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汉字规范中地名用字规范的一些问题

wt****50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5KB
约3页
文档ID:40160616
浅谈汉字规范中地名用字规范的一些问题_第1页
1/3

浅谈汉字规范中地名用字规范的一些问题摘要:地名是中国的一大特色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的独特的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 展,地名的处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针对地名中的一些异体字、繁体字及其生僻字所 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使人们对地名的标准化工作给予一定重视,能够使得地名这一 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传承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关键词:地名 异体字 繁体字 规范地名是以语言文字区分各个地区的专门标志,是语言中的专有标志但是地名又不仅 仅是一般性的词语,它承载着中华历史长河中的许多的文化、社会、历史及其地理内涵 中国的地名多由两字或者三字组成,有的地名中还包含着故事和历史典故透过这些现象, 可以使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地名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中国汉字的特殊魅力中国幅员辽阔,历 史悠久,民族众多,因此,不仅是世界上地名最多的国家,而且由于特殊的文化特色是的 中国的地名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不是一般的国家可以相比的出于这些原因,在汉字规范化 推进过程中,地名的用字问题是一个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的领域,应当慎之又慎地对待 地名用字往往不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通行,但对当地居民来说却属于常用字,在省级 区划范围内,乡以上地名用字是不可缺少的。

由于方言的关系,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方 言字”或自造字,造成用字的混乱当今,户籍、邮政、金融等行业的信息贮存和检索已经 全面数字化,地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地名用字的混乱,会给有关行业带来信息阻塞 的后果,这是不言自明的 我国政府对于地名的用字规范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也做出了一系列卓著的工作:建国 初期,中央人民政府设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字的简化工作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 度开展起来继1956年公布施行《汉字简化方案》之后,1964年又公布了经过充实、修订 的《简化字总表》 ,素以众多繁体字汉字书写的中国地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简化 2000年4月份,两部一委发出《关于开展全国行政区名称用字读音审定工作的通知》 ,决定以政治性强、涉及面广、使用频率高的“政区名称”作为全国地名标准化这一巨 大系统工程的试点和先导其基本任务是: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地名 管理条例》等现行法规,以规范汉字和普通话读音为标准,进行各级政区名称的 “正字”与“正音”,达到减少生僻字,消除异体字、不规范简化字、自造字并 确定规范读音的目标所谓地名标准化,其基本要求是地名的形、音、义都符合 规范,即:1. 字形统一,无重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现象;用字规范,不用繁 体字、异体字、自造字。

2. 按普通话读音,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音书写的规 范3. 含义健康依此,具体衡量政区名称用字的标准确定为:简化字———以 1986 年10 月国家语委重新发表的新版《简化字总表》为准;生僻字———指国 家语委、新闻出版署1988 年3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未收入的字;异体 字———参见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1955 年12 月发布的《第一批 异体字整理表》;自造字(又称土俗字、生造字) ———没有全国通用注音、释 义而为局部地方通用的字 尽管政府和国家对于地名用字的规范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付出很大的 努力,但是地名的问题仍然留有很多的问题由于这些地名的特殊性,及其本 身所带有的文化内涵,使得地名规范化工作留有很多问题这类地名一经改便 会丧失其本来的文字韵味,即便当地的居民也是很难接受的,然而,这一现象 又与汉字的规范政策显得格格不入汉字地名的问题产生主要如下文阐述1、地名用字贵范问题的现象及原因1.已被废止的繁体字——原已收入《简化字总表》 ,本不该继续在地名中继续使 用的繁体字例如: 硃 zhu,已经简化为“朱” ,而湖北省嘉鱼县硃砂乡一直使用繁体字“硃” 迴 huí,已经简化为“回” ,而江西九江县马迴岭镇,一直沿用“迴”至今。

2.作异体字处理的繁体——1955 年公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某些异 体字在习惯上又被看作繁体字例如: 钜 jù,“巨”的异体字,河北省钜鹿县,山东省钜野县已经改用“巨” ,而河 北省浚县钜桥镇仍沿用至今 閤,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读 gé 时,为“阁”的异体字,读 hé 时又是“合” 的异体字,并且一直沿用在江西省樟树市閤(gé)山乡 3.自行类推简化字——未见于《简化字总表》 ,而由当地依据汉字简化的原则类 推而来例如: 遶 raò,“绕”的异体字,江西省宜春市遶市乡因“蕘”已经简化为“尧” , 遂将“遶”简写作“尧” 蔄 màn,姓氏,山东省文登市蔄山镇因“問” ,故将“蔄”改写作“问” ,也 有误作“苘” 江苏地名中的生僻字:塸 õu(方言读 qū),埨 lǔn 写作“仑” 4.不规范简化字——两字的字形、字义本不相干,而民间俗以字形简单者充作 字形复杂者得简化形式例如: 阎 yán,姓氏,因与另一姓氏“闫”的字形相近且同音,故往往将误将“阎” 简化为“闫” 如北京市门头沟有阎(闫) 嘴 zǔi,地名常用字,广泛存在于汉族聚居之地,经常被简化为音、形、义皆 不同的“咀” 。

如宿舍有个“陈家咀” 5.自造简化字——对某些未经国家简化的生僻字,当地脱离汉字简化原则的而 自行创造的简化姓氏如: 磜 qì,广东省地名用字,当地读作 zhài,简化为“示” ,而在此之前作为偏旁 的“祭”不曾简化为“示” 6.因历史原因避讳而形成的不规范的地名2、地名用字规范化的手段和方法在前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地名的规范化使用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事实证明一味地推行国家的普通话汉化标准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盲目地推 广、简化,会使有些地名本来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丧失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必要 的麻烦鉴于此,我们只有立足于现实,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地名的标准化 问题,才能够在普通话的地名推广中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普通话的地名推广中 应当注意一下方面: 1、字形相近的几个繁体字归并为一个简化字以后,字义,字音过多者应当酌情 分离,恢复某些使用价值较大的字形 1.濛 méng、朦 méng、懞 mēng、蒙 měng,四字并为“蒙” ,的确可以简化字形, 然而累积的义项、读音过多,以致使用不便——过去所谓睡眼“矇眬” ,因两字都含有“目”尚可以意会,今作“蒙眬”就大为逊色了,而确定吉林省靖宇县 蒙江乡的“蒙”字的读音,还是要溯源靖宇县的原名“濛江县” 。

2、 “类推简化”是汉字简化的主要手段,但应有一定的条件和范围,至少以简 化后不曲解字义、不易与其他字混淆为前提 1.由于“豐”简化为“丰” ,故陕西省的灃水县的灃可以简化为“沣” ,而湖南 汉寿县酆家铺所用的姓氏“酆”则不宜简化为“邦” ,因为字形极易与“邦”混 淆 2.湘黔二省的舞阳河,古称舞 wǔ 水,亦作“潕水” 后因“無”简化为“无” , 现代汉语辞书也据此将“潕水”写作“无水” ,并将“舞”作为“无”的异体字 加以废除,而当地却强烈要求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舞阳河”及沿河的贵州省 镇远县“舞阳镇”正名 3、经过认真的论证、调查,修订《简化字总表》 ,撤除需要恢复使用的繁体字, 增加一些合理的类推、自造简化字,使之规范化、合法化 1.一般来说,几个字合一的简化方式与一字独立简化的自身相比,造成麻烦的 机会要多可以考虑恢复少数繁体字,为那些负担过重的简化字“减负” 2.前述地名如:遶、蔄、塸等字若可以通过审定准予继续使用,就应当继续使 用,并作为新的一批繁简字列入《简化字总表》 3、结语地名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情感与思想道德的及其 智慧的表层体现,许多地名字社会的其他领域早已绝迹,其顽强的生命力惟独 存留于若干个甚至一个地名。

因此在当前的汉字标准化推广的过程中,我们要 充分认识到地名的特殊性及其重要价值当我们对地名的标准化及其语言文字 规范化的推广过程中对一些地名动手术刀时,别忘记这些先祖留下的宝贵的遗 产,或许我们要做的是“修剪” ,而不是“根除” 我们需要将这一宝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汉字规范化工作下更好地传于后世参考文献:[1]汉字规范化问题系列丛书[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中国地名的故事[C].山东画报出报社.2005 [3]林伦伦.粤东闽语地区地名的文化内涵[J].汕头大学学报.2006。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