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教学反思一年级八班张娟咏鹅是北师大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主题课文,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古诗 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咏鹅只有 18 字: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 个句子, 3 个韵脚(梭坡辙),1 个对子(后二句) ,写了 4 种颜色, 3 种动态,有声有色,单从文字上看,已是极美了咏鹅这篇课文不少学生已经会背这首诗了,所以本课教学我把目标放在:认字6 个,写字 4 个;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情诗景,体会鹅的美,从而喜欢鹅,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在教学中,我做的比较好地方有:第一个环节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和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 而谜底就是大白鹅鹅 这个环节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是、感受画面我出示图片(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它美吗?美在哪?图上还有那些地方让你觉得美?美在哪里?在这个环节我的本意是希望由小朋友来观察图,并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完整的说一句话)但是这个目标并没有很好的达到 这个环节老师说的比较多, 学生说的比较少。
这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注意还有一点,当同学观察完这幅图时,如果我能够让学生再整体的描述一下整幅图的话,效果会更好!接着,我为孩子们描述了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诗咏鹅的故事,由于听的是同龄孩子的故事,学生个个听得入了神,由此导入新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第三个环节,学会朗读古诗让学生通过看画面,有感情朗诵,读出节奏,读出韵脚,读出抑扬顿挫,使诗的语言活起来,从中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但是在朗读的时候形式比较单一,而且读的不够充分第四个环节,认识本课字词在此处,我采用了“变字小魔术”,“开火车回答问题”等形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比较好第五个环节是结合插图, 理解诗意,体会鹅的美及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这个环节比较失败,可能是我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孩子在理解诗意时比较吃力,课堂气氛顿时从活跃陷入低沉第六个环节设计的是古诗新唱, 本来想以这个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然而由于时间原因没能完成本节课下来虽然有不少的亮点,但是问题也比较多比如,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够恰当,前松后紧;对学生写字的指导不到位,没能体现出生字与拼音的关联; 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比较单一, 不够多元化;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唱读较为严重, 这说明平时我的教学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还不够到位,应该加强教师的示范朗读,注重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感受老师的语速, 从而有效改变唱读情况; 仍然有一部分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是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是听课习惯不好?是形式较为单一?我的教学应该关注这部分的学习状态,否则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将留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