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页 .,. 封面页 .,初中物理修订教材介绍,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彭前程 Pengqc@ ,2013年8月25日,1,,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二、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三、九年级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2,,四、配套资源,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教课程标准的要求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3,,1. 《课程标准》关于“磁生电”的修订情况,,(1) 修订后明确了对电磁感应的知识要求2) 修订后,强调了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磁生电”的修订情况,4,,2. 教科书关于“磁生电”的修订情况,●课文中不出现知识结论,修订前,5,,2. 教科书关于“磁生电”的修订情况,●修订后对知识结论有要求,修订后,,,6,,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教课程标准的要求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7,,,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8,,,,9,,,,10,,,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3,,第 1 章 机械运动 第 2 章 声现象 第 3 章 物态变化 第 4 章 光现象 第 5 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6 章 质量与密度 第 7 章 力 第 8 章 运动和力 第 9 章 压强 第10章 浮力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12章 简单机械 第13章 热和能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章 电压 电阻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8章 电功率 第19章 生活用电 第20章 电与磁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 1 章 声现象 第 2 章 光现象 第 3 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4 章 物态变化 第 5 章 电流和电路 第 6 章 电压 电阻 第 7 章 欧姆定律 第 8 章 电功率 第 9 章 电与磁 第10章 信息的传递 第11章 质量和密度(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12章 运动和力 第13章 力和机械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第16章 热和能 第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修 订 后,修 订 前,,,14,,力,第 1 章 声现象 第 2 章 光现象 第 3 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4 章 物态变化 第11章 质量和密度 第12章 运动和力 第13章 力和机械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第 第11章 质量和密度(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12章 运动和力 第13章 力和机械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第 第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修 订 后,修 订 前,,,,,,声,光,力,热,电,原,,,,,声,光,力,第 1 章 机械运动 第 2 章 声现象 第 3 章 物态变化 第 4 章 光现象 第 5 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6 章 质量与密度 第 7 章 力 第 8 章 运动和力 第 9 章 压强 第10章 浮力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12章 简单机械 第13章 热和能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章 电压 电阻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8章 电功率 第19章 生活用电 第20章 电与磁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3章 热和能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章 电压 电阻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8章 电功率 第19章 生活用电 第20章 电与磁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热,电,原,第17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原,,15,,力,第 1 章 声现象 第 2 章 光现象 第 3 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4 章 物态变化 第11章 质量和密度 第12章 运动和力 第13章 力和机械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第 第11章 质量和密度(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12章 运动和力 第13章 力和机械 第14章 压强和浮力 第15章 功和机械能 第 第17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修 订 后,修 订 前,,,,,,声,光,力,热,电,原,,,,,声,光,力,第 1 章 机械运动 第 2 章 声现象 第 3 章 物态变化 第 4 章 光现象 第 5 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 6 章 质量与密度 第 7 章 力 第 8 章 运动和力 第 9 章 压强 第10章 浮力 第11章 功和机械能 第12章 简单机械 第13章 热和能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章 电压 电阻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8章 电功率 第19章 生活用电 第20章 电与磁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3章 内能 第14章 内能的利用 第15章 电流和电路 第16章 电压 电阻 第17章 欧姆定律 第18章 电功率 第19章 生活用电 第20章 电与磁 第21章 信息的传递 第22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热,电,原,第17章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原,,,,,16,,,. 内文页 .,17,,18,,,,,,,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21,,,22,,小小电动机的制作,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24,,25,,,,,,,,25,,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一、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26,,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 “功”向来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概念原书在说明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功劳”“成效”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后,直接给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不免有生硬之嫌修订后教材在给出功之前,通过分析叉车举起重物的实例,说明托举力移动一段距离,使货物被举高,机械工作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随后给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30,解压缩案例,增加的内容:,,,,,,30,,二、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内容方面的变化,(二)编排方面的变化(略),(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 2、删减部分内容 3、内容调整、改写 4、增加可读性,1、次序调整,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仪器相对力学的要少,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仍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且反应比较强烈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 “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1、次序调整,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1、次序调整,实验中教师们反映,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1、次序调整,2、删减内容,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
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负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2、删减内容,根据修改后的课标,删去原教科书第九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中给出的公式犮c=fλ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此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从“机械效率”中知道:使用机械不会省功另外,查找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并无此原理故新教科书中删去了此部分内容2、删减内容,3、调整 改写,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针对老师们反映有些探究实验或不好做或设计不合理等意见,我们专门成立了实验研究小组,对所有的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创新最后对一些探究实验进行了改写3、调整 改写,例如,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我们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写了原教科书“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了原教科书“探究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3.调整 改写,继续贯彻生活物理的理念,眼睛,3、调整 改写,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场”原教科书作为电生磁知识的应用安排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两节内容,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这些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