情况看:从内部情况看:Ø风险管理部门成立时间不长Ø全行信息未能有效共享n从外部情况看:从外部情况看:Ø战略投资者、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评价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u风险报告的实质、目的、基础是什么?风险报告的实质、目的、基础是什么?Ø实质:有关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及传导过程Ø目的:经营决策(管理处置风险)和考核评价Ø基础:风险监测 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u风险报告的层次风险报告的层次Ø向投资者、社会公众的报告(如:年报、半年报等)ü报告部门:董秘办Ø向外部监管部门的报告ü报告部门:各相关部门Ø向监事会的报告 ü报告部门:各相关部门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u风险报告的层次(续)风险报告的层次(续)Ø向董事会的报告ü报告部门:风险管理部?CRO?Ø向高管层的报告ü报告部门:风险管理部?各相关部门?Ø向风险管理部门的报告ü报告部门:各相关部门、下级行风险管理部门Ø业务部门的内部报告ü报告方式:逐级。
下级对口部门向上级对口部门报告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u各部门在风险报告中的角色各部门在风险报告中的角色Ø风险管理部门ü风险管理的牵头、专业部门,首当其中,需发挥重要作用Ø其他业务管理部门(中后台部门)ü负责本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Ø各业务经营部门(前台部门)ü负责本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n报告首先和工作职责有关,而职责取决于部门定位,即在组织中的角色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出台背景制度出台背景u三道防线与五道防线理论三道防线与五道防线理论Ø三道防线ü第一道防线:业务部门的自我控制ü第二道防线:风险部门的专业管理ü第三道防线:审计部门的再监督Ø五道防线ü第一道:业务部门——对管理层负责ü第二道:风险管理部门——对董事会负责ü第三道:内部审计——对股东负责ü第四道:外部审计——对投资者负责ü第五道:外部监管部门——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目目 录录一、制度出台背景二、制度主要内容三、补充说明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制度主要内容第一部分 总则第一部分 总则u风险报告的定义各级行有关部门和经营单位及时发现并准确反映本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状况,使高级管理层及外部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全面风险状况并做出相应决策的管理活动。
u风险报告的原则Ø全面性完整覆盖全部机构、人员和业务的所有风险Ø及时性在事前和事中反映风险状况,在规定的时限内履行报告责任Ø准确性在分类科学、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客观、准确反映风险状况Ø保密性风险报告是内部报告,信息传递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并遵守有关保密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规定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制度主要内容第二部分 报告种类第二部分 报告种类u风险报告分为风险分析报告、风险事项报告和风险管理报表三类Ø风险分析报告包括全面风险分析报告(针对各项风险总体状况)和部门风险分析报告(针对某一业务条线全面或单项风险状况)两大类,分为季度报告、年中报告和年度报告Ø风险事项报告包括风险监测报告、风险事件报告、风险检查报告ü风险监测报告对发现的内外部风险因素及时揭示报告,以防范和化解一定范围内的系统性风险ü风险事件报告对发现的风险事件经过、发生原因、损失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等进行报告,分为首次报告和后续报告ü风险检查报告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或风险隐患进行报告Ø风险管理报表用数据表格形式对显现(潜在)因素和现状(征兆)信息进行定量分析,可作为风险管理报告的附表或单独报告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制度主要内容第三部分 报告主体和对象第三部分 报告主体和对象u全面风险分析报告的报告主体是各级行风险管理部门。
报告对象是本行高级管理层和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如有规定,应向属地有关监管机构报告u部门风险分析报告的报告主体是各级行承担或者管理风险的部门报告对象是同级风险管理部门、上级行对口业务部门u风险监测报告的报告主体是监测部门若监测部门为业务经营管理部门,报告对象是同级风险管理部门和上级行对口业务部门;若监测部门为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对象是本行主管行长和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u风险事件报告的报告主体是事件发生单位的业务管理部门报告对象是本行高级管理层、同级风险管理部门、上级行处理该类事件的主管部门、上级行对口业务部门u风险检查报告的报告主体是内部检查的组织执行部门或者配合外部检查的牵头协调部门报告对象是本行高级管理层、同级风险管理部门u风险管理报表的报告主体和报告对象根据各类风险管理报表具体要求另行确定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制度主要内容第四部分 报告形式和内容第四部分 报告形式和内容u全面风险分析报告:各项风险总体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风险趋势及对策建议等部门风险分析报告:本部门业务条线所涉及的各类风险状况,报告内容参照全面风险分析报告u风险监测报告:宏观经济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产行业风险、区域风险、产品风险、客户群风险、业务管理风险、人员风险、信息系统风险等。
着重点是反映某一类带共性的风险问题u风险事件报告:事件发生单位(部门)、部位、时间、事件类别、事件经过、原因、涉及人员和财产情况、事件影响范围和风险评估、已采取措施、拟采取措施等u风险检查报告:检查单位和被检查单位名称、检查时间、内容、范围、方式、发现问题列表及整改要求等重在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督促落实整改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制度主要内容第五部分 报告路径和时限第五部分 报告路径和时限u全面风险分析报告: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应在每季后7日内向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报送部门风险分析报告:省分行承担或者管理风险的各部门应在每季后7日内向风险管理部报送u风险事件报告:事件发生单位(部门)在按原有的相关制度办法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向有关事件管理部门进行报告和处理的同时,应立即向同级风险管理部门作首次报告风险管理部门接到风险事件首次报告后应初步核实了解事件情况,符合向上级行报告标准的,立即向上级行风险管理部门报告符合向省分行报告标准的,二级分行应在事件发现后二个工作日内向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报告事件发生单位(部门)在已报告的事项发生重要变化、事件处理取得重要进展、以及事件处理完毕时,应及时主动按上述程序进行后续报告。
同时,二级分行风险管理部应按季汇总,于每季后7内日将《风险事件报告统计表》报送省分行风险管理部u风险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完成后,内部检查的组织执行部门或配合外部检查的牵头协调部门应及时将了解到的有关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向同级风险管理部门通报风险管理部门根据检查发现风险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程度,向上级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原则上正式纳入外部检查工作底稿的风险事件均应向省分行风险管理部报告u风险管理报表:按照各类风险管理报表路径和时限具体要求进行报告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制度主要内容制度主要内容第六部分 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第六部分 组织实施和评价考核u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设置和职能,保持风险管理部门的风险报告独立性和权威性u提高风险报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风险管理部门要对风险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进行必要的核查,并定期通报报告情况,评价报告效果,把风险报告的全面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纳入评价考核指标,不断探索和完善风险报告评价制度和考核指标体系u实行风险报告奖惩制度对及时发现风险、挽回或减少我行损失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相关行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存在迟报、漏报、瞒报、误报、谎报、违反保密管理有关规定的,要追究责任,予以处罚。
目目 录录一、制度出台背景二、制度主要内容三、补充说明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补充说明补充说明u由于总行尚未确定风险管理报表样式和要求,目前风险管理报表暂以日常手工报表为主u除风险管理委员会或专门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的风险报告外,各相关部门对高级管理层和外部监管部门报送涉及风险事项的报告均应会签同级风险管理部门u下一阶段,省分行将对各行风险报告工作进行不定期通报和评价,评价的重点是主动性和及时性风险报告制度风险报告制度补充说明(续)补充说明(续)u风险报告是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一项日常性、常规性的工作;是一项全行性的工作,涉及到各职能管理部门和各业务条线u要求:Ø各行要指定专人(2人,A/B岗)负责风险报告工作事宜Ø遵守报告制度,按要求履行报告职责Ø强化风险意识,不断提高报告质量和水平Ø 积极探索实践,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