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初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5KB
约7页
文档ID:2334597
江苏省初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_第1页
1/7

江苏省初级中学图书馆装备标准一、馆藏总量:6 轨 8 轨 12 轨 16 轨数量 轨数 类别项目 I 类 II 类 III类 I 类 II 类III类 I 类 II 类III类 I 类 II 类III类最低藏书量≥(万册) 3.6 2.7 2.3 4.8 3.6 3 6 4.5 3.6 7.2 5.4 4.2生均藏书量(册) 40 30 25 40 30 25 40 30 25 40 30 25年生均新增图书(册/人) 1.5 1 0.5 1.5 1 0.5 1.5 1 0.5 1.5 1 0.5年生均购书经费≥(元/人) 18 12 6 18 12 6 18 12 6 18 12 6报刊种类≥(种) 100 80 50 120 90 60 150 120 80 180 150 100工具书及教参书种类≥(种) 150 120 80 200 150 100 250 200 150 300 250 200文学艺术类图书占馆藏总量(%) ≤40 ≤40 ≤40 ≤40自然科学类图书占馆藏总量(%) ≥28 ≥28 ≥28 ≥28说明:最低藏书量 6 轨以睛参照 6 轨,7 轨-8 轨参照 8 轨,-轨-12 轨参照 12 轨,13轨-16 轨参照 16 轨,16 轨以上按下列公式计算:I 类:4.8 万册+(C-24)×50×20II 类:3.6 万册+(C-24)×50×15III 类:3 万册+(C-24)×50×10注:“C”指级总数, “24”指 8 轨班组数量, “50”指班容量,20、15、10 为册数。

要求:1、电子图书不应超过藏书总量的 40%, (单篇文章、单幅图片不作册数计入) ,还应有数字资源库2、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信息化带来的变化,生均藏书量可作为参考性指标,图书馆应注重收藏具有馆藏价值的、由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其比例不低于图书总量的 50%3、各类藏书结构应符合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要求,根据本校的教项目育教学任务、办学特色及发展方向,构建科学的藏书体系4、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关系:(1)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的关系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参考书籍、学生课外读物、各科工具书、与学校办学特色和培养对象相适应的图书为重点藏书,应予以重点保证2)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的关系比例在 1:4 左右3)品种与复本的关系要做到品种丰富,复本适量重点藏书 5 册左右,一般藏书、工具书 1--2 册4)印刷型文献一数字资源的关系在稳定印刷型文献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数字资源二、馆舍要求:8 轨 12 轨 16 轨轨数数量项目 I 类 II 类III类I 类 II 类III类I 类 II 类III类图书馆使用面积(㎡) 840 600 400 1000 720 460 1200 840 520教师阅览区座位/教师人数1/3 1/3 1/3 1/3 1/3 1/3 1/3 1/3 1/3学生阅览区座位/学生人数1/12 1/16 1/20 1/12 1/16 1/20 1/12 1/16 1/20藏书室(册/㎡) 200 300 400 200 300 400 200 300 400管理办公室面积(㎡) 20 20 15 20 20 15 20 20 15电子阅览室座位/学生人数1/15 1/20 1/25 1/15 1/20 1/25 1/15 1/20 1/25电子阅览室最低座位数(个)50 40 30 80 60 40 100 80 60借书厅学生占有(㎡/人) 1/40 1/50 1/60 1/40 1/50 1/60 1/40 1/50 1/60项目说明:馆舍总面积 6 轨 I 类 630㎡, II 类 450㎡,III 类 270㎡,6 轨以下参照 6 轨,7-8 轨参照 8 轨,9-12 轨参照 12 轨,13 轨-16 轨参照 16 轨,16 轨以上按下列公式计算:I 类:840㎡+(C-24)×50×0.3II 类:600㎡+(C-24)×50×0.2III 类:400㎡+(C-24)×50×0.1注:“C”指班级总数, “24”指 8 轨班级数, “50”指班容量,0.3、0.2、0.1 指面积。

要求:1、图书馆宜单独建造,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必须满足图书馆的使用和环境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置出入口2、一、二类馆应有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交流的场所、办公室、清洁室、卫生间、杂物储藏间等3、电子阅览室座位必须达到最低数量,应逐步达到按学生比例设座位,一座一机;座位使用面积不少于 1.9㎡,所有计算机联网,并与校园网、互联网相连;暂时没有条件单独设立电子阅览室的学校,在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开设的情况下,可以与计算机室合用,但必须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有供学生阅读的资料4、馆内实行方便师生使用的藏、借、阅一体的布局方式三、配套设施与建设规范:1、有办公桌椅、咨询借阅服务台、文件柜等2、有能满足书刊放置需要的书柜、书架、陈列柜、报刊架和足够的阅览桌椅等书架高度方便初中学生取书,阅览桌椅高矮适中,椅腿底部安装防止产生噪声的软垫3、有装订机、书车、书梯,书架上有足够的书立4、有消毒、防火、防尘、防盗设备及防潮、防霉、防晒、防虫蛀鼠咬等措施5、一、二类馆应配有四台以上管理计算机(其中两台用于检索) 计算机管理软件必须能接受、输出文献编目标准数据,能够实现联合编目,资源共享应配备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塑料机等设备,逐步配备空调、抽湿机;三类馆应逐步配备计算机,实行计算机管理。

6、一、二类馆必须达到、三类馆逐步达到以下要求:(1)阅览区窗在面积比应不小于 1/5,室内光线充足柔和,应以天然采光为主,平均水平照度应≥100LX,均匀、无眩光,阅览桌上防止阳光直射;书库水平照度为30-50LX,东西向开窗时,应采取有效遮光措施;光照亮度不足时,宜采用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辅助照明(如采用荧光灯时,应增加紫外线过滤装置)vk 开架书库内设有阅览桌,应设局部照明2)电子阅览室内应安装空调,应具有良好的防雷高州,远离有强电磁场辐射和有强腐蚀性的物体;单独接地电阻≤1 欧;宜设在楼房的中、上层;应有防病毒措施,设火灾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3)书库温度不低于 5 度,不高于 30 度;室内相对温度为 40%-65%4)馆内通风良好,宜采用自然通风(如自然通风不够,应采用机械方式定时通风) 5)应设室内给、排水系统,污水管远离与书库相邻的内墙6)书库、阅览区应符合消防相关要求,具有消防给水系统书库、阅览区安全出口不少于 2 个,应方便疏散7)阅览区内应设饮水供应点四、人员配备:类别 I 类 II 类 III 类数量≥4 人(专职)≥3 人(至少 2 人专职)≥2 人(至少 1 人专职)素质要求:1、应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能在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中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热爱图书馆工作,主动服务,乐于奉献,勇于创新,身体健康。

2、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并且熟悉初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系,能根据初中教育教学特点开展图书馆工作2、馆长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水平达到中级,熟悉馆内各环节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其余人员应达到大专学历,全部人员必须接受市级及以上图书馆专业培训,并持有专业岗位合格证3、全部人员能操作计算机,适应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有 1 名熟悉网络使用的人员五、管理要求:1、学校对图书馆有近期和长远发展规划,有检查,有评价、有总结,有校领导分管,有经费保证;应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馆长享受教研组长待遇;所有人员在晋级等方面与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在图书馆内应根据管理需要设置合理的职称岗位2、图书馆应有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各种统计资料3、图书馆应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职责,如:馆长、采编、外借、阅览、典藏、流通部门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书刊的外借制度》 、 《阅览室规则》 、 《图书遗失、污损赔偿制度》 、 《音像资料使用规则》 、 《图书清点、剔旧和处理方法》 、 《电子阅览室管理规定》 、 《图书馆设备管理制度》 、 《人员考核制度》 、等。

还应严格按业务细则开展各项管理工作4、图书馆应实行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建立图书馆网页;重视和加强与校园网、城域网的结合,实现网上资源共享5、新书应及时验收、登录、编目、进行技术加工,上架流通6、应设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帐册;丢失图书及时注销,记入注销帐,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按年度打印注销清单7、图书和音像资料应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第四版)进行分类,并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 期刊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期刊分类表›》进行分类8、以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为依据,图书按《中文普通图书著录规则》 、音像资料按《非书资料著录规则》 、期刊按《连续出版物著录规则》进行著录,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应以《中文机读目录》格式进行著录图书馆应设书名目录、分类目录,有条件的可增设著者目录, 著录使用规范的简化字(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取消卡片目录) 、9、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体系组织藏书;图书排列整齐,书架大、小架标齐全,标识清楚、科学、具体;书标签粘贴整齐划一,同一库室内颜色、形状、大小一臻 索书号清晰、工整,图书按索书号顺序排列不乱10、报纸当天上架,刊物两天内登记流通;报纸应每月装订成册,对年度核心期刊及时进行装订成册,并登记、分类、编目、流通。

11、对仍具有使用价值的破旧书刊要及时裱 糊,延长使用寿命;对内容过时或不健康、长期压架失去使用价值、破损严重无法修补、不符合本馆藏书范围、复本过多、套册不全的书刊和教材 更换二次的教学参考书、习题集的复本等,予以剔除;应每一年对流通书刊、每三年对书库全部藏书进行一次清点,对清点丢失和剔除的书刊,严格办理注销手续,保证帐、书相符12、读者还回的图书应先消毒再归架;书架排列应列于自然采光和通风,横列之间间距不于 1 米,竖列之间间距不小于 2 米,利于读者开架借阅,梅雨季节要全天抽湿, 、假期要定期通风13、注意防火,馆区内严禁使用电炉、火炉14、创设整洁、和谐、优雅且符合初中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读书阅览环境,做到室内外无尘、安静有序、色彩淡雅协调;墙上有符合初中生特点的激励性读书名言、有利于培养初中生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有花草点缀;集德育、智育、美育于图书馆环境之中,应具有人性化、高品位的文化底蕴六、文献信息资源利用:1、全天开放,全开架借阅,满足不同层次、多样化需求;双体日、寒暑假应定期开放;生均学期到馆不少于 15 次2、学生全部办理借书证,一类学校年生均借书 18 册(次) ,二类馆年生均借书不少于 14 册(次) ,三类馆生均借书不少于 10 册(次) ,实行借阅合一的,借书册数应达到相应类别的 60%。

3、要做好各项业务统计,并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改进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1)读者统计(2)藏书利用率统计、读者借阅率统计、读者到馆率统计、藏书流通时间段统计、藏书流通读者群统计3)图书利用排行榜和个人借阅排行榜统计4、按年级、按内容编制导读书目,引导学生读书5、应做好以下内容的陈列:(1)新书推荐、内容介绍、图书评价;编制新书目录,介绍新书,宣传推荐好书2)时事宣传、图片展览3)专题图书资料或重要文献陈列、展览 4)读者园地、心得交流等6、配合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和主题读书活动7、 、一、二类馆还应做到:(1)编制文摘或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采集整理网络教育教学信息,制作电子剪报,定期发布,为教育教学服务2)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利用图书馆知识的教育,开设阅读指导课(包括电子阅读指导) 、文献检索(包括网络资源检索) 、图书馆活动课,并纳入教学计划;发挥育人功能,每年拟定专题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