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陈娜 陈明富[Key]外交思想;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海洋治理;人海和谐共存2019年4月23日,同志在青岛集体会见应邀出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个孤岛,而是被海洋连结成了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安危与共这是同志首次提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同志深邃的历史眼光、深刻的哲学思想、深广的天下情怀,为全球海洋治理指明了路径和方向,对推动世界各国、国际社会之间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共同维护海洋的和平与安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一、新时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具有客观必要性一)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人类与海洋和谐共存的需要早在2000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赛罗就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回顾500年来世界强国海上崛起的历史,可以充分说明,国家民族的兴衰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兴则国家强,海洋衰则国家弱,大国崛起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海洋争霸与竞逐史,宽阔的海洋成为大国厮杀的广大战场。
昔日的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当今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无一不是海上强国1840~1949年这100多年的中国历史,是一部有海无防、有海无权的歷史这段历史,从割让香港到失去日本海沿海国地位,从台湾、澎湖被侵占到沿海重要港湾被“租借”,海洋对于中国而言,成了外敌可以随时入侵内陆、外轮可以随意进入内水的便捷通道面对列强的进逼侵扰,清政府腐败无能,我国海上力量逐步衰败,海权逐步丧失,日渐成为有海无防、门户洞开、丧权辱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海洋事业迅速发展,国家海洋权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海洋化进程,面海而兴,背海而衰,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铁律时至今日,海洋仍不太平全世界有300多处海域出现划界纠纷,有争议的岛屿就有1000多个自冷战结束以来,仅1991~1995年,世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次数达到180多起,其中80%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匮乏现象日益突出,海洋在世界各国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家竞相把控制和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强国之策,在海洋权益保护、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以及生物资源利用等方面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世界范围内出现一场“蓝色圈地运动”。
面对严峻、复杂的海洋形势,各沿海国为谋求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有利态势和战略利益,纷纷调整海洋战略与政策,竞相颁布有关法律,加强本国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其拥有岛屿岛礁的管辖权,加快开发海洋蕴含的丰富经济资源与此同时,也有少数国家以种种非法手段圈占别国的领海、专属经济区及其拥有的岛屿岛礁的管辖权,肆无忌惮地掠夺别国的海洋资源因此,海洋也就成为了世界各国之间最容易发生争议和冲突的区域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海洋安全和外交挑战同样严峻而复杂为应对海洋安全和外交挑战,迫切需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凝聚社会各界和世界各国的智慧和力量,为建设世界和谐海洋、实现与海洋和谐共存出谋划策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义利兼得、义利共赢的需要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无论是在军事博弈还是在经济竞争中,海洋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与工业化的不断扩展,海洋纠纷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全球海洋问题不断涌现且日趋严重,成为影响世界和平的不稳定因素,制约着人类社会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和国之间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国家和,则世界安;国家斗,则世界乱”,以往奉行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零和博弈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若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破坏自己发展的根基,损害全人类的未来只有建设和谐海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我们才能义利兼顾只有义利兼顾才能实现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实现义利共赢三)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共同增进海洋福祉的需要“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海洋问题形势严峻,制约着人类社会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领域,全球海洋治理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海洋战略地位的整体提升、大国之间挥之不去的信任缺失与战略互疑、国际之间博弈形势产生的倒逼作用等,主导着当代大国之间海权战略的竞争就中国而言,中国大周边地带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牵动着各方神经,关涉国际关系的演变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洋权益争端更趋严峻、复杂,致使中国周边环境凸显“海欲静而浪翻涌”的特征,面临的外部挑战不断加大加之,就目前的海洋治理来看,全球海洋治理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各治理主体为了追求个体海洋利益,往往是选择“搭便车”的方式逃脱治理责任,或者是采取单边行动置集体利益于不顾。
为了追求公平和正义,我们需要倡导一种新的集体主义理念,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打破治理僵局和困境,共同增进海洋福祉,维护共同的利益,避免个体和集体利益“双受损局面”对此,同志指出:“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中国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就是希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二、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既有厚重的哲学内涵,也有丰富的政治内涵一)明确了全球海洋治理的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同志提出的关于海洋治理的美好蓝图和伟大构想,是海洋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案,体现了中國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哲学世界观,是基于中国自身发展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判断,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蕴含着全人类“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价值和”与“合”最早出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和合”强调主客观统一,是哲学存在的最高境界,其核心命题是“天人合一”天”是指内有定数的自然,“人”指整体化了的社会,认为世界“本一”,社会各行为体关系“无一不与天合”。
和合”理念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和谐的,并派生出“以和为贵”的和平目标,表现在战争方面,主张“后发制人”“慎战”“王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军事战略的最高境界,努力追求人类和平的“大同”世界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倡导人海和谐,体现了“和合”哲学世界观,其提出恰逢其时,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既可以为陷入僵局的海洋治理问题以及各类国际政治纷争提供解决方案,也可以为那些困扰人类永续发展、世界持久和平的症结提供解决思路同志强调指出:“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共同价值体系引领全球海洋治理的目标方向,人海和谐是海洋命运共同体最高的价值目标追求实际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全球共识,自觉维护全球海洋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是治理主体践行公平、正义的全球伦理的体现公平和正义要求在全球海洋治理中摒弃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旧思维,致力于营造合作共赢的海洋治理新局面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平、合作、正义、公正的国际政治战略提供支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追求长远效益,为我国破解海洋治理难题提供了策略上的支持二)指出了全球海洋治理的最终目标: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存“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指人们在某种共同条件下结成的集体,或是指若干国家行为体、非国家行为体基于共同的海洋利益或价值,在海洋领域形成的统一组织或类组织形态。
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是对个体理性反思后的超越,其目标指向是人海和谐共存,“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构建一个和平安宁、合作共赢的海洋秩序,使海洋这个世界最大的公地成为全人类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财富”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就是把“人类与海洋视为一个整体,注重寻求人类共性,来调整人与人、人与海洋的关系”,“它能够激发全球海洋治理主体在关注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加关注人类整体利益和海洋的健康发展,解决好工业文明造成的人海矛盾,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存”和谐海洋不仅要求人类以和谐的方式对待海洋,还要求人类之间在海洋上能和谐相处这是和谐海洋的真谛,是中国对待海洋、经略海洋的根本态度,也是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题中之义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通过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海洋活动以及人与海洋的互动来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将全球海洋治理置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导下实现人海和谐,以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统一引领全球海洋治理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聚焦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它使人与海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得以解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真正实现,理想的共同体应该是个体和共同体辩证统一的社会。
这种辩证统一的思想有利于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将个体利益置于全球海洋利益之中,通过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全球海洋治理,实现治理主体的自由和发展海洋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体现了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国的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中国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延伸出来的价值理念,其价值内核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脉相承的,是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子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总命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化一定程度上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了新全球治理观的价值内核,即“共商、共建、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逐渐成为了全球共识2017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继被写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安全理事会和人权理事会决议这意味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全球的共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化,无疑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升为全球共识创造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为其成为全球共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换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化有利于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升为全球共识,成为人类维护海洋利益、建设和谐海洋的共同理念。
三)指明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策略与路径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和谐海洋、促进海洋和平繁荣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基本观念同一片海洋,同一个家园,同一个世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理念”,更是“中国实践”,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中国方案”,昭示着建设和谐海洋的光明未来同志强调指出:“中国将同世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最重要、最直接的是强调世界各国都负有“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独善其身、不择手段、任意妄行,必须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之路,携手应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的和平安宁,共同增进海洋福祉和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因此,“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进互信,加强海上对话交流,深化海军务实合作,走互利共赢的海上安全之路,携手应对各类海上共同威胁和挑战,合力维护海洋和平安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海洋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而地球表面超过71%的都是海洋关爱海洋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