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8977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岳麓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教材分析本课的课标要求是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农业和手工业是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两大支柱,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其实就是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的。古代中国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有冶铁、纺织、陶瓷等,从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可以概括出它的几个重要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方面的先进技术成果,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历程,理解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特征;通过课堂研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与史论结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遵循中学生认知规律,在提供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2、,组织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探究,锻炼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客观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主动学习与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古代中国辉煌的手工业技术成就及其领先于世界的突出地位和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体会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代中国在金属冶炼、纺织、陶瓷方面的技术成就及世界领先的地位。【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青花瓷,色泽清新,

3、纹饰优美 ,意境深远。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 ;一件件瓷器,就是一个个故事。它浸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也走出了国门,影响了世界。它代表着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让国人自豪,让世界尊敬。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以青花瓷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手工业的伟大成就。二、进入新课(一)金属冶炼术的进步教师多媒体显示材料,结合课本第15页三段小字内容,让学生讨论总结青铜制造业的特点。课件显示材料一司母戊鼎 商代的四羊方尊 商代青铜器龙虎纹尊材料二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镍、磷等)的合金。史学上所称的“青铜时代”是指大量使用青铜工具及青铜礼器的时期。保守的估计,这一时期主要从

4、夏商周直至秦汉,时间跨度约为两千年左右,这也是青铜器从发展、成熟乃至鼎盛的辉煌期。由于青铜器以其独特的器形、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向人们揭示了先秦时期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源流,因此被史学家们称为“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学生:青铜制造业的特点:1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规模较大,制造工艺已臻成熟。2青铜器种类齐备,使用广泛,技艺精湛。3西周时期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常器具增加。教师总结: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到商周时期青铜冶炼技术已经相当纯熟,掌握了青铜合金的特点和性能,铸造的青铜器造型美观,文饰华丽,工艺精湛。西周中后期,青铜铸造普遍使用了大型熔铜炉,还使用鼓风设备。战国时期,开

5、始广泛使用鎏金、镶嵌技术,使青铜器更加华丽精美。中国的青铜制造业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关于冶铁与炼钢技术的内容,教师讲解几个概念:块炼铁与生铁、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516页的文字,用表格的形式总结冶铁技术发展历史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多媒体投影空白表格,指导学生逐一填表)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情况表朝代燃料技术方法铁质特点(作用)西周晚期木炭低温冶炼块炼铁杂质较多,含碳量低、质软,只能锻,不能铸春秋木炭高温冶炼生铁(块钢)可浇铸,杂质少,质地硬脆,技术飞跃汉煤钢南焦炭填完表格后,教师设计问题:冶铜、冶铁和炼钢技术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推动作用?从中可得到哪些启

6、示?学生:生铁冶炼及其他冶铁炼钢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铁农具的使用与推广,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衣被天下教师:我国丝织业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下面请同学们看材料多媒体显示。材料一隰桑有阿(低田里桑树多美),其叶有难(桑叶儿多么丰满)。既见君子(见着了我的人儿),其乐如何(我的心多么高兴)!诗经隰桑材料二 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以罗绡与纨绮识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新乐府材料三 商代玉蚕宋代缂丝图汉代素纱禅衣教师:以上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共同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16-17页内容,填写各个时期纺织技术发展特点表。

7、教师点拨:说明丝织在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多媒体显示历代纺织技术发展特点空表格,引导学生逐一填写,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多媒体显示答案:历代纺织技术发展的特点时期特点传说时期发明养蚕、丝织,具有一定的织造水平西周工艺发展,品种丰富,花色图案精美汉丝绸远销欧洲,获得“丝国”称号唐出现缂丝技术,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宋末元初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向内地传播元革新棉织技术,黄道婆发明脚踏纺车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7页柳南续笔资料,思考、讨论在中国的各种纺织品中,为什么棉花和棉布能够后来居上、盛极一时?学生讨论后回答:1棉花种植向内地的传播。2先进技术的推广,使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8、。3棉布柔软结实。4棉布价格适宜。教师:阅读教材第17页欧洲纺织的情况,并与中国的纺织业进行对比,这种对比说明了什么?学生:说明中国的纺织技术在18世纪以前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三)从烧陶到制瓷教师:通过两组图片,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本目内容。多媒体课件显示:组图一人面彩陶壶(仰韶文化) 白陶鬻(龙山文化)蛋壳黑陶杯(龙山文化)组图二东汉青釉系瓷罐 青瓷水注 三国 青釉莲花碗 南朝 白釉双龙耳瓶 南朝 官窑琮式瓶 宋 青花荷鹭双耳罐元明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婴戏碗 清代青地五彩五彩花鸟纹花盆五彩花鸟纹盖罐(一对)清康熙教师:1从组图一到组图二反映了怎样的变化?2欣赏了上面精美的瓷器之后,我们一

9、起来阅读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了解历代制瓷业的发展及陶器和瓷器的区别。3从瓷器的发明过程中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发展信息?学生:1从烧陶到制瓷的变化。2历代瓷器的特征时期特征东汉青瓷胎坚质,细釉色光亮,胎釉结合牢固南北朝白瓷制瓷技术有重大突破隋唐工艺成熟,硬度、纯度胜过前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的部门,瓷器成为生活用品宋出现地方瓷窑体系,景德镇成为瓷都元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更丰富多样的制瓷工艺,创造斗彩和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3(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人们的审美情趣和制作工艺不断进步,由生活化逐渐转向艺术化;(3)瓷器大量出口,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教师:中国

10、古代的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820页的内容,回答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几种经营形态,并概括每种经营方式各自的特点及历史作用。教师多媒体显示打出表格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经营形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管理方式农民的副业官府统一经营民间私人自主经营产品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军用武器,宫廷消费民间消费流通方式剩余部分出售不流通民间流通积极作用能够稳定小农经济,明代中后期,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生产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明代前期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占据手工业的主导地位。资金雄厚,技术经验丰富,管理严格,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的进步(雇佣关系),对工匠的控制相对放松,促进工艺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代中后期,占据主导地位消极作用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产品以及原料由政府调拨,不计成本,缺乏竞争;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率低下,弊端丛生新的剥削关系产生教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世界手工业的发展相比较,有其独特之处。请同学们课件相应的内容,总结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多媒体显示:我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3、多种经营形式并存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