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

mg****8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2MB
约20页
文档ID:50675239
猴头菇高产优质栽培_第1页
1/20

猴头菇猴头菇 高产优质栽培高产优质栽培一、猴头菇的营养、保健作用一、猴头菇的营养、保健作用营养作用:蛋白质26%、碳水化合物 45%脂肪4%; 人工栽培猴头菇氨 基酸是野生的4倍 • 保健作用 • a 防癌和治癌:多糖体、多肽等对癌细 胞有抑制作用;防癌、治癌的机理还包 括其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 和淋巴细胞活性、增加重要器官的循环 血量 • b 滋补强壮,调节血循环和免疫作用 目前,国内外猴头菇的人工栽培有瓶栽 法和袋栽法两种瓶栽法用瓶装料,灭 菌后瓶口接种该法成本高袋栽法装 于塑料袋内,灭菌后打孔点播种该法 发菌期长,产量低而不稳,畸形菇多 二、二、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1、技术简介、技术简介本技术在猴头菇生物学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不采用常规 的袋栽法进行打孔、接种,用散播的方法实现微种粒高密 度接种,该技术的特点是:a 接种后菌丝萌发生长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发菌期短, 省工省时,生物转化率高及质量好b 不属纯培养,要考虑菌群的竞争关系和竞争优势c 要降低可萌发种粒的大小,要求进行菌种选育和对菌 丝生长进行科学的生态调控本技术通过抗性强、活性高 的菌株选育、优质菌种制备、培养料选择和调制、微种粒 高密度散播种工艺及发菌和子实体生长中的生态调控实现 猴头菇开放料散播种栽培技术,达到其高产和优质。

2.2. 猴头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猴头菇生物学特性的研究a 在母种制备和组织分离中,菌丝在PDA培养 基中生长不良,加木条浸出液不明显,加木条 时菌丝浓密,长速快,显示木质素和纤维素的 促生长作用 b 有极强的酶活性,在改良PDA培养基和木渣 培养基中,极小的种粒可萌发这是低等真菌 的特性,该特性有利于育种和高密度接种营养营养子实体生长阶段,相对湿度80-90%为宜,湿度变化影响子实体的含水量及色泽温度温度湿度湿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4 ℃ ,在30-34 ℃ 时,仍能有效地抑制常见杂菌子实体生 长温度为5-26℃,5 ℃以下则出现不可逆 的损伤菌丝生长需较多的O2,子实体生长时通气不良 则子实体珊瑚状珊瑚状菇的出现与CO2浓度和 猴头菇代谢产生的挥发性气体有关光照光照150-800勒克斯,光弱则子实体分化不良, 生物转化率低,强则色黄空气空气• • 致子实体畸形的环境因素致子实体畸形的环境因素 已知的有甲 醛,二氧化硫和氨气等• •PHPH值值 喜偏酸性,栽培中不可加石灰, 宜加缓冲剂• • 猴头菇和常见杂菌的关系猴头菇和常见杂菌的关系 有关的杂菌主要 有毛霉、链孢霉、木霉和放线菌等。

• a 生态差异 以上霉菌和猴头菇有相似的营养和PH值要 求;对抗真菌药物有相似的敏感性;温度要求有差异,各 霉菌的适宜温度为20-30 ℃,猴头菇菌丝为12-26 ℃ • b 竞争和拮抗 毛霉和链孢霉主要表现为竞争,木霉和 放线菌表现为拮抗 • c 影响竞争结果的因素 营养;温度;菌群密度代 谢率和毒性) • d 生态防治 提高培养基的C:N比值;低温发菌;降低 杂菌密度,不用木霉霉变和发酵培养料3 3 、、 品种选育品种选育 • • 品种筛选品种筛选 指标为抗性和活力• • 品种选育品种选育 方法主要包括有性繁殖、人 工诱变等改良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4 4 、、 菌种制备菌种制备 • • 母种:母种:用PDA加木条培养基 • • 原种:原种:用木条培养基,需用营养液浸泡 • • 栽培种:栽培种:20—30%的玉米粉和70—80%的细木 屑作培养基的主料播种时易分散成微小颗粒, 萌发快,能形成和保持其竞争优势 5 5、培养料选择、培养料选择• • a a 种类要求:种类要求:棉籽壳、玉米芯粉及杂木木屑 ,辅料用麦麸、玉米面及稻糠等b b 质量要求质量要求: : 无绿色木霉霉变、未发酵。

6 6、、 栽培料制备栽培料制备• • 配方举例配方举例 • 棉籽壳42%、木渣40%、麦麸16%、石膏2% ,料水比为1:1.2石膏可加至5%,以控制 PH值水的含量宜少,以利于菌丝同步生长 中高代谢对O2的要求 • • 常压蒸汽灭菌灶的建造常压蒸汽灭菌灶的建造 带保温层,可节煤 ,灭菌均匀,灭菌室和接种室要连体、隔离• • 灭菌时间灭菌时间 3小时内升至100 ℃ ,98—100 ℃ 保持8小时 7 7 、、微种粒、高密度播种(散播种微种粒、高密度播种(散播种 )) 接种室消毒接种室消毒a 降尘; b 防空气对流; c 硫磺薰蒸• • 播种播种 • a.人工散播,半人工散播和机播 • b.多功能散播种机的构造:包括碎种、搅拌和 成袋三部分 • c.使用方法、优点:用前消毒、均匀进料优点 为减少料内杂菌密度,提高工作效率8 8 、养菌、养菌• • a a 温度:温度:8-20 ℃b b通气:通气:根据菌丝代谢强度打主孔 和侧孔9 9、、 出菇管理出菇管理• • 温度温度 5-26℃,不可低于5℃• • 通气通气 协调通气、湿度和温度的关系,确定最小通气 量。

影响最小通气量的因素包括温度、生物体密度( 包括土壤微生物)调控方法用可调节的侧窗和天窗 • • 光照光照 150-800勒克斯,且要均匀控制有害气体 远离化工厂和电厂等 猴头菇人工栽培前景猴头菇人工栽培前景• 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使猴头菇以普 通蔬菜的价格进入百姓的菜篮子 • 为制药、生产饮料、冲剂等提供廉价的原材料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