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9638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邵阳市林业经济及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邵阳市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邵阳市林业局编制2005年3月8日2005年到2010年,是我市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正确制定实施“十一五”计划,对于动员全社会办林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全面建设小康邵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编制,主要阐述全市林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和政策措施,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规划。一、现实基础和政策环境(一)“十一五”林业计划具有坚实的基础条件“十五”期间,是我市林业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全市认真贯彻中央林业方针政策,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调整林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2、林业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十五”计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一是造林绿化快速推进。五年来,全市人工造林256万亩,河道绿化1800公里,公路绿化2000公里,义务植树6000万株,封山育林5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92万亩,长防林工程造林13万亩,世行贷款工程造林2.58万亩,楠竹产业工程低改60万亩,新造10万亩。到2004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78万亩,森林蓄积量46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6.8%,较2000年增长34%、28%、17.8%,分别为全省第2、第3、第2的位次,森林资源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二是资源保护切实加强。全市组建林业公安、检察、审判机构24个,查处破坏

3、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案件741件,维护了林区社会的稳定。落实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森林防火机制,实现森林病虫害由单一的药物防治向工程综合治理转变,加强了全市生态安全。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1123.6万亩,占林业用地的61.8%,纳入国家补偿试点549.6万亩。建成森林公园5个,自然保护区11个、保护小区12 个,保护面积103.7万亩,保护珍稀动植物500多种。三是林业产业蓬勃发展。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科技创效益,林业资源优势开始转化为产业优势。以松竹、林药、林果为主的第一产业,年创产值18亿元;以竹胶板、林纸业、林化工为主的第二

4、产业,现有林产加工企业1203家,木竹造纸9万吨,加工人造板24.68万立方米,产值14亿元;以森林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2亿元。2004年,林业为社会提供木材66 万立方米,楠竹1100万根,松香、松节油1100吨,林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形成了一批有资源、有市场、有潜力的林产加工企业。 四是林农收入稳定增长。全市林农每年人平以林增收380元。通过林(副)产品生产加工,人平直接增收90元;取消育林基金维简费、林业保护建设费和林业特产税,每年减费500万元,减税2100万元,人平减负增收40元;生态公益林保护,每年下拨补助资金1700万元,人平护林增收20元;退耕还林已兑付钱粮补助3000

5、0万元,直接受益林农130万人,人平直补增收230元。农民的经营理念从“靠山吃山”开始向“以林致富” 转变。五是科技推广卓有成效。围绕工程项目建设和林农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取得林业科技成果159项,其中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部级奖励28项、市级奖励128项。石灰岩山地造林、楠竹速生丰产林造林、桉树引种栽培等适用技术的推广,产出经济效益上亿元。六是林业地位全面提升。五年中,国家对我市林业投资达到36400万元,为前50年投资的4倍。林业拓宽了农民增收、城乡就业、财政增税的新途径,每年吸纳社会剩余劳力50多万人,创造就业岗位3万多个,加工创税3000多万元。林业的社会作用显著增强,全市有上百

6、个林业工作站在乡镇评比中被评为“群众最满意部门”。 (二)“十一五”林业发展具有较好的政策环境当前,我市林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一方面,长期多取少予、粗放经营,林业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积累了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资源总量不足、生态体系不全、特色产业不强、管理体制不顺、地区发展不平衡等,林业发展总体上正处在“治理与破坏相持续的阶段”。另一方面,社会对林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生态安全和林产品供给有了更大的需求。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

7、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林业决定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都赋予了林业重要任务,明确了未来50年林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建设重点,出台了加快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林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林业决定的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按照“瞄准一个目标,建设两大体系,突出三个重点,推进四大转变,强化五项措施”的总体思路加快林业发展,即:瞄准“绿色邵阳”这一总体目标,建设良好的林业生态和

8、林业产业二大体系,突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三个重点,推进林业发展从木材生产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从资源主导型向技术主导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四大转变,强化项目立林、改革促林、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人才强林五项措施,实现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二)主要目标根据现实基础和发展条件,确定“十一五”时期我市林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计划经过3个五年计划,主要林业发展指标(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林业产值、林农收入)全面进入全省第二的行列,部分指标上升到全省第一。林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邵阳”建设取得实效;林业产业体系初步建成,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林业结构

9、明显改善,林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全省林业大市和林业强市。到2010年,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7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5500万立方米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的60%以上,水土流失得到缓解,林业总产值(包括加工产值,下同)达到60亿元以上,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达到5 %以上。到2020年,全市有林地面积稳定在18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森林蓄积量达到7000万立方米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在65%,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9%,水土流失全面控制,生态问题基本解决,林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10%,初步实现山川秀美、生态良好

10、的目标。造林绿化。五年计划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中幼林抚育20万亩,新造楠竹10万亩、低改50万亩,速生丰产林造林40万亩,石漠化监测治理50万亩。国土绿化计划义务植树7500万株,河道绿化1000公里,公路绿化1000公里,创建花园式单位省级10个、市级100个。计划育苗1万亩,建设优质良种苗木繁育基地5个,良种使用率达到90%。资源保护。计划到2010年,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2个、保护小区8个,新建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3个,力争启动市县两级生态公益林的财政补偿。预计防治各类森林病虫害200万亩,计划防治率80%,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森林火灾发生面积控制在有林地面

11、积的0.05%之内。查处各类涉林案件5000件以上。林业产业。计划采伐活立木1300万立方米,生产商品材1000万立方米,楠竹1亿根;扶持科技型林产加工企业6个,新增产品4种,创名牌产品5个,林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同比增长12 %,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6亿元,第二产业产值3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4亿元,一二三产之比达到 3.5:5 :1.5。林农增收。拓宽林农增收的渠道,林农收入在十五的基础上稳中有升,人平年以林增收500元,增长32%。其中林竹、林药、林果、林纸产业开发等林产资源开发增收150元;封山育林、清洁能源建设等护林增收50元;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直补增收200元;将育林基金逐步返还

12、给林业生产经营者,减负增收50元;其他林业经营收入50元。60%以上的林场职工脱贫,职工人平年收入达到1万元。科技教育。全市林业员工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0%,本科以上学历达到60%,分别较“十五”上升70 %、50%;林业技术人才中,高级技术职称达到30%,中级技术职称达到40%。建成市县(市、区)乡(镇)三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推广林业实用技术20项,取得市级以上林业科技成果40项,科技进步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林业管理。省市县三级局域网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主要管理制度全面建立和完善;林业办文、办事、办公全面规范、公开、透明,行政审批项目减少,林业进一步步融入社会,全社会办林业的

13、格局加速形成;林业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三、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实现“十一五”林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战略重点。(一)加快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强化生态安全1、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江河两岸、湖库周围、交通干线沿线和生态脆弱地区的陡坡耕地全面退耕还林,荒山荒地全部造林。加快林纸、林药、林果、林草相结合的高效林业建设,推进小流域治理、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后续产业建设,努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落实管护责任制,采取专业队护林、退耕农户联合护林、乡(镇)村统一护林等方式,加强造林后的管护。组织开展退耕还林工程质量和钱粮兑现情况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补助发放挂钩

14、,确保“退耕一片,造林一片,收效一片”。2、全面铺开国土绿化工程。以城乡园林化为目标,以全民义务植树为手段,全方位绿化国土,打造“绿色邵阳”。在江河两岸、水库周围,加快防护林营造。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黄金水道资江、赧水、夫夷水流域集中治理;在公路、铁路沿线,加紧绿色通道建设。对潭邵、上瑞高速公路,207、320国道,洛湛和太澳铁路沿线,视眼内的荒山全面绿化,穿越线两侧高品位美化;在城镇、城郊周围,加强生态小区和城市生态圈建设。邵阳市按照建设百万人口的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进行科学规划。各集镇、小区要狠抓人居环境,做到城市规划和绿化规划同步;在农村社区,推广清洁能源,开展四旁植树,营造防

15、护林网,积极改厕改灶,发展沼气能源,建设生态文明家园。3、切实做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落实生态公益林的限伐或禁伐措施。逐步建立县(市、区)有专业消防队伍、乡镇有半专业消防队伍和村有义务扑火队伍的森林防火体系,推进森林防火由季节性向经常性转变。按照森林防火费用由政府投入为主、受益者合理承担的原则,建立市、县两级森林防火基金。以普查、测报和检疫为基础,建立全市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中心,重点做好马尾松毛虫、竹蝗、松材线虫病、萧氏松茎象和外来有害生物的预防和治理,实行“谁经营、谁防治”。加强林地保护,严格各类开发区和各项工程建设的征占用林地;确需占用的,必须按法律程序报批。有序推进全市生态建设。4、积

16、极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严格保护好已建自然保护区和保护小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扩大保护范围,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切实提高保护水平,突出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到2010年,全市建成绥宁黄桑、天堂界和新宁舜皇山紫云山万峰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3个保护小区。禁止捕猎珍稀野生动物和移栽珍稀野生植物,对一般野生动植物实行限额利用和凭证猎采,对名木古树挂牌保护。5、全面启动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对出露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区域重点治理。加强石漠化监测。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量裸露,石砾堆积的土地,搞好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理。近期采取封山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植草的生物治理措施,对严重石漠化地区优先治理;辅助采取坡改梯工程、小型水利工程、节水保水畜水工程等工程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