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8829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六章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写作训练专题十八论述文写作中核心概念的运用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构成判断和论证的最基本元素。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同样,在议论文写作中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至关重要。对于那些含有核心概念的作文题来说,它几乎决定着审题的成败和立意的深刻与否;在写作过程中,它也是论证是否深入、说理是否透彻的标志之一。编写此节的目的,就是让考生认识到概念在审题与写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作中的重要性,有意识地运用概念使论证更加深入、完美。作文题呈现:(2017全国)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

2、作。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考场佳作单车下的一带一路河南一考生若把国际社会比作缤纷色板,那么中国关键词便是其中几抹跃动的亮色。小到社会生活共享单车,大至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巍巍新时代的中国形象跃然纸上。一“小”一“大”,引出本文的两个关键词语。叮咚提示音响,车锁应声而解,足蹬踏板,

3、在熙攘的街道上留下明快的橙色身影。这是共享单车对我们生活的改变。有人说,共享单车不只是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更是新生信任经济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让人直观地感受到了互联网,移动支付的普及,更标志着中国诚信建设的成就。内外相应,言行相称,信,是中国公民血脉中的表达,它流动着,跃动着,千百年来在社会上形成了和谐的氛围。在今天,中国人民之信,通过共享单车,传递给了世界。借“有人说”,揭示“共享单车”的内涵:新生信任经济的典型代表。“信”“诚信”词语的反复使用,揭示了“共享单车”的特征内涵。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其内部情况的外延。一带一路的战略看似宏大而不可捉摸,实际上只是各国之间建立起的一种

4、新型合作关系。说它是新型的,是因为它不似原有的国际关系在利益交换的同时,以利益为胁迫,以使国家条约具有强制执行力。并且从前的国际合作关系只建立在国力相当的国家之间,不平等的国力关系,必然带来不平等的外交关系或条约关系。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建立的国际关系,则是区域内不同国力的国家的共赢模式,谋求共同发展。先发展国家对后发展国家往往实行帮扶,并且没有利益制约,目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后给本国带来长远效益。这实际是在建立国际互信关系,参与国都需要有国家责任意识,这与共享单车的内涵是一致的。画线句解释了“一带一路”的内涵:新型合作。“新型”在“国际互信”,两个大小概念的内涵是一致的。实质上,共享单车与一带一路

5、共同体现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再度崛起引起世界关注,而新中国则给予了世界一个负责任的、和平友善的回应。中国之于世界必然是建立信任关系及责任关系的倡导者,这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文化基因。中国自古以来,就崇尚“睦邻友邦”“天下大同”等理念,昔君王不计小利,厚往薄来;后郑和与邻修睦,七下西洋。而在新时期,这种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内部发展出共享单车所体现的经济模式,对外则制定出一带一路的伟大战略。进一步揭示两个概念内涵的一致性:新时代的中国形象。国际舞台中国又添绚丽新彩,一带一路单车新书大国形象。亮点点评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提供了12个“中国关键词”。无论是在这12个关键词语内如何“关联”、

6、组合,都少不了对你所选择的关键词语的内涵的解释、揭示,而且对它们内涵的解读、揭示是否深入、深刻、独特就成了本文作文立意高低的标准。本文最大的亮点是用生活化、生动真挚的语言写出了共享单车的深层内涵并由此辐射到新时代的中国,在一带一路的论述部分则运用富有思辨性的语言严密论证,显示了中国对外政策与共享单车内涵的一致性。最后由共享单车和一带一路引出新时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展现了中国风采。由小见大,精练切题。一、阐释、辨析核心概念在论述文写作中的作用1精准地阐释、辨析核心概念,可以使审题准确、不偏离,而且立意深刻。大凡作文题,其中都有一两个核心概念,只有把这些核心概念的含义弄清楚了,才算真正地审准

7、了题意。否则,就会偏离了题意。试以2016年全国甲卷的作文题为例。材料中的“语文素养”就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指听说读写方面的素养,可是不少考生不注意厘清其含义,理解为“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甚至有的把它等同于语文,进而严重地偏离了题意。2017年全国卷作文题给出了12个关键词供考生选择组合。无论你选择哪两三种,都少不了对关键词含义的阐释。12个关键词,各有早已习见的形象特点:“一带一路”沟通共赢,熊猫憨态可掬,广场舞和谐欢乐,中华美食令人垂涎,长城宏伟壮观,共享单车绿色环保,京剧唱腔悠扬典雅,空气污染与食品安全关乎生命,美丽乡村干净淳朴,高铁高端快捷,移动支付简易普及。同时这些关键词又能代

8、表抽象中国的哪一面呢?是美丽中国还是问题中国?是历史中国还是当下中国?是民间中国还是官方中国?挖掘其内涵,展现审题的精准、独到与深刻。2017年浙江卷作文题同样有对核心概念的精准理解问题。材料中三个关键词“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的各自含义是审题与写作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心灵之书”含义的理解不仅关乎审题的准确,更关乎审题的深刻。从考生写作实践中看,大量的跑题、偏题现象的发生都与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准,尤其是滑向其同义词有关。如2016年全国甲卷作文题中的“语文素养”,不少考生不理解它主要指听说读写方面的素养,而理解为“文化素养”或“道德素养”。2016年浙江卷作文题的核心

9、词是“虚拟”与“现实”,有不少考生把“虚拟”理解为“虚幻”“幻想”。至于平时作文,这种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如要写“诚信”,考生写成了“诚实”;要写“勇敢”,考生写成了“勇气”;要写“成才”,考生写成了“成功”。如果考生能对核心概念稍微认真思考一下,区分一下其近义词,怎么会有如此大量的偏离题意的现象发生呢?不仅如此,对材料中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会使立意新颖、深刻。如2014年江苏卷作文题中的“青春朽与不朽”,不少考生对“青春”仅限于年轻、肤白等生理性理解。如果能这样理解:青春不是肤白貌美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美丽情怀的集合体;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

10、”。这不是立意新颖、深刻又是什么呢?2在行文过程中能够注意阐释、辨析概念,可以保证论证走向深入,避免“贴标签”现象发生。请看以“品味时尚”为题的考场作文片段:学会品味时尚,能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体验新生事物的脉动,随时用新鲜的营养补充自己的大脑和心灵。然而,做一个时尚的人,并不意味着盲目地赶时髦:前者需要我们运用“脑髓和眼光”,精心择取流行元素;后者则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很容易使我们在时尚大潮中丧失自己的个性。放眼看去,满街黄发韩装,谁又能说自己是选择了时尚,而非被时髦的潮流裹挟?新时代的人类,对此不得不深思慎取、理智选择。这段文字在论证过程中引入了与“时尚”类似而又不同的“时髦”,进行对比

11、辨析,使主体概念更加清晰,也使得因为一些由于概念辨析不清而产生的错误观点被驳斥,从而使论证走向完善、完美。前段时间,社会上一度对“给老弱病残让座”属不属于“道德绑架”的问题争执不休,认为属于“道德绑架”的论断曾经很流行,有一位作者在道德真的不能强迫吗?中写道:不错,有的道德是不能强迫的。道德包括“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不能强迫的只是美德,而不是道德义务!让座是美德,是不能强迫的。美德不是道德义务,它产生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只是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反之,如果是被“规范”的东西,即如果是道德义务,一定是可以强迫的。老人身体有病,如果不坐在座位上,会有安

12、全上的高度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就有道德义务来给老人让座。这是一种“自然义务”:我们对那些处于危险中的人,在帮一把并不会让我们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的情况下,是负有帮的道德义务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在那种境况中得到帮助的道德权利,在分量上,压倒了我们“不管闲事”的道德权利。这段说理很有说服性,奥妙就在于作者将“道德”区分为“道德义务”和“美德”两个范畴,将“美德”区分为是“被提倡的东西”,而不是“被规范的东西”,从而推导出“道德义务”是“被规范的东西”而具有一定强制性的道理。如此,说理便浅显易懂。相反,如果不注意阐释比较概念的内涵,就给人似是而非、硬贴标签之感。如:智慧是钢铁般的坚韧,是性命相交

13、的忠诚。为什么“钢铁般的坚韧”“性命相交的忠诚”是智慧?也许在特定的某种情境下,“坚韧”“忠诚”可能是智慧的一种表现,但它是在什么情境、什么范围下成立需要讲清楚;如果不讲清楚,将其作为智慧的一般内涵,则是错误的。高中生写作文,“贴标签”现象十分普遍,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不去认真思考,不去阐释区分概念的含义。二、如何去阐释、辨析概念的含义1阐释区分概念的内涵、外延。一个概念,有其本义与引申义、表层义与深层义、具象义与抽象义、常规义与别解义。而一旦进入议论文写作中,需要界定它是哪种含义,应与哪些含义相区分。如“家”这个概念,常规义是生活休息的地方,更有许多别解义、深层义,如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社区

14、,乃至家乡、国家都可以叫“家”;如从抽象义上理解,家不仅是起居生活的地方,在思想者眼里,它还是安放心灵之所、理想之彼岸、崇高之境界等。比如2015年全国卷作文题核心概念“风采”,学生给出了个性化的理解:何谓风采?风采不能用才气、奉献、成败等实际的评价来衡量,风采展现的是一种独到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仅在于争取和奋斗,也不仅仅在于意义和价值,更在于生活趣味与人生情怀。故风采之选,宜观情怀。这里对“风采”的解释,全面而又重点突出,为自己的立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般而言,对概念内涵的阐释,固然需要词典义,但更需要结合文章作出个性化的解读。阐释一般有“下定义”和“作诠释”两种,通常用的是后者。例如下段文字

15、:首先,是信用的传承。“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古代社会做人的伦理准则,而“信”指的就是“信用”。“共享单车”既是一种“共享经济”,又是一种“信用经济”。其次,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的传承。“天人合一”就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共享单车”秉承的是“低碳出行”理念,而“低碳出行”正是追求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啊。而这种“信用”意识、“天人合一”意识与时俱进,以“共享单车”为载体,共享服务,共享经济,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何尝又不是一种创新?(节选自2017年福建高考作文传承文化基因,铸就盛世华章)这段文字就运用了“作诠释”的办法揭示了“共享单车”的含义及与传承、创新的关系。先解释什

16、么是“信”,再解释“共享单车”的性质,再解释与传承、创新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是”字句在解释概念中运用广泛。另有一种“拆字法”值得一用。如有人对“和谐”的解释:“和”字是“禾”与“口”,表明人人都能吃到饭;“谐”是“言”与“皆”,表明人人都能说话“和谐”之义就是人人都能吃到饭,人人都能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又如“传家宝”这个概念,用“拆字法”解释:“传家宝”就是“传”“家”“宝”,“宝”意味着在精神、文化、文明上具有教育、审美等重要价值,指向“价值性”;而这样的“宝”一定是可传承的,涉及“传”者和“承”者,且必须是在一个家族内部的传承,所以具有家族精神与家族情怀,“传”与“家”指向“特殊性”。所谓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其范围。在写作中,一般需要明确概念讨论的范围,如果范围不明确,想要表达的意思超出了应有的范围,就会出现错误。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