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清 热 药一、概念: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二、作用、适应证、分类1、清热泻火:气分实热证一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湿热证一清热燥湿药3、清热解毒:热毒证一清热解毒药4、清热凉血:血分实热证一清热凉血药5、清虚热:虚热证一清虚热药三、配伍规律1、表热与里热同时存在,先表后里,若里热较盛,表里同治2、里热兼体虚一配补益药3、里热兼积滞者一配泻下药4、气分热兼血分热一气血两清四、使用注意1、大苦大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弱者慎用2、苦寒药物易化燥伤阴,故阴虚者慎用五、现代研究: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药具有抗菌作用,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又有消炎、解热、镇静降压等作用有些清热药并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以及解蛇毒、抗肿瘤、利胆保肝、降低谷丙转氨酶等作用第一节清热泻火药一、药性特点本类药物多苦寒或甘寒,具有清热泻火作用二、作用适应证清热泻火1.气分实热证:大热、大汗、大渴、烦躁、甚则神昏澹语、脉洪大、便干、苔黄,2.脏腑实热证:肺热咳嗽、胃热口渴、心烦不眠、肝火目赤等石 膏首 载 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含水硫酸钙的矿石,分布于全国各地炮制:生用或燃用生石膏:性味大寒,善清气分实热;夕 段 石膏:又称熟石膏,烟制后寒性已降,多供外用,具有生肌敛疮之功。
饮片:呈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淡黄色,有的半透明,常附有青灰色或淡黄色片状杂质无臭,味淡性味归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功效应用】1.清热泻火,除烦止咳:(1)气分实热证知母、粳米等,如:白虎汤2)气血两燔之发斑发疹白虎汤加玄参、水牛角,如:化斑汤3)肺热喘咳麻黄、杏仁等,如:麻杏石甘汤4)胃火牙痛知母、牛膝等,如:玉女煎升麻、黄连等,如:清胃散X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证之要药2.收湿敛疮(夕段石膏):水火烫伤、疮疡溃后不敛、创伤久不收口及湿疹夕段石膏研末外用用量用法】1 5 3 0克,大量可用到1 8 0 2 4 0克宜打碎先煎内服用生,外用宜煨使用注意】脾胃虚寒及阴虚内热者忌用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含量不少于9 5%尚含一些微量元素如钛、酮、铁、铝、银、镒、镁、钠等药理作用】1、解热作用:本品可能是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亢进而产生解热作用,同时由于发汗中枢被抑制,故退热而不发汗,尤适用于高热,解热作用较持久2、煨石膏外用能收敛粘膜,减少分泌3、促进胆汁排泄、降血糖、降血脂临床应用】(1)治疗牙痛:生石膏4 5克,细 辛4.5克,水煎服.治疗风火牙痛1 4例,胃火牙痛2 4例,全部治愈.(2)治疗烧伤:将生石膏细粉装入纱布袋内,均匀的撒布于疮面上,共治疗5 3例,治 愈5 1例.知 母首 载 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以河北易县产品最佳,称西陵知母炮制:生用或盐水炙用饮片:药材呈略扁圆的长条状,有凹陷或突起的点状根痕饮片切成薄片,断面黄白色气特异,味甘而微苦,嚼之带粘性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应用】1.清热泻火:(1)气分实热证配伍石膏、甘草等,如:白虎汤2)肺热喘咳配伍瓜篓、贝母等3)胃火牙痛配伍石膏、牛膝等2.滋阴润燥:(1)阴虚燥咳贝母,如:二母散2)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黄柏、熟地、山药等,如:知柏地黄丸3)消 渴 症配伍天花粉,葛根4)肠燥便秘配伍麻子仁、当归用量用法】煎服,6 1 2 g清热泻火宜生用,滋肾宜盐炒用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肠,脾虚便澹者忌用化学成分】主含知母皂普药理作用】1、具有解热2、降血糖3、抗炎、利尿、祛痰、抗肿瘤作用临床应用】(1)老年干燥综合征:知母、黄柏各2 0g,熟 地1 5 g,山萸肉、由药、泽泻、丹皮、茯苓各1 0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 日1齐I J,分2次服治疗2 4例,总有效率9 1.6%2)抑郁症:知母百合汤,每 日3次,每服均2 5 0m l结果:临床6例患者,平均每人服9剂,全部治愈据目前报道,知母在老年干燥综合征、抑郁症、前列腺肥大症等疾病中应用十分广泛。
石膏知母功效应用的异同点共同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用于气分实热、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异同点:知母有滋阴作用,可用于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及消渴等症长于滋阴降火,清中有润,用于里热而津已伤者生石膏长于清气分实热,清中有散,透散气分邪热,用于里热而津未伤者烟石膏尚具有收湿敛疮之功,用于水火烫伤及疮疡不敛等证芦 根首 载 于 名医别录为禾本科多年生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炮制:生用饮片:药材略呈压扁的长条圆柱形,表面黄白色至淡黄色,有纵皱纹,切断面中空无臭,味甘甜性味归经】甘,寒;归肺,胃经功效应用】1.清热生津:热病伤津之烦热口渴配花粉.知母、生地2.除烦止呕:胃热呕吐配伍黄连、竹茹等3 .清肺热:(1)肺热咳嗽、痰稠而干配伍黄苓、括楼等2)肺痈咳吐脓痰配伍慧松仁、桃仁如:苇茎汤4.利尿:(1)热淋涩痛2)麻疹透发不畅用量用法】干 品1 5 3 0克,鲜 品3 0 6 0克鲜芦根清热生津利尿之效佳,干芦根则次之.【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用芦根为芦苇的地下根茎,苇茎为芦苇的地上嫩茎二者功效相近,但芦根长于生津液,而苇茎则长于清肺热,略有侧重现药房多不备苇茎,而以芦根代之临床报道】治疗肺脓疡:单味干芦根3 0 0克,文火煎2次,取汁约6 0 0 m l,分3次服完,疗 程1 3个月,治疗期间禁食咸辣煎炒食物,一般治疗7天即见效,共治疗8例,年 龄 为1 3 5 8岁,病 程1 3个月,均经胸片或透视及胸腔穿刺确诊。
其 中3例系经用抗生素结合抽脓治疗后病情加重,而改用本法另 外5例则因经济困难而使用本法8例患者服用干芦根前,每日咯脓臭痰量均在1 0 0 2 0 0 m l之间,服药后痰量明显减少,3 0 4 0天后咯痰基本消失,均获痊愈天 花 粉首 载 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名天花粉为葫芦科植物括楼或日本括楼的干燥块根产于我国南北各地,以河南安阳一带所产者质量较好,多为栽培品种炮制:生用别名:括楼根、瓜篓根饮片:饮片切成横切片和斜切片,断面白色或灰白色,质坚硬,富粉性无臭,味淡而微苦以块粗大,质坚硬,粉性足者为佳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功效应用】1.清热生津:热病津伤之口渴及内热消渴配伍葛根、知母、五味子等,如:玉液汤2.清肺润燥:肺热燥咳配伍沙参、麦冬等3.消肿排脓:痈疮肿毒未溃、已溃均可应用配伍金银花、穿山甲,如:仙方活命饮用量用法】煎 服1 0 1 5克使用注意】孕妇忌用;反乌头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主含淀粉(占2 5.2%),皂贰,多糖类,氨基酸类,酶类和一定量的蛋白质从瓜篓根新鲜汁中得到一种对中期引产有效地蛋白质命名为天花粉蛋白;从瓜篓根中还分离出有强烈堕胎作用的蛋白质以及具有引产、免疫抑制和抗肿瘤活性的蛋白质。
2、药理作用:(1)具有致流产和抗早孕作用:天花粉蛋白致流产系7 0年代发现的,它作用于胎盘,能使绒毛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促使胎盘激素下降和胎儿死亡同时,由于蜕膜细胞产生前列腺素,发生宫缩而流产提取天花粉蛋白制成注射液肌注,常用于中期引产,还可用于死胎、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等2)具有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及抗肿瘤作用3)具有降血糖作用竹 叶首 载 于 名医别录为禾本科植物淡竹或苦竹的干燥嫩叶卷而未放幼叶,称竹叶卷心炮制:生用别名:淡竹叶饮片:叶片披针形,表面浅绿色黄绿色气微,味淡性味归经】甘、辛、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应用】1.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热病津伤之烦热口渴2.利尿: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生地黄、甘草,如:导赤散竹叶卷心更长于清心火多用于温病热陷心包之神昏澹语等症用量用法】煎 服1 0 1 5克淡 竹 叶首 载 于 本草纲目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叶炮制:生用别名:竹叶麦冬饮片:叶片披针形,有皱缩卷曲,表面浅绿色黄绿色气微,味淡性味归经】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功效应用】1.清热除烦:热病津伤之心烦口渴2 .通利小便: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及移热小肠之热淋涩痛用量用法】煎 服1 0 1 5克。
莲 子 心首 载 于 食性本草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的干燥幼叶及胚芽炮制:生用饮片:【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肾肠经功效应用】1.清心安神:高热神昏配麦冬等如:清宫汤2.涩精止血:心肾不交之失眠、遗精及吐血用量用法】煎 服1 0 1 5克熊 胆首 载 于 新修本草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汁现多人工引流熊胆粉采收有猎熊取胆与活熊取胆法两种以往猎熊取胆多在冬季猎取,有经验的猎人,常将熊激惹至狂怒时然后捕杀,立即取胆,此时胆汁充足,品质最优,但此种方法不利于野生动物保护目前我国多采用活熊取胆法:首先将熊麻醉,并仰卧固定在手术台上,严格消毒后,施胆囊造瘦术,术后穿上铁甲衣,并将引流管同胆汁瓶相接固定于铁甲衣内术后每经2 4小时即可取胆汁1次,时间在下午3时为宜取胆汁时,用铁钩将熊铁甲衣勾到笼子旁边固定,取出铁甲衣内的胆汁瓶,再换放另一胆汁瓶(胆汁瓶系只能流入,不能逆流的特制瓶)将取出的胆汁瓶内的胆汁,倒入容器中,置 4 0 度温箱 中 4 5 天,干后收藏熊胆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炮制:生用药材:干燥胆汁呈块状、颗粒状、粉末状有光泽,颜色不一,金黄色透明光亮如琥珀,味苦回甜者,习 称“金胆”;黑色,质建而脆者,习 称“墨胆”;黄绿色,光亮较差,质亦较脆者,习 称“菜花胆”。
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熔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牙,以金黄色透明光亮,味苦回甜者,习 称“金胆”者为佳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心经功效应用】1.清热解毒:痈疮肿毒、痔疮肿痛2.息风止痉:惊痫抽搐如小儿急惊风3.清肝明目:肝热目赤外用点眼用法用量】内服1 2 g,多入丸散外用适量化学成分】主含胆汁酸类,其主要成分为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牛黄熊去氧胆酸等药理作用】1、促进胆汁分泌2、降血脂、降血糖3、抑菌、抗炎、抗过敏、镇静、祛痰、平喘、助消化、降压等临床应用】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用 5%的熊胆眼药水,2 小时点眼1 次,每次 1 2 滴,前 3 天白天不少于6 次,以后每天4 次,用 药 7 14天,治 疗 70例,痊 愈 60例,显 效 6 例,有 效 3 例,无 效 1 例桅 子首 载 于 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为茜草科植物桅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炮制:生用、炒焦或炒炭用别名:越桃、山桅子饮片:呈卵形或椭圆形,表面深红色或红黄色,果皮薄而脆,内表面呈红黄色种子众多,黏结成团,种子扁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味胃酸而苦以个匀、皮薄、完整、饱满、色红黄者为佳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应用】1.泻火除烦: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高热等证本品善泻三焦之火尤善清心火,为治热病烦闷之要药1)治热病心烦,配伍淡豆豉,如:桅子豉汤(2)治高热烦躁,配伍黄苓、黄连,如:黄连解毒汤2 .清热利湿:湿热黄疸配伍茵陈、大黄,如:茵陈蒿汤3 .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出血配伍小蓟、白茅根等,如:十灰散4 .解毒消肿: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用量用法】煎服,3 1 0 g泻火用生,止血炒炭化学成分】果实含桅子背等药理作用】1、能引起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故有利胆作用并能降低血中胆红素,所以近代用桅子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2、具有止血作用:由于传统说法均认为,桅子用于出血症要炒炭或炒焦,而根据现代研究,炒焦或炒炭后虽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而具有收敛止血作用,但是此作用远不如止血成分未被破坏的生品稳定和持久,况且桅子具清热凉血作用,多用于血热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