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挑华车》高宠形象塑造_艺术理论论文 《挑华车》是一出武生重头戏,演出此剧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演者来说,首先,一定要掌握和达到一定程度的基本功技术要求,尤其是对腰功、腿功、圆场、大枪花、摔叉等技巧要求很高,其次,就是所扮演的高宠,是一位有身份、地位的人物,他的言行举止神态要有大将气质,演员在舞台上要压得住,虽武但不燥所以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磨练,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此剧此剧高度集中了长靠武生戏的各种技术技巧,并给不同的演员充分的展现空间因此,该剧也成为衡量长靠武生演员水平高低的标尺该剧的情节、场次、路数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人物的性格刻画、情绪变化、技巧的安排上,有不同的理解和处理演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给予舞台表演合理的设置安排,使表演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一、把握准人物基调是演好此剧的重要前提 过去一般都是把高宠作为一个效忠封建帝王的一介勇夫来演,舞台上过多地表现高宠的高傲自大,无组织无纪律,以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其实,从高宠的身份地位和他怀有高超的武艺及其性格特征来分析,确有他刚愎自用的一面,但我认为不能只从这一面来表现他我们看到的高宠是一个可爱的英雄。
他武艺高强,忠心报国,大敌当前,积极请战在岳元帅点将出战但因他初来牛头山,担心他不明情况而没派他任务时,他何等的焦急,慷慨陈词,力争上阵杀敌,表现出一个军人临敌无畏的斗志和勇敢精神;观阵时,当看到元帅败下阵来,他毫无畏惧,单枪匹马冲下山去,孤身一人闯入敌阵,英勇拼杀,击退了敌人;最后在追杀敌军时,终因战马体力不支,以身殉国他的死是如此壮烈,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孤胆英雄,在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勇于献身的勇士,可敬可颂 二、高宠表演技巧及动作语言的解析 《挑华车》作为一出传统经典折子戏,在前辈艺术家长期演出实践的打磨过程中,形成了规范和严格的表演程式和语言起霸:高宠“起霸”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高宠背朝观众从里面走出,上右步,上左步,转身,微颤靠旗,脸朝前凝神蹬式亮相这一亮相意在突出高宠威武的形象之后是三个往前行进的抬腿蹁“月亮门”,它非常重要,几乎每位演员演《挑华车》都有三蹁腿,但把这个动作做到位有一定的难度,它体现了高宠步履稳健的大将气势,同时又让观众欣赏了你的技术功力走到台口缓式,往后拉,退至九龙口处,起云手,右跨腿,踢左腿往下一沉,再抬起至九十度,盘回到右腿上一沉,向前垫右腿起蹦子转身,甩靠旗骑马蹲裆亮相。
这一组表演动作要少而精,做的干净利落,从三蹁腿的稳健中,又体现武将矫健的一面接下来缓式,由慢到快,背朝观众拉至左台口,准备第二组动作这一组动作要做足,我认为这是整个“起霸”的高峰起式的云手,要先领观众的神,同时吸腿转身蹬式,这个动作要夸张强化,要给观众明显的信号,它就像标点符号中冒号的作用,提醒观众注意,你要走技巧的东西了这一组动作,节奏快慢变化要鲜明,快中有慢,动中有静,一气呵成,并要人感觉到剧中人物的武艺和表演者的技术功力都是游刃有余的拉回九龙口的一整两整,要突出两个踢腿动作,一整踢左腿,双手交错左蹬式,二整踢右腿,双手交错右蹬式,然后整盔理甲,双手在胸前抄小云手撕开亮相这一组动作是“起霸”中最具有代表的,动作语汇很鲜明地表现出了武将身穿铠甲紧绳搭扣的行为状态 《挑华车》“起霸”尤为重要一是,高宠的第一次出场,通过几组高难度的动作技巧,来表现高宠在准备出征,精神抖擞,充满必胜信心的一种精神状态观众通过”起霸”就能领略到演员的精神气质、技术功力的优劣,因此我们常说头场“起霸”把观众“拿下了”后面的戏就“好唱了”二是,它给下一场戏一个好的铺垫满营众将,个个摩拳擦掌,整装待命,高宠气势高昂,志在出战,这样就给接下来“闹帐”的戏埋下了伏笔。
闹帐:元帅升帐后,众将两边八字站定,这时高宠并不是置身于诸将之中默默地待命从神气上来讲,高宠应和出场“起霸”时一样,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当元帅念到“击鼓听点”时,通过一个微小的整腕动作,表现高宠此时的心理动态作为一员大将,这次出征,元帅定会委以重任结果诸将均有委派,唯独没有点到他当他听到元帅说“余下之将随营调遣”,他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观众很清晰地看到高宠对元帅这一命令的忿忿不满但又不能抗命不遵,只能努力克制自己的一系列微妙的心理活动和变化 出帐时,应延续不满和克制的情绪,手拿着令箭,迈着方步高宠感到这已经是既成事实,没有更改的余地,作为一个军人,他知道军令不可违他的情绪逐渐由激动转换成平静,走出大帐他想自己身为一员大将,凭着一身武艺,竟落得个执掌大纛旗,不禁失声大笑然后止笑一看令箭,硬转身蹬式下场在这里一看、一转身的蹬式,我认为应表现高宠的一个内心变化,虽有不满情绪,但坚决去执行军令,表现出一个军人大将的气质 挑车:在三通鼓后(有时为了紧凑将三通鼓免去),高宠从上场门圆场直冲左台口蹬式这样是为了衔接上一场大战后,高宠一路快马追杀上来,使人物的情绪和战场的厮杀气氛不断然后拉回九龙口处,加鞭在[水底鱼]节奏中至台中念白。
挑车一般是挑四番,每一次挑车后的动作是不一样的,反应也是一次比一次强烈,要有层次第一番只是微微颤动几下,毕竟滑车的份量和冲力太大了,二番后是一个单腿的横搓步,这一搓步,表现了马的反应,同时高宠有一个勒马的动作第三番后是单腿快速的倒搓步,高宠勒住马并爱惜地抚摩战马,体现出马快要力尽不支了就在这时华车又冲下来了,高宠只好再次冲上去,连续挑下几辆这才有了大鹞子翻身左右勒马,摔硬叉,前搓步,将腿抬起来突然一个冷叉,象征把马勒起来,又趴下去,然后两个慢起叉,高宠用力将马拉起来,左右的倒步,表现马刚站起时的晃动不稳这一段连续的动作技巧,集中地表现了马乏力尽,马要趴下,人不让它趴下,以及高宠英雄勇气尚存,但因马力已尽而无奈的情境之后华车再次冲下来,这时高宠发现宋兵也又上来了,他决定誓死也要挡华车勒转马头,用枪攥打马,一挺枪冲上去,挑住华车,这时他双手颤动,身体往后仰,表示马撑不住了,之后双脚往后一蹬,僵尸倒地,连人带马被压在了车下 以上是我对《挑华车》一剧动作语汇的体会和分析总而言之,我们在运用和展现技术时,要清楚地认识到“技”要为“戏”服务,要用之有理;“技”要编排得巧,出乎观众的预料如此,既渲染烘托了人物、剧情,又让观众赏心悦目,充分展现了演员的艺术表现力和戏曲经典的艺术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