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退休老教师老李,今年62岁,天天在家看看报,家里的事情也不 管,整天无所事事,情绪低落,有时还会以为一些小事和家里人吵架 家人向社区寻求帮助,社工小张看见了解情况以后,上门和老李面谈 问题:1、 老李面临哪些困境?2、 正对这些困境,社区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案例二(人物设定:丈夫、妻子、社工)城市居民张某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的“外来媳”,语言不便,与 人交往很少,也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被查出患有重病, 失业在家,为看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张某的儿子现在正上初中 李某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 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 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问题:请参赛人员以情景模拟的方式体现社工在以给该户家庭提 供哪些救助和服务答案:社会救助方面:(1) 因为张某的身份是“城市居民”,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城市最低生活 保障;(2) 因为张某是重病患者,负担不起医疗费用,所以张某可以申请医疗 救助;(3) 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所以张某一家还可以申请教育救助物质救助外,针对李某的现状,社会工作者还应该着重提供以下服务:(1) 为李某提供心理和支持,做李某倾诉的对象,缓解其心理压力, 并教授其相应的舒缓压力的方法,鼓励李某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2) 李某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家庭收入不高且不稳定所以社会工作者 应该尽快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积极为她寻找就业信息,向社会用人 单位积极推荐李某3) 李某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所以社会工作者应该为其提供培训机 会,在社区开发一些不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比如保洁、家政服务等 帮助李某在社区实习,不仅有利于社区服务,还能增加李某的收入, 并且有助于她跟邻居沟通4) 李某是“外来媳”,不会当地方言,造成她与别人交流、沟通不便 所以,社会工作者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区优势,建立邻里支 持的网络扩大李某的社会交往范围,修复她的社会关系案例三(人物设定:丈夫、妻子、社工)王芳,女,42岁,曾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几年前因照顾生病的婆 婆辞退了工作现在婆婆病故了,女儿也考上了重点中学,她想出去 工作,却遭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反对丈夫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管理干部, 整天忙忙碌碌,无暇顾家,收入也可以,老婆就应在家好好照顾他和 女儿王芳执意去找工作,但连续找了几星期也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原来的技术用不上了,体力工作不适应王芳为自己的现状很苦恼, 整天闷闷不乐,脸上没了笑容,晚上也睡不好,情绪低落最后王芳 寻求社工帮助问题:请参赛人员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演绎社工如何介入,开展个 案工作?参考答案:(1) 与王芳的丈夫和女儿沟通,告知他们家庭成员间应有同理心, 让他们多关心、妻子和妈妈,理解女性的自我价值体现的需求,支持妻 子的就业想法;(2) 对王芳进行心理疏导,运用倾听、情绪发泄等社工专业技术, 帮助王芳摆脱低落情绪,勇敢地面对现实;(3) 与王芳进一步交流,发现或挖掘其潜能,引导王芳正确认识 就业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指导王芳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4) 整合社会资源,帮助王芳找到合适的工作。
案例四(人物设定:老人、子女、社工)陈教授,现年65岁,退休前在上海一所著名大学教书,陈教授早 年在外地“插队”,子女在母亲的拉扯下长大,因而对父亲的“不管不 问”颇有怨言陈教授妻子在世时,子女们还经常回来探望生活平静 而安详前不久,陈教授由于回家较晚,到家后,发现老伴躺在地板 上,呼吸微弱,连忙送往医院,当子女赶到时,老伴已经离开人士 子女们把责任归咎于父亲“回家过晚”,双方之间的裂痕加深,子女们 用冷言冷语讥讽老人,探望次数大大减少老人整日待在家中,经常 酗酒,酗酒后会痛哭流涕,喃喃自语,认为老伴的死是自己造成的, 还不到一个月,原本身体健康、开朗乐观的陈教授,变的骨瘦如柴, 精神恍惚社区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派社区工作者小张开展工 作,小张准备从家庭思维的角度介入问题:请参赛人员以情景模拟的方式演绎社工如何介入,开展个 案工作?参考答案:(1) 小张应该让陈教授明白目前的状况,清醒意识到他的问题继 续恶化下去的严重性,说服其面对现实,鼓励其走出家门,参与一些 社区活动,并协助陈教授制订一份健康活动计划2) 建立情感支持网络,针对其儿女和其他家人,如弟弟、侄子, 开展家庭体系支持工作,劝说其他家人加入到老人的情感支持网络里, 充当他们之间的沟通桥梁。
3) 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人把家庭动 员起来4) 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5) 也可以给陈教授做哀伤,让其正视这一过程,重新组织 自己的生活6) 对于虐待问题,小张应该让陈教授的女儿明白当初父亲下乡 插队时的“不得已”,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其本人也非常关心和在乎他 们;另外,母亲的死也纯属意外,让其明白父亲深爱着母亲,不可能 害死母亲的事实,争取其女儿的支持是整个案例的关键因素案例五(小明、家长、社会工作者)小明是小学五年级学生,被要求来见社会工作者从四年级开始, 他的成绩就一直处于下游水平他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老师和同学 都觉得他“太安静,有些孤僻”他连续几个寒暑假都参加学习班, 但是仍旧没有提高成绩老师告诉小明的父母,如果他的学习再不改 善,很可能没法升级在社会工作者与小明谈话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学习问题描述得很 简单:“都是因为老师,他们整天冲着我叫喊,让我怎么好好学习?我 告诉语文老师没有完成预习时,她就说我太偷懒,太笨如果他们都 认为我是哑巴,怎么能够指望我学到东西?”在进一步深谈后,小明 用一种沉静、闷闷不乐的声音概括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像我这样的 脑子不用指望有什么出息了,我思维慢,老师也无能为力。
只要想起 学校我就心惊胆战,我还怕自己会在课堂上说出什么愚蠢的话来让人 笑话我社会工作者单纯会见了小明的父母,对于为什么儿子在学校表现 不好的问题,他们很快就补充了自己的观点母亲承认,当她听到小 明说不想去学校或者不会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她感到非常愤怒并大声 责骂他;不过她并不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问题可以看得出来,父母 对小明都很生气问题:针对小明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 略?参考答案:(1)社会工作者为小明进行情绪疏导,鼓励他自我肯定、自我认 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其自信心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 在儿童中晚期阶段,儿童需要培养自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同时,儿童乐于勤奋学习以及参与学习上的竞争,所以鼓励与认可很 重要2) 社会工作者为小明安排志愿者定期为其课业,有针对性 制定计划,尽可能改善其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3) 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教导其家庭养育技能及 亲自沟通技巧目的在于让他们多倾听小明的需要,了解小明的想法, 而非一味以责骂的方式责备孩子不努力学习要求小明的父母能够多花时间陪伴小明,帮助解决小明学习上 的难题4) 社会工作者为小明安排学习社交技巧的小组或社区活动,在 活动中鼓励小组与他人相处,为他在学校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好准备。
5) 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老师进行沟通一方面,让老师能够以 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对待小明,避免对学生以侮辱性词汇形容,如“你太笨”等;另一方面,争取老师对小明朋友的支持,鼓励小明与 同学交往,同时也在学生面前肯定小明的进步与努力案例六(人物设定:青少年甲、青少年乙、社工)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 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 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 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作为社区工作者请问如 何针对这一情况,运用社区服务的方法改善此类情况参考答案:① 开展新市民子女小组活动,为他们提供朋辈支持和愤怒控制的 技巧在新市民子女中开展愤怒控制小组,在朋辈互助的条件下,帮 助其了解偏差行为的后果以及学习愤怒控制的技巧② 充分利用街道、居委会资源,展开技能培训班,为移我子女提 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的场所社会工作者可组织大学生志 愿者定期为新市民子女提供课业,使其学习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 此外,新市民子女无所事事并非完全因为他们没有学习和工作的动力, 很大程度上是缺乏一技之长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街道和居委会的资 源,定期开展技能培训班,帮助新市民子女习得一技之长,并鼓励他 们依靠自己的手艺谋生,主动就业。
③ 在社区内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新市民子女为社区建设 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自我效能新市民子女由于受到社会歧视和一些 不公正待遇,往往存在自卑、漠然、自我价值感低等特点社会工作 者可针对这些个性特征,将他们组织起来,一起就社区建设献计献策 或者在社区中开展活动当他们的计策使得社区成为更好的生活空间 时,他们会感到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使得自卑感降低,自信心增加 此外,由于新市民子女人员的复杂性和流动性,是一些社会问题的死 角,青少年也容易受到城市亚文化的侵蚀社会工作者也可根据这一 特点,组织青少年在社区中开展例如“禁毒”知识宣传等活动④ 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移民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新市 民子女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生活压力大,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他 们也因为学历水平普遍较低,无法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社 会工作者可将这类家长组织起来,根据他们工作时间的特点,定期开 展亲子教育方面的指导讲座,提升其对子女管教的关注度和沟通技巧案例六(人物设定:老罗、邻居、社工)老罗,男,70岁,小学文化,某社区一位孤寡人士,体弱多病, 靠捡塑料瓶子为生,月收入100元左右,生活常常没有着落一天, 一位好心的邻居把罗贵斌的情况反映给了社区居委会,居委会立即对 罗贵斌采取了帮助措施。
请参赛者演绎社会工作者以什么方式介入 参考答案:(1) 对老罗进行家访,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生活状况;(2) 评估老罗的家庭收入情况,帮助其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解 决其基本生活问题;(3) 整合社区资源,联系社区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 社区志愿者,为老罗建立社区照顾的关系网络,让其能够得到日常生 活的照顾,推动社区互助气氛的形成;(4) 鼓励老罗多参与社区提供的各种娱乐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案例七(人物设定:小姚、父亲、社工)小姚,今年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由于妈妈去世早,小姚一直 跟爸爸相依为命但是,小姚的爸爸身体不好,一直请病假在家休息, 工资很低,仅能维持温饱更不幸的是,最近,小姚的爸爸在体检时, 被诊断出患了胃癌,需要马上住院治疗请参赛者以情景模拟的方式 演绎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参考答案:、1、个人服务对于小姚个人,重点应是情绪疏导、压力缓解、学业等1) 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姚申请减免有关学杂货用在 小姚的爸爸未检查出患胃癌之前,小姚一家的生活水平仅仅维持温饱 现在,小姚的爸爸马上需要住院治疗,经济上更成问题,可能连小姚 的学杂费用都支付不起社会工作者应联系小姚所在的学校,帮助小 姚申请减免相关学杂费用或申请学校补助。
2) 对小姚进行心理支持,增强小姚对生活的信心小姚年龄尚 小,妈妈去世得早,现在又要面对爸爸患胃癌需要住院治疗的事情, 其内心的压力非常大社会工作者需要对小姚提供心理支持,缓解压 力,增强其对生活的信心2、家庭服务对于小姚的家庭,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利用与其家庭 相关的环境资源为之提供帮助① 联系社会救助机构对小姚一家进行救助小姚家庭的全部收入 是爸爸微薄的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