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政策规划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15.52KB
约29页
文档ID:584647632
公共政策规划_第1页
1/29

公共政策规划 1.什么是政策规划?n政策规划是指为解决某个政策问题而对政策方案进行设计、比较、选优,并进而制定出政策的活动n对定义的三方面理解:n政策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n政策规划的基本内容是政策方案的设计和择优;n政策规划是一种动态过程 2. 政策规划的原则n 客观性原则 n 系统性原则n 可行性原则n 连续性原则n 民主性原则 3.政策规划的程序n政策目标的确定n政策方案的设计n政策方案可行性分析n政策方案的选择 3.1 政策目标的确定n涵义n政策目标是政策规划者解决决策问题最终要实现或达到的结果或目的 3.1 政策目标的确定n政策目标与目的的区别政策目标与目的的区别 3.1 政策目标的确定n总体目标:针对特定问题决策者或分析者最终要实现或达到的状态n目标陈述:对最终状态所做的更集中的具体描述,是政策目标的具体化n评估标准:用于评估各项备选政策方案关于目标范畴的特定陈述,也是衡量政策方案的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及可能性的标准n医改目标 3.1 政策目标的确立n澄清和确定政策目标的困难n问题一种状态,目标是希望达到的状态但是这种结果不是自明的,也是需要澄清的n涉及因素n价值因素:特定的价值判断是确定政策目标的前提条件,政策目标包含着“应该是什么”。

n政治因素:目标确立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并不是分析者个人所能决定的n目标的多重性与冲突 3.1 政策目标的确定n确定政策目标的要求n 政策目标要有针对性;n 政策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n 政策目标应具有可行性;n 政策目标应具有协调性 3.1 政策目标的确立n澄清政策目标的方法n价值分析(价值分析中明晰价值意义、价值冲突与对抗、价值一致性及价值变迁) n政治分析n多目标分析n考虑多种制约:物质制约;法律制约;组织制约;政策制约;分配制约;预算 制约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n政策方案是关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应当推行哪些公共政策、以及如何优化政策活动的政策设想、制度设计和行动方案n备选方案是决策者用来解决政策问题、达成政策目标的可供利用的手段、措施或办法n每一种办法或措施即为一种方案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n6W what (做什么) why (为什么做) who (谁去做) when (何时做) where (何地做) how (怎么做)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n基本步骤n 轮廓设计(政策方案的轮廓设计是对政策方案进行粗线条的勾勒和构想。

政策方案的行动原则、指导方针、基本措施、政策的发展阶段等主要内容 )n细节设计(见后面)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n细节设计n达成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方法措施,以及各种方法措施的实施力度n政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及主要解决问题方面的界定n方案所需的各种资源条件、实施障碍、障碍的消除方法(副作用)n方案付诸实施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必要说明n政策方案取得政策效果的不同阶段n方案实施效果的初步预期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 备选方案的来源n魏墨和维宁n现有政策方案n通用的解决方案n调整过的通用解决方案n非现成的解决方案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 备选方案的来源n由政策问题的性质以及政策目标派生出来的n与现状相符而又尚未实施过的方案n解决相关问题的其他人的经验n现有政策n向专家请教n根据权威的要求n对相似或类似问题的推导和类比n某些特殊案例的启示n洞察力n理论与动机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寻求备选方案的方法n不行为分析法(no-action analysis)n为评价所有其他方案提供基准点n最佳方案n文献述评法(literature review)n搜集政策分析与研究领域的书籍和期刊;问题(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是新鲜的)n快速调查法(quick surveys)n利用交往网络,通过调查、邮件调查及现场调查,来获取关于行动的观点及建议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寻求备选方案的方法n被动收集与分类法 (passive col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n 靠被动的的或消极的等待,有些方案可能或自动出现。

还应该对其他人提出的备选方案加以系统的记录和分类n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 n 专家会议法;一种产生创造性思想的方法;一种会议技术n三个原则 3.2 政策方案的设计:寻求备选方案的方法n希望列举法n根据提出来的种种希望, 经过归纳, 沿着所提出的希望进行创造的方法,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发明方法n缺点列举法n围绕原有方案的缺点提出各种改进设想,设想不会离开政策方案原型,是一种被动型的创造发明方法n原有方案的放大、缩小、替换、结合、重组以及变更地点、时间、资金、组织等 3.3 备选方案的评估n评估是对各备选方案的结果的预测性分析与比较n预测性评估(条件预测与结果预测)n可行性评估n预测性评估与可行性评估是政策方案评估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可能存在于同一个评估过程之中,做可行性评估也需要进行预测分析通过预测对各方案的各种可行性进行评估 3.3 备选方案的评估: 预测性评估n预测的内容n现有政策结果(估计没有采取新的行动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结果,不行为分析)n新政策方案的结果n新政策内容(估计新政策内容的变化)n政策参与者的行为(估计政策方案出台以后的可能支持或反对状况) 3.3备选方案的评估: 可行性评估n技术可行性n经济与财政可行性n政治可行性n行政操作可行性 3.3.1 技术可行性n从技术角度衡量:某一方案要达到预期目标在“技术”上是否可以实现。

可有两层意思:n是否具备实施某项政策方案的技术手段,使政策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n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达成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即效力或效能)n当无法解决政策问题时,技术可行性标准(即目标)可能需要修改 3.3.2 经济与财政可能性标准n衡量可用资源的可能性n某一备选方案占有和使用各种资源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n实施某一方案所花费的成本和取得的收益n具体标准n效益: B-Cn效率( efficiency ): B/C以产出和成本之比来衡量(单价)n效力或效能(effectiveness) :方案达成目标的有效性程度(以最小成本完成任务) 3.3.3 政治可能性标准n“政策形成于政治舞台并接受政治考验”(帕顿)n衡量的是政策方案被决策者或当事人接受的可能性n可接受性:是否会被政治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行为者接受,是否会被委托人和其他行为者接受n稳定性n适当性n回应性n合法性n公正性 3.3.4 行政可能性标准n行政可行性(Administrative feasibility)也称管理的可操作性(operability),即能否得到贯彻执行n权威n体制承诺n执行人员的能力n目标群体的支持n财政资源 3.3.5 几种标准的相关性n几种可行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支持的,只要有一种可行性不存在,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n经济可行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资源效率提高n技术可行性又受经济可行性的影响,经济的投资多少可以促进技术的发展n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行政可行性可以影响政治可行性 3.4 政策方案的择优n政策方案择优的涵义:n政策方案的择优就是指政策规划者根据权威、经验、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在对各种能够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权衡得失的基础上,选择或综合一个最优政策方案的过程 3.4 政策方案的择优n政策方案择优的标准n政策方案要有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n政策方案要体现出尽可能大的效益n实现政策目标要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 n政策方案要有可行性n政策方案实施后的副作用尽可能小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