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候变化与外交协商

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4.21KB
约26页
文档ID:428567496
气候变化与外交协商_第1页
1/26

气候变化与外交协商 第一部分 气候外交的演变与挑战 2第二部分 巴黎协定的目标与机制 4第三部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 7第四部分 碳排放权交易与防范机制 11第五部分 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利益博弈 13第六部分 全球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6第七部分 气候外交的区域与多边合作 19第八部分 外交协商与气候治理展望 22第一部分 气候外交的演变与挑战关键词关键要点气候外交的早期演变1.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成立:1972 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后建立,标志着联合国首次将环境问题纳入其议程2. 气候问题被提上全球议程:1988 年成立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为气候变化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3. 框架公约的谈判和通过:1992 年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了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机制气候外交的多边化进程1. 京都议定书的出台:1997 年,发达国家承诺在 2008-2012 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比 1990 年的水平降低 5.2%2. 巴厘岛路线图:2007 年,设定了谈判《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目标,并启动了谈判《长协》的进程。

3. 哥本哈根会议:2009 年,旨在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定》,但最终未能达成共识,导致了气候谈判的多边进程陷入停滞气候外交的演变与挑战一、气候外交的演变* 1970-1990 年代:气候变化成为国际议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报告,关注温室气体排放 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通过,确立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原则和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全球目标 1997 年:《京都议定书》谈判开始,确立了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2005 年:《京都议定书》生效,首次建立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框架 2007 年:《巴厘路线图》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通过,启动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谈判 2009 年:《哥本哈根协议》未能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 2010-2015 年:"坎昆气候变化谈判" 和 "德班平台" 为《巴黎协定》的谈判奠定了基础 2015 年:《巴黎协定》通过,确立了将全球升温限制在较工业化前水平高出 2 摄氏度以下,并努力限制在 1.5 摄氏度以下的目标二、气候外交面临的挑战1.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变化加剧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能源安全和全球治理问题。

2. 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 适应和减缓的资金:气候外交面临着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资金的挑战4. 缺乏雄心:一些国家在设定减排目标和采取气候行动方面缺乏雄心,阻碍了全球气候合作5. 利益攸关方的参与:气候外交需要广泛的利益攸关方参与,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和土著人民6. 科学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科学不确定性给气候外交带来了挑战,因为国际合作需要基于科学共识7. 气候正义:气候外交需要解决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公平影响问题三、应对挑战的措施* 加强多边主义:气候外交应优先考虑基于《巴黎协定》和 UNFCCC 的多边主义方法 促进经济转型:气候外交应支持经济向可持续和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型 加大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加大资金支持,以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建立雄心勃勃的目标:气候外交应鼓励各国设定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并采取积极的气候行动 扩大利益攸关方参与:气候外交应扩大利益攸关方参与,确保所有声音都能在气候决策中得到听取 加强科学研究:气候外交应支持科学研究,减少不确定性并为决策提供信息 关注气候正义:气候外交应解决气候变化的不公平影响,并促进气候正义。

第二部分 巴黎协定的目标与机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巴黎协定的总体目标1. 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之上 2 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2.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的能力,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能力和复原力;3. 以公平高效的方式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并尽快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水平国家自主贡献(NDC)1. 各国自愿提交的国家减排计划,阐述了各国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做出的具体行动和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 NDC 需定期更新,以提高减排雄心和促进合作;3. NDC 的制定和实施离不开国际支持,包括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减缓机制1. 旨在通过温室气体减排和碳汇增强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2. 包括可持续能源、能源效率、森林保护和农业等领域;3. 通过技术合作、资金支持和政策制定方面的合作来推动减缓行动适应机制1. 旨在加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能力,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害;2. 包括基础设施投资、灾害管理、气候预警和早期预警系统等措施;3. 适应机制需要量身定制,考虑到具体国家和地区的独特脆弱性损失和损害1. 承认气候变化不可避免的影响,并为受影响国家提供支持措施;2. 包括财务援助、技术支持和能力建设,以帮助应对气候相关损失和损害;3. 损失和损害机制仍处于谈判阶段,需要进一步明确定义和行动。

透明度和问责制1. 建立一个透明的框架,用于监测和报告气候行动进展;2. 促进信息共享、相互学习和相互问责制,以提高行动的有效性;3. 透明度和问责制对于建立信任、鼓励合作和实现巴黎协定目标至关重要巴黎协定的目标* 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摄氏度,并努力将其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增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减轻风险能力 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以实现气候平衡巴黎协定的机制国家自主贡献(NDC)* 每个国家自主设定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将其提交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NDC每五年审查并更新一次,旨在提高雄心壮志透明度框架* 要求各国报告和审查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减排努力 促进信息共享和气候行动的合作全球盘点* 每五年进行一次全球盘点,评估集体进展和应对采取进一步行动的需要 根据科学信息和各国提交的NDC进行盘点气候适应* 促进气候变化适应和韧性措施 建立气候变化适应机制,提供财政和技术支持损失和损害* 承认和应对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制定机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和技术援助,帮助其应对不可避免的影响财政支持* 发达国家承诺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用于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

建立绿色气候基金作为主要融资渠道技术机制* 促進技术合作和轉讓,以支持气候行动 建立技术执行委员会,提供指导和促进技术合作能力建设* 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增强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建立能力建设中心,提供培训、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促进非国家行为者参与* 鼓励地方政府、企业、民间社会和原住民社区积极参与气候行动 建立平台和机制,促进合作和信息共享执行与问责机制* 建立履约委员会,审议各国的NDC和进展情况 促进遵守协定的透明和负责任的实施长期目标* 设定长期目标,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并设定适应和气候韧性目标 定期审查和更新长期目标,以反映科学进展和各国雄心的提高第三部分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关键词关键要点历史责任分歧1. 发达国家作为工业化先导者,对其历史温室气体排放承担更大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以发展权为由,对承担减排责任持谨慎态度2. 历史排放责任的认定与分配机制一直是谈判中的争议焦点,直接影响减排义务的划分和资金支持的分配3. 针对历史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提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考虑国家发展水平和能力差异,在减排行动上采取分化措施发展与气候变化关系分歧1. 发达国家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减排行动,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发展是首要任务。

2. 发展中国家认为减排行动会阻碍其经济发展和贫困消除进程,发达国家应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其兼顾发展与减排3. 如何平衡气候行动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成为谈判中的一大难题,需要建立公平有效的机制,确保发展中国家既能实现气候承诺,又能保障其发展权减排目标分歧1. 发达国家主张设定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应根据各自国情和能力设定弹性目标2. 减排目标的设定直接影响减排成本和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担心激进目标会带来沉重负担3. 设定减排目标需要考虑减排潜力、技术可行性、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资金支持分歧1. 发达国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但发展中国家认为提供的资金不足以满足需求2. 资金支持的规模、分配机制和使用方式一直是谈判中的争论点,发展中国家希望获得公平公正的资金分配3. 建立可持续、可靠的资金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承诺和适应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技术转让分歧1. 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减排和适应技术,但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却存在顾虑,担心影响自身产业利益2. 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获取技术来应对气候变化,但技术转让条件往往苛刻,限制了技术的可及性。

3. 建立公平合理的技术转让机制,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气候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气候损害赔偿分歧1. 气候变化导致发展中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和损害,但对气候赔偿责任和机制尚未形成共识2. 发达国家对气候赔偿持谨慎态度,担心会承担无限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负有弥补气候损害的道德和法律义务3. 建立气候赔偿机制需要考虑公平性、责任分担、资金来源和实施方式等复杂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气候变化外交协商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显着的分歧,这些分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责任与减排义务发达国家认为,它们对气候变化负有更大的历史责任,因为它们自工业革命以来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发达国家倡导基于历史排放的差别化减排责任,即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则拥有更大的排放空间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强调,它们的人均排放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并且其发展水平仍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认为,减轻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它们需要更多的排放空间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2. 气候资金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有义务为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财政支持根据《巴黎协定》,发达国家自2020年起每年需共同动员1000亿美元,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影响。

然而,发达国家对提供资金的意愿并不充分,部分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自力更生,或者寻求私人部门融资此外,发达国家提供的资金往往附带条件,如需要发展中国家实施特定减排措施,这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不满3.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行动发展中国家将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它们认为,气候行动不应该损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目标发展中国家强调,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应与消除贫困、粮食安全和获得能源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发达国家则更加侧重于气候减缓,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优先考虑减少排放发达国家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