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背景v教育概况v18世纪法国启蒙时 代的教育思想v法国大革命中的教 育改革一、背景 二、教育概况 三、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教育 思想 四、法国大革命中的教育改革马滢17~18世纪的法国教育v中世纪中期起,法国一直是欧洲 大陆上强大的封建专制国家,在宗 教改革过程中一些罗马天主教徒得 到保护,在法国保持强大的势力; 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压制,于是法国 的第三等级联合发动了彻底的资产 阶级革命;法国思想界因此产生了 影响整个欧美历史的启蒙运动总 体上看,17、18 世纪的法国教育主 要是教会的天下返回初等教育1、法国政府对初等教育比较关心,但 由于新教力量弱小,政府不直接办学,初 等教育大多数还是掌握在天主教派手中 天主教神父拉·萨儿建立的“基督教学校兄弟 会”后来一直成为法国初等教育力量2、以宗教教育为主,辅以读写算的教 学,采用班级授课制,面向下层社会子女 ,免收学费中等教育1、耶稣会创办的学院得到法国当权者 大力支持,在中等教育方面占统治地位2、新教的胡格教派创办学院又称基础 学校重点学习古典语文和法文冉森派 创办的学校强调法语,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实物教学,反对滥施体 罚,死记硬背,也注重教育理论研究及文 献整理。
3、耶稣基督圣乐会创办的学校高等教育最大特点是排斥新教徒在大革命 前,它排斥新思想、新学科,奉亚里 士多德的著作为经典;打击新教学生 或不受予他们学位;禁止和焚烧笛卡 儿、爱尔维修、卢梭等人的著作法国王朝重商政策,专业技术的实 用价值受到注意;加之在这方面教会 控制较弱专门技术学校得到发展一)爱尔维修论教育法国启蒙运动中重要 派别——法国唯物主义者的 重要成员之一其教育思想 主要是“教育万能论”、“智力 平等说”及道德功利主义教育 思想1、感觉经验主义的智力平等思想 爱尔维修认为人人都是通过 感官获得知识,而自然赋予了每 个人同样的感官细致程度,所以 人人都有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 实质上表达了人人智力天生平 等和教育世俗化观点,直接抨击 了天赋不平等论及教育中的等级 制度2、生活之和的“教育万能”思想爱尔维修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 育与环境,希望通过改变整个社会制 度和教育设施,为年轻人提供一个良 好的环境从中可以看出他在这个问 题上走入极端他否定了遗传因素的 影响把改变旧的社会环境的希望寄 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从 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3、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爱尔维修认为神学家用宗 教教义麻痹青少年思想,不能让 虚伪的教义毒害人们的心灵,倡 导人们关心现实利益,顺应“自 爱”并“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的指 南”才是高尚的道德。
这里我们 可以看出他的道德功利主义教育 思想二)狄德罗论教育启蒙运动和百 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 ,恩格斯说他是为了 真理和正义而“献出了 整个生命”的人他的 教育思想主要是发展 教育思想发展教育思想的主旨在于通过发展教育促进 国家、社会和人的发展狄德罗的发展教育思 想主要体现在教育与国家和政府,教育与人的 个性,教育与人的自然素质三方面狄德罗认 为教育在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或改革 中有重要的作用在他看来只有教育可以启发 人的理性,认识社会中罪恶的现象,唤起对正 义、善行、新秩序的爱他高度评价了教育在 人的个性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通过教育发 展人的优良自然素质,抑制不良自然素质◆ 狄德罗看到了爱尔维修由于过分强调感官 的作用,因而忽视了大脑生理机制的差异及 其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人们构想的颜 色各异的不同图形,在天生盲人来说是不可 理解的他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但是起作 用是有限的他不能改变人在某一方面的天 生缺陷在肯定教育作用的同时,也必须估 计人的自然素质和天生倾向的作用他否定 了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在这里我们也 看到了狄德罗唯物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因素 在教育上的反映而他的贡献也正是在教育 、自然素质和天生倾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正 确认识。
◆ 他还主张把教育的管理权利交由新的国 家政府管理国家应当强迫义务教育中 学和大学应当向一切人开放强调科学知 识的学习,反对花太多时间学习古典语言 指出研究的和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观察、 思考、实验培养思维能力三)拉夏洛泰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教会运 动的主要倡导人著名法官论著《论 国民教育》论述了国家办学的思想,对 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各国世俗公共教育制 度的建立发生过很大影响◆批判教会教育◆从知识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角度说明了国家 办教育的必要法国国民教育的目的应该是 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首先应该考虑国 家◆提出了三级教育制度1789年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是比一 个世纪前英国革命更壮观,更彻底在革命过 程中先后上台的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 都分别制定了有代表性的三个教育改革案:塔列兰教育法案(1791年)康多赛的国民教育组织计划纲要(1792年)提 出国家举办世俗学校的教育计划平民教育 )雷佩尔提的教育法案(1793年)提出向富人征 税和向儿童免费提供衣食 它们都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资产阶级各派的共同 愿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第一,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第二,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国家 应当给予保护,实行普及教育。
第三,在教育内容和教师问题上实现世俗化、科 学化,也是大革命中各种教育方案的共同要求另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案在男女平等教育 ,成人教育方面也提出了要求但是它们代表的 是资产阶级利益的,许多规定大大限制了劳动者 子女获得初等以上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各教育方案因各掌权派别的短暂执政期而难以 实施,只是在后来才实施了一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