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8548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课教案【篇一:高中语文教案范例】 高中语文教案范例 【导言】 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短篇名著。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本课试图以“对祥林嫂的称呼”作为突破口,挖掘作品表现的时代观念。 【实录】 师:我有个小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请

2、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生(寻找片刻):“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 师:找得很好,看到这三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 生:为什么人们不叫她自己的名字呢? 生:她没有名字,就叫“祥林嫂”。 生: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了。师:为什么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得叫“祥林嫂”? (课堂稍有沉默。) 生:中国古代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出嫁从夫,自然不能继续保留自己的名字。 师:说得很好。鲁镇的人们是按习惯以丈夫的名字来称呼“祥林嫂”,至于她没出嫁之前姓甚名何,人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说,隐藏在这个称呼背后,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些什么呢?

3、 生:旧时女子地位低下。 师:对,“祥林嫂”的称呼正揭示了旧时女子地位的低下。 关于“祥林嫂”的称呼,你们还有没有别的疑问? 生:既然人们习惯按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女人,为什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大家还叫她“祥林嫂”呢? 师:按习惯应该叫什么了? 生:贺六嫂。 师:是啊,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生活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再嫁,丧夫,亡子,被逐,经历了极为凄惨的遭遇。然而鲁四老爷全家和鲁镇的人们却“仍然叫她祥林嫂”,根本不按习惯改称她“贺六嫂”呢? 生:可能是大家叫习惯了,不愿改口吧? 师:是吗?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可能性出来呢?生:课文强调“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应该不是习惯叫

4、“祥林嫂”这么简单。从下文不让她沾手祭祀的事情看,应该是人们根本就不想承认她改嫁这个事实,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是“不干不净”的。 师:说得很好。祥林嫂被迫改嫁,遭遇悲惨,鲁镇的人们只给予廉价的同情,甚至不按习惯称呼她“贺六嫂”,暗示了整个鲁镇社会不承认她改嫁的态度。因此,“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不起眼的做法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整个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这样的祥林嫂最终被人们彻底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 ? 【后记】 鲁迅作品的语言一向为人所称道,祝福中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做工,前后身份有所不同,但小说中人们对她的称呼没有发生变化,这不能不引起深思。无

5、论是什么细节,往往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承载着时代的思想和态度。从细节入手,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介入人物角色中。本片段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语文课堂就有了活力和张力。【篇二: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故都的秋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文学创作及风格。 2、体会本文选择不同景物渲染刻画主题的方法。 3、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4、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和细腻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品味鉴赏散文的能力。 2、训练学生在散文写作中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

6、景的特点进行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之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1、 美读法。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 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3、 情境赏析法 。如对五副画面的想象和理解。 五、教学安排:1课时 六、教学设计:读-品-悟 七、课前准备: 1、印发作者背景简介。 2、动员学生搜集咏秋的诗句,分两类:乐秋和悲秋。 导入新课: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北方秋天的图画:辽阔蔚蓝的天空、人字形的南飞的大雁、金灿灿的玉米棒子、红艳艳的高粱穗子、果园里沉甸

7、甸的果实?。古往今来,这些醉人的画面,唤起过人们多少诗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 从我们学习过的文学作品中,不难看出,历史上咏秋的诗句,乐秋的少,悲秋的多,所谓“自古逢秋悲寂寥”。有一个人对北方的秋更是钟情,他甚至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中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是谁呢?他就是现代作家郁达夫。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悲秋之作故

8、都的秋。 整体感知 1、 解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到本文的标题,你有怎样的感觉?(引导学生从字面上分析,讨论法)眷念以及悲凉之意。 “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不是现代繁华的首都北京,而是有着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都;“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 2、 播放配乐朗诵录音(或请个别学生为同学范读,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基调,适当给与点评,美读法) 3、 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郁达夫对故都的秋,可谓痴情!现在我们一起品味文章,品味这北国的秋味。 品读鉴赏 1、 本文

9、的文眼是什么?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文的文眼,即第一自然段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 第二段写什么内容?用什么样的手法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第二段写南国之秋景及其特点,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3、 郁达夫满怀依恋,描写了故都之秋的哪些景物?课文主体部分,作者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秋景。从第3至7自然段,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分别描绘了五幅图画。(学生快速阅读,然后讨论,发言,给每幅图画起名,教师总结) 庭院清秋 秋槐落蕊 五幅图画 秋蝉残鸣 秋雨斜阳 清秋佳果 4、 集中赏析:

10、选择其中一幅图画“庭院清秋”(第3段)。 “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道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调动学生想象,可以课前安排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作两幅图画,课堂展示,让其他学生点评)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做了画的背景:

11、地面上,蓝色的牵牛花点缀期间,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色的驯鸽,一间破屋,院子里坐一个闲散的人,手捧一碗浓茶,举头望碧空,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白花之中,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同时,这一画面又紧扣文眼,即故都秋的清、 静和悲凉。 清: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 静: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反衬) 悲凉: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一个人住着,在破壁腰中(破败,荒凉,落寞);一碗浓茶(苦涩);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闲散,百无聊赖);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而非紫色或红色;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

12、且长的秋草,而不是一丛丛青葱的茁壮(草木枯萎)。整幅图画里,作者颇具匠心地选用了冷色调,如青、蓝、灰、白等等,符合作者追求颓废忧郁的散文风格,又符合悲秋的意境。 这幅图画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 思考:“清”、“静”是故都之秋景的自然特征,“悲凉”则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我们应如何理解这种“悲凉”?(学生根据课前资料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这需要我们从作者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来理解。郁达夫一生清苦,生性敏感,他在自传中把自己的出生说成是“悲剧的出生”,天性中有一种落寞颓唐的情调。本文写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的郁达夫早已饱受人间的忧愁与辛酸,由于积极参加左翼文艺活动,他遭受到了国民

13、党白色恐怖的威胁,只好迁居杭州一带,依靠游山玩水来排遣现实的苦闷。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写下了这篇散文,将故都的秋味与自己的生活感受相融合。 悲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秋本身,总带有一点悲凉的色彩,而这样一个特定的战乱时代里,这样一个性格忧郁的知识分子,自然会生出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无计可消除的悲凉。 小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碗茶,苦涩而清醇;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悲凉。 故都的秋,让郁达夫痴迷,让我们深爱!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对剩下的图画进行赏析;思考中议论段落的作用;找出排比句。 高中语文教案:

14、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目标: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

15、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篇三: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套教案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教学目的 一、学习荷塘月色细腻、传神的语言,体会新鲜贴切的比喻表达效果及移觉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画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其严谨结构。 三、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社会内容。 四、通过朗诵欣赏荷塘月色的韵味。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放在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上。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