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描写方法分类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8.03KB
约19页
文档ID:433693139
描写方法分类_第1页
1/19

描写方法分类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 写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 画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 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 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按内容来分, 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 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 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 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定义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按特征又可分为 白描、细描、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情景交融等等人物描写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神情、姿态、服 饰、音调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 她有着乌黑的头发,粉红色的外套称托出她那水灵灵的脸 蛋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 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 迈着步子,踏步向前进3•语言描写:是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如与别人交谈 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例如:他诚恳地 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 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例如:他心 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为此奋斗了!间接描写r内心独口左接描写匸神态描◎j梦境、幻觉描写5■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神态描写是对人的 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他皱 着眉毛,一种厌恶的神情神态描写也叫表情描写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是[1]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 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推动故事情 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写出当 时社会的不同背景,为下文人物性格描写设下铺垫也可分为风景描写、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描写顾名思义分别为:视觉描写 触觉描写 嗅觉描写 味觉描写听觉描写按叙述分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 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 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 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可分为动景、静景描 写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 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内在或外在的一些细小环节的 细致描写按特征分白描所谓“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以简洁的语言勾 画出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鲁迅先生非常善于使用白描手 法,如《藤野先生》中关于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绍:那时进来 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 小小的书一手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 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 语言简洁,印象深刻白描本是绘画之一法全部用线条勾勒,不假色彩,单纯 明快用在文学之上,成为描写的一种手法鲁迅把这种方 法归纳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作文 秘诀》)它不加修饰形容,不加铺张扬厉,只用普普通通的 话,简捷地反映出事物的特质虽着墨不多,却能穷形而尽 相许多名家大师,都把白描当作常用的方法如: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 一天大雪来施耐庵《水浒传》)时间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 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里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 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 起来了鲁迅《故乡》)以上两段历来被评论家视为不同凡响的精彩描绘,都是不 作任何修饰渲染的直来直去的文字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统丽的修饰,没有比兴的手法,但大雪漫天飞舞的气势 和“故乡”的空旷、荒凉、寂寥却如画面般展现在我们眼前细描细描是指对事物的一笔一画的精雕细刻,相对于白描,细 描也可以称为工笔,如阿累的《一面》写鲁迅就比鲁迅写 藤野又细一些:“他的面孔黄黑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 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 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 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衬托衬托是指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为了突出主要对象用另外 的人或物来陪衬或烘托的手法人们常说:“红花虽好,还需 绿叶扶持”就是这个意思衬托可以从正面衬托,也可以从反 面衬托,可以以景物来衬托人,也可以人衬托人,还可以物 来衬托人,但这些都要根据表达内容 的需要来使用鲁迅 是很擅长衬托笔法的文学大家,他的《在酒楼上》正衬、反 衬都写得极 好,同学们可以反复阅读这里摘出两段,请 大家欣赏:“窗外只有渍痕班驳的墙壁,贴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 色天,白皑皑的绝无精彩,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用景物 从正面衬托了吕韦甫懒散怀旧的心情几株老梅竞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不以深冬为 意;……山楂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 十几朵红花来,赫 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 远行用“梅”与“花”反衬吕韦甫的懒散心情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 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 抒情文学理论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 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 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无论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诗歌的基本表达方 式,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表达方式,即景中藏情式, 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景中藏情式景中藏情最重要则在于“点情”,集中笔墨全力写景,不 刻意去追求用文字表达何种情感,只刻画出鲜活的生活图 景,却在描绘景物的文字之外于合适之处用带浓郁感情色彩 的字、词、句轻轻点出诗人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 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比如《长亭送别 端正好》一曲:“碧云天,黄花地,西 风紧,北雁南飞由天、地、风等大自然景观写到雁,描写一幅'碧云密布、 黄花遍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的清秋景色。

作者如椽之笔, 抓住秋天中最突出之景,“天”“花”哋”“风”“雁”的最突出特点 ——“清萧瑟”,由天到地,从风到雁,一一写来,绘出送别” 的背景从字面看,这几句话句句写景,哪里写情?细看来 却发现情在末尾两句,它用设问点出:“晓来谁染霜林醉?总 是离人泪一“泪”字点其情,使全篇闪耀着离人的泪光,所 写的“天、花、地、风、雁”都成了饱含离情之物,而景中人 正在流出“离人泪”,这恰好给前面所写之景蒙上了离情别绪 的浓郁情感,使全文成了看似“句句写景”实则“字字言情”的情 景交融的佳作情中见景情中见景的目的是营造“情景交融”意境,让读者在浓郁的 “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体悟到最真挚最浓郁的情,从而得 到美的享受情中见景秉笔书”说的就是写景中适时用几句 或几段文字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直接写出自己的感情、想 法,不隐瞒、不隐讳看似并未写景,却神奇的让读者在浓 郁的“情”中体悟到清晰的景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未见景物之描写,但是当你了解了诗人当时险恶的处 境和痛苦的心情之后,在你的脑海中便会出现一副闪耀着血 泪的图画:一幅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楼台,一 位独立苍茫的诗人。

在诗人的悲怆中,你会体味到诗人报国 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这些历史与现实,宇宙和人 生,都会随着诗人情感的喷发变成感人的色彩和旋律,也为 读者开创了一个情中见景的审美空间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此达到了浑 然一体,自然天成的程度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用明喻,令人想像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词人此刻梦回故 都,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简直跟 这江水一样,无时不刻不在翻波、涌浪流向大海这句词抓 住词人的愁和滚滚东流的春水的共同点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多——越来越多,久——永无尽期,长——没有尽头,深—— 深不可测,永——无时不在,绵绵不断……词人的愁情与东 逝的流水交相呼应,情态必现,形成一种情景并茂的境界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说是据事以类义,援 古以证今”即是用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用典 既要师其意,尚须能于故中求新,更须能令如己出,而不露 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用典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 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 者,即称“用典”用典之功用有四,略述于下: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

即【文心雕龙】所谓援古证今”也如李商隐之【有感】诗: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强安蛇足,一盏芳醪不得尝其中“蛇足”一词,即引自【战国策】:“楚有祠者,赐其舍 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 地为蛇,先成者饮之'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乃左手持卮, 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蛇成,夺其卮曰:‘蛇 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李诗即以此作为引证, 使为立论之根据以喻勿另生枝节也)方便于比况和寄意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之暗 示,婉转道出作者之心声,即所谓“据事以类义”也如前“命 意”章中苏东坡之【仇池石】一诗,即借蔺相如“完璧归赵”之 典故,委婉表达出作者之心意,而不致令受者有太大之难堪 另如【唐诗纪事】卷十六引“宁王李宪见卖饼者之妻明艳动人, 而强娶为妾,且十分宠爱翌年,宁王问‘犹忆饼师否?’其妻 颔首宁王召饼师进府,其妻面对故夫,泪流满颊,凄婉欲 绝时有十余文士在座,意皆感动,宁王命做诗以记其事 王维诗云:莫以今时宠,而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借春秋息夫人之典故,以显出女人之坚贞,使宁王深受感 动,而让其与故夫团聚按: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 楚子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

楚子问之, 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减少语辞之繁累 诗句之组成,应力求经济,尤其近体诗有其一定之字数限制,用典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如:览古李商隐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空糊赬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诗中“长乐”一词乃指汉之长乐宫汉书】平帝纪:“大风 吹长安城,东门屋瓦飞旦尽”;“景阳钟”之典出自【南史】: “齐武帝数游幸,载宫人于后车,宫内深隐,不闻鼓漏,置钟 于景阳楼上,应五鼓及三鼓宫人闻声早起妆饰”箕山客” 一词乃指尧之许由也,【庄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 ‘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又齧缺遇许由 曰:‘子将何之?’曰:‘将逃尧'又史记:“余登箕山,其上盖 有许由冢”如此利用有限之文字,即将所欲表达之意念,呈 现在读者眼前,故可减少语辞之繁累四:充实内容、美化词句一一用典可使文辞妍丽,声调和 谐,对仗工整,结构谨严,而增加外形之美,与丰富之内涵 如:潭州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